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早产儿,成年后,更容易有脑中风么?

2021-08-20 Freeman MedSci原创

早产与成年后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加有关。

 

早产(胎龄小于37周)在全世界的发病率接近11%,每年影响1500万例新生儿。在接受现代新生儿和儿科护理的早产儿中,超过95%的早产儿现在可以存活到成年,因此他们的长期健康状况在临床和公共卫生方面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据报道,早产的成年幸存者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增加,这些都是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然而,他们的长期中风风险却很少被研究,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

因为中风是世界范围内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所以需要更好地了解中风的风险,以指导日益增长的早产儿幸存者的长期临床护理和预防

有研究发现,早产与成年后的中风发病率或死亡率增加有关。然而,以前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与一些方法学问题有关,包括样本量小,成年后随访不足,或最早的出生队列中可能存在幸存者偏差。

大多数研究无法评估特定的主要卒中类型(出血性或缺血性)的风险。此外,目前还不清楚以前报道的关联是否是由于早产和中风的共同家族(遗传或环境)决定因素所造成的混淆,而不是早产的直接影响。


为了填补这些知识空白,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的Casey Crump对瑞典200多万人进行了一项全国性的队列研究。其目的是:
(1)在长达43年的随访后,对脑中风,确定基于人口风险的估计值,以及其主要类型与出生时胎龄相关的风险估计;

(2)探究这些关联是否因性别、胎儿生长或出生年份而变化;


(3)使用同胞分析(co-sibling)评估共同的家庭(遗传或环境)因素的潜在混杂。

核心假设:早产与成年后中风及其主要类型的风险增加有关,并且这些关联在很大程度上与共同的家庭因素无关。

基于全国性的队列,他们对1973年至1994年在瑞典出生并存活到18岁的所有2 140 866名单胞胎进行了研究,这些人的首次中风随访到2015年(最大年龄43岁)。在调整了其他围产期和父母因素后,用Cox回归法研究了与出生时胎龄相关的卒中风险。同胞分析评估了共同的家族(遗传或环境)因素可能造成的混杂。

结果。
在2800万人年(pear-year)的随访中,4861人(0.2%)被诊断为中风。

在18至43岁时,与早产(<37周)相关的卒中调整危险比为1.26(95% CI,1.12-1.43;P<0.001),进一步分层后,与足月(39-41周)相比,早期早产(22-33周)为1.42(1.11-1.81;P=0.005),后期早产(34-36周)为1.22(1.06-1.40;P=0.004)。

出血性中风(早期早产(early preterm):调整后的危险比,1.42[95%CI,1.04-1.94];任何早产(any preterm):1.15[0.97-1.35])。

缺血性中风(早期早产:调整后的危险比,1.33[95%CI,0.87-2.03];任何早产:1.31[1.07-1.60])都有正相关。

这些发现在男性和女性中是相似的,而且只能部分地用家庭内早产和中风的共同决定因素来解释。

这个大型国家队列中,早产与成年后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加有关。早产幸存者需要早期预防评估和长期临床随访,以降低他们一生的卒中风险。

原文出处:
Crump C, Sundquist J, Sundquist K. Stroke Risks in Adult Survivors of Preterm Birth: National Cohort and Cosibling Study. Stroke. 2021;52(8):2609-2617. doi:10.1161/STROKEAHA.120.03379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046110, encodeId=dfd8104611045, content=中风是俗称,应该称为缺血性卒中吧,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f0620, createdName=guging, createdTime=Fri Aug 20 09:14:19 CST 2021, time=2021-08-20,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21-08-20 guging

    中风是俗称,应该称为缺血性卒中吧

    0

相关资讯

Stroke:分析20万人,脑卒中后,机械取栓的概况如何?

即使考虑到院间转院,全美国有相当一部分缺血性卒中患者缺乏血栓切除术,美国的卒中治疗系统需要进一步发展以优化血栓切除术的使用。

Stroke:注意啦!强迫症患者,更容易脑中风发作!

临床医生应密切监测强迫症患者的脑血管疾病和相关风险。强迫症与缺血性中风风险增加的病理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Stroke:脑卒中后,不强化他汀治疗,或大幅度增加死亡率

在大约三分之一的缺血性卒中或TIA退伍军人中,观察到了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不足,包括卒中后不治疗或剂量不足,与达到他汀类药物处方剂量目标的患者相比,死亡率更高。

Stroke:脑血栓取出后24小时NIHSS评分,可有效预测长期功能

经基线调整后的24小时NIHSS,是预测血管内治疗患者90天mRS结果的最强因素。二分法的24小时NIHSS得分≤7是第二好的预测因素。

Stroke:冠脉硬化,和脑白质病变有何关系?

在健康的高危人群中,冠状动脉斑块的存在和体积与较大的WMH体积有关,在PVWMH中表现得最为强烈。

拓展阅读

【协和医学杂志】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本文从CPSP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治疗手段等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CPSP的诊断及有效治疗提供参考。

卒中计划早期诊断评分表(ASPECTS评分)

卒中计划早期诊断评分表(ASPECTS评分)

SVN: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风风险的十年跟踪调查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持续10年的缺血性中风的风险仍增高,同时由于出血性中风的风险,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谨慎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以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European Radiology:聚焦CT血管造影选择性显示卒中相关动脉的技术可行性

现阶段,深度学习彻底改变了图像后处理,并可用于许多医学图像执行任务。

神经科一周速递:热点解读进展大盘点!

一周热点分享 ,紧跟神经科学前沿,让每一次诊疗都更精准,点击立即查看!

Stroke:卒中与癫痫风险—— 一项基于丹麦全国登记的研究

脑卒中后癫痫的绝对和相对风险估计值均低于之前的研究。

脑卒中一级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

暂未更新 · 2024-01-10

成人脑卒中患者久坐行为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南昌大学护理学院 · 2024-01-10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管理的证据总结

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 2023-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