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彦辉团队又一新突破

2022-10-08 复旦上医 复旦上医

这一研究将改变我们对转录起始过程和以+1核小体为代表的染色质相互关系的传统看法。

作为基因表达调控的核心,转录起始过程发生在基因启动子区,通过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剔除核小体暴露出启动子, 允许转录起始复合物(preinitiation complex,PIC)的组装,在中介体(Mediator)的帮助下组装成PIC-Mediator转录起始超级复合物。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彦辉团队在2020年和2021年连续发表四篇《科学》(Science)论文,围绕人源转录起始机制研究取得了系列重要突破,部分成果入选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2022年10月7日,《科学》(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徐彦辉课题组题为 “Structures of +1 nucleosome–bound PIC-Mediator complex ”(《+1核小体转录起始复合物结构解析》)的研究论文。该项研究解析了包含+1核小体(启动子下游第一个核小体)的PIC-Mediator复合物结构,首次展示了转录起始复合物与+1核小体的紧密结合,表明+1核小体对转录起始复合物在染色质上组装的重要调控作用,建立了表观遗传和转录起始的直接关联。

▲结合+1核小体的PIC-Mediator结构

研究团队构建了包含核小体和启动子的模板,利用体外重构方法,成功组装了包含+1核小体的PIC-Mediator转录起始超级复合物(84个蛋白,分子量4.3MD),通过结构和生化分析,发现+1核小体与PIC-Mediator复合物存在多处直接相互作用及多种作用方式,通过结合 TFIIH和Mediator多个亚基,促进PIC-Mediator在染色质上的组装和转录起始活性。

目前主流观念认为,转录机器在进入到延伸阶段才会碰到核小体,该项工作首次在分子水平上展示出了转录起始复合物与+1核小体的紧密结合,将转录起始位点附近的表观遗传信号和转录起始建立了直接关联。从转录起始位点到+1核小体之间的几十个核苷酸范围内(约14纳米),发生的一系列转录起始事件(RNA合成,聚合酶前移,暂停,释放,加帽,延伸等),数十种不同转录调控复合物(上百种蛋白)的动态解离和结合,都需要考虑+1核小体及其表观遗传调控的影响。这一研究将改变我们对转录起始过程和以+1核小体为代表的染色质相互关系的传统看法,为研究表观遗传和基因表达调控提供新的指导框架和结构基础。

▲+1核小体在转录起始到转录早期延伸系列动过过程中都可能发挥作用。从转录起始位点到+1核小体为40bp左右,约为14纳米,在这个范围内会发生一系列转录早期事件,也是基因表达调控的核心区域。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年研究员、附属肿瘤医院兼职研究员陈曦子,生物医学研究院2020级博士生王鑫鑫,2019级直博生刘维达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附属肿瘤医院研究员、生物医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徐彦辉为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n813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ell Chem Biol:香港大学李祥组揭示琥珀酰化对于核小体动态结构的影响

在所有真核细胞中,染色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核小体则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元。组成核小体的组蛋白除了为DNA提供结构支持以外,还参与与DNA相关的细胞调控。其中,组蛋白的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PTMs)是一种参与细胞调控的重要途径。目前已被报道的组蛋白翻译后修饰不少于30种,例如: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等,并且在组蛋白上的修饰位点不少于70种

2017年4月14日Science期刊精华

图片来自Science期刊。2017年4月17日/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7年4月14日)发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让小编一一道来。 1.Science:先前的黄病毒感染会增强随后的寨卡病毒感染 doi:10.1126/science.aal4365 一种更加严重的登革热病毒(DENV)感染能够在之前接触过一种不同的DENV血清型的人

Mol Cell丨李国红组揭示组蛋白伴侣对核小体结构调控的分子机制

在真核生物细胞中,基因组DNA被组装形成染色质存储在细胞核中。所有有关DNA的生命活动,包括基因复制、转录、损伤修复等都是在染色质的基础上进行的。而 作为组蛋白伴侣的FACT(Facilitates Chromatin Transcription,促进染色质转录因子)复合物在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是细胞存活的必要条件。

FACT复合物最早由Danny Reinberg(HHMI研究员、美国科学院院士)实验室发现,在促进RNA Pol II染色质水平上的基因转录延伸中发挥重要作用。随后的研究发现FACT在几乎所有染色质相关过程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基因转录、复制、修复等过程。研究发现,FACT能够促进DNA或RNA聚合酶在染色质上的工作进度,并能维持全基因组染色质结构完整;FACT功能缺失能够促进H2A/H2B二聚体和H3/H4四聚体的转换速率,并导致沉默基因的非正常激活。

人源FACT是由两个亚基SPT16和SSRP1组成的大约200kD的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