2020年,中国基础研究将是何种气象?

2014-03-26 佚名 新华网

到2020年,在基础研究的投入规模上,基础研究经费占R&D的比例为10%。 到2020年,我国热点论文排名将成为世界第二。同时,在每年全球100个热点研究中占4个至5个。 到2020年,每年产出10项左右在学科发展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原创成果。 到2020年,争取在每个学科领域,形成1个以上的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中国研究团队。 3月25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七届二次会议上发布

到2020年,在基础研究的投入规模上,基础研究经费占R&D的比例为10%。

到2020年,我国热点论文排名将成为世界第二。同时,在每年全球100个热点研究中占4个至5个。

到2020年,每年产出10项左右在学科发展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原创成果。

到2020年,争取在每个学科领域,形成1个以上的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中国研究团队。

3月25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七届二次会议上发布的《关于开展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战略研究工作的报告》,为我们描绘了未来几年我国基础研究领域发展的蓝图。报告提出,到2020年,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我国基础研究领域将达到“总量并行”“过程并行”和“源头并行”的预期发展目标。

“总体上看,我国基础研究依循从数量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型、从‘跟踪’‘并行’到‘领跑’的发展路径。”自然基金委主任杨卫告诉记者,“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若干科学前沿和技术领域初步实现了从追赶到并行的发展。”因此,他认为,“十三五”期间,我国基础研究要在更多领域与世界科技强国“并行”。

总量并行:在两三个领域率先达到论文影响力第一

总量并行,指的是在基础研究投入与产出的总量方面,要达到与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水平和特征基本相当的状况。具体表现为,论文数总量并行、论文影响力并行、经费投入总量并行和国际交流总量并行。

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国际论文数居世界第二名,但与第一名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要通过战略研究,探讨分析到2020年我国国际科技论文的总体数量目标,设计我国在科学产出体量上适应创新型国家基础研究的规模。而在论文影响力上,应当探索在22个领域中有两三个领域到2020年率先达到论文影响力第一的可能性。在基础研究的投入规模上,探讨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在“十三五”末期达到占研究与实验发展(R&D)的比例为10%的路径和可能性。此外,对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经费资助的强度应达到与合作对象大范围等同体量。

“论文引用次数体现了国际上对中国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杨卫说,“‘十二五’规划前,我国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在国际上大约排在第八位,2013年被引次数名列第五,已经提前达到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提出的数量指标,未来希望能有更大的进步。”

杨卫认为,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基础研究占研发总投入的比例较高,国际上重要的创新型国家这一指标大多在15%~30%左右。为此,要通过与世界科技强国基础研究投入及其增长趋势进行比较,继续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规模。

过程并行:在全球学科地貌图上形成若干“隆起”区域

报告提出,在热点与前沿领域方面,到2020年,我国热点论文排名将赶超英国和德国,成为第二。同时,在每年全球100个热点研究中占4个至5个。

同时,到2020年前后,我国学科发展在全球学科地貌图上形成若干“隆起”区域,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优秀学者和若干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研究中心。一方面可以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共同建设;另一方面要形成中国特色的研究中心,如超算中心等。

“经过30年的积累,我国基础研究进入了加速发展的轨道,2013年热点论文排名全球第四。”杨卫认为,在激流澎湃的世界科学发展过程中,中国科学家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里程碑式的重大成果,体现出对世界科学发展的重要贡献,所以在过程并行方面,应当尝试探讨与创新型国家形象相当的基础研究概貌,在战略目标上初步考虑了以上几个维度。

源头并行:每年产出10项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成果

科技创新重在源头创新。报告提出,到2020年前后,每年产出10项左右在学科发展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原创成果。在建设中国特色研究团队方面,争取在每个学科领域,形成1个以上的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中国研究团队。此外,还要贯通创新链的研究工作,产生一批从原始创新一直到高新技术的贯穿性重大成果,保障我国创新链的通畅。

“努力提升我国基础研究原创能力,为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奠定科学基础,是我们科学基金的重要战略使命。”杨卫认为,创新型国家大多具有科学发源地的特征,往往要有一些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得到国际大奖的认可,比如诺贝尔奖等。创新型国家在人才队伍方面有明显优势,学科前50名的科学家占比较高。同时,创新型国家往往表现在科学对技术的推动明显,贯通科学与技术的集群式突破成果形成对产业支撑。因此,要探讨在2020年前后,我国在源头上孕育新的学术思想、涌现出原创性重大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景象。

“规划先行,树立目标,我们做好引领基础研究发展的‘灯塔’,引导科学家分步骤、分阶段逼近,这些都将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大支撑。”杨卫说。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ature:中国承诺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上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Li Keqiang)发布了其上任一年后的第一份预算报告,让中国科学界了解到了他们取得的一些重大成果。但一些观察人士则谨慎地表示为了鼓励创新,国家应该将更多的支持放到基础研究上来,远离急功近利的做法。 在过去十年里,中国的研究与发展(R&D)总经费支出每年以平均 23% 的比例增长。但由于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以及经济放缓的影响,科学家们担心今年的经费会有所削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3年空缺终结 基础研究迎来新周期

原标题:中国基础研究大奖的前世今生 经过3年的等待,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奖终结了一等奖空缺的遗憾,终于名花有主:由赵忠贤等人完成的“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摘取了这一桂冠。 “国家自然科学奖产生高等级获奖项目的规律是功到自成。”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副主任陈志敏透露,经推荐、形式审查之后,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正式受理142项,最终有54项通过评审。除了一等

消化系肿瘤研究协同创新培育中心成立

    8月18日,国内首家消化系肿瘤研究协同创新培育中心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挂牌成立,24家知名科研院所和企业将联手向消化系肿瘤领域发起挑战。
    针对我国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与企业转化间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缺乏协同攻关机制等现状,第四军医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共同牵头,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浙江大学等17家科研院所作为核心参与单位,并联手诺华制药、Bio-Rad公司、奥威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成立消化系肿瘤研究协同创新中心。8名院士、4名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6名***特聘教授、28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将参与研究工作。
    据介绍,该中心将在5年内投资2亿元,加强已有的基因蛋白组学平台、生物信息学平台、分子影像学平台、抗体小分子库平台、模式动物平台和临床验证平台建设,为所有协同单位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服务。中心的核心任务是研究肿瘤恶性演变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分子和信号通路的交互调控和机制,并把所获肿瘤靶标分子和关键节点分子应用于肿瘤的临床诊断和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