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没有“医闹”?

2015-08-18 佚名 医学界

一家从事赴美看病的中介机构不久前感叹道:国内患者将对医生不尊重带入了国外,对医生缺乏信任,充满猜疑,稍不如意就大发雷霆,使得国外医生拒绝接受一些中国患者的预约申请。有网友调侃道,中国医闹正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其实,中国医闹们是很难在国外流行的:因为国外的文化根本就不支持这种对医生极不尊重的行为。让我们来听听在美国华人医生的讲述:1、尊医文化不同:美国有着悠久的尊重医生文化。比如,大多数患者上午来

一家从事赴美看病的中介机构不久前感叹道:国内患者将对医生不尊重带入了国外,对医生缺乏信任,充满猜疑,稍不如意就大发雷霆,使得国外医生拒绝接受一些中国患者的预约申请。有网友调侃道,中国医闹正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其实,中国医闹们是很难在国外流行的:因为国外的文化根本就不支持这种对医生极不尊重的行为。让我们来听听在美国华人医生的讲述:

1、尊医文化不同:美国有着悠久的尊重医生文化。比如,大多数患者上午来看病都洗过澡、头发、含着口香糖(但不嚼看不出,直到检查口腔时才注意到),稍喷香水;医生检查双足时,患者如有脚汗、女性汗毛没刮会说对不起;患者家属周末上医院探视病人会穿戴整齐,尤如节日、上教堂,非裔、犹太裔尤其多见;看医生时,犹如进音乐厅,关手机。

而我们呢?一句话说不好,患者或家属就已经脏话、拳脚相向。

中国医生平日里的遭遇令很多海外同行难以相信,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一些出国进修、工作的中国医生因此常被国外同行问起,新闻里那些关于中国医生被打骂、砍杀的事件都是真的吗?

2、规则影响习惯:有了伤病,不论轻重缓急,中国患者似乎对于得到医疗服务都非常的急迫,发烧39度、40度,那是很不得了的事!到医院哪个医生护士敢说“你先慢慢排队”?

前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洁教授对此深有感受,她曾回忆,在瑞士日内瓦工作时,一次感冒发烧将近40度,到医院后却被安排慢慢排队,事后她笑言当时就非常的不理解,觉得自己都发烧快40度了,医生竟然还叫自己慢慢等。来自中国的WHO官员尚不能理解,普通百姓之急可以想象!医护稍有怠慢,碰上心急、粗鲁的患者或家属,引来的很可能就是一顿打骂。

然而,国内还真有一家医院敢如此“怠慢”。据港大深圳医院急诊科一名护士介绍,根据该院急诊科的分诊流程,会对患者的伤病情况进行分级,普通的感冒发烧患者,即使烧到39度甚至更高,也要排队等。

患者会不会不理解?该护士说一开始肯定会,也因此遇到多位“非常激动”的患者及家属的攻击,但现在越来越少,基本上来就诊的患者已经习惯遵守医院的规则。

据介绍,在港大深圳医院里,从分诊台和挂号处开始,到处都有关于为什么进行患者病情分级的告示,告诉患者这是规则,不是某一个护士或医生故意为难患者,不需要紧急接受治疗是医生做出的科学判断。

另外一个常见问题,是中国患者爱输液,还是我们的制度把患者惯得爱输液呢?

据一位来自中部地区农村、现随子女生活在上海的老人介绍,由于自己身体不好,经常感冒发烧、咳嗽,于是经常到村卫生室输液,几乎每月都会输上几瓶,只要有点不舒服,输瓶液就感觉舒服多了;可到了上海后,感冒发烧到医院里一般都不给输液,一开始也非常不理解,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而这位老人改变输液习惯的背后是规则的改变,“取消输液门诊”目前许多大医院都在推行中。

3、法治不能缺席:目前很多国外医院对医闹实行100%零容忍政策,而且法律对医闹实行非常严厉的惩罚。

而在美国的华人医生看来,中国有个怪现象,伤医辱医一冠上“医患纠纷”,似乎法律就网开一面了,就大有“你们自己去解决纠纷”的味道。另外,光有法律制度还不行,关键要看有沒有法治。

中国的法治目前在医疗领域是一个什么水平?据上海一位三甲医院领导介绍,在一次医患纠纷案件的法庭庭审中,代表医院出庭的律师竟然被患方当庭殴打,打人者事后竟然没被追究责任。

“医闹”在法庭上都如此猖狂,在医院里呢?在很多医务人员看来,用“无法无天”来形容似乎并不为过。

棺材、花圈、横幅、打砸……这些现象在中国的医院里成了常见风景。这些严重扰乱医院诊疗秩序的违法行为,竟然越来越被理解,警方的和稀泥、不作为也成为常态。

这些“常态”真的不能遏制吗?来自广东的中山警方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自从2012年4月中山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谭培安立下军令状:“再有医闹就是我的失职”后,公安机关变“闹后被动处置”为“主动防患于未然”,明确公安分局局长为责任人,按照医闹人数的3倍警力出警、提前介入、处置。

此后广东中山竟然连续三年未出现嚣张的“医闹”。

4、中国只有普通医生

在很多医生网友看来,在媒体宣传稿中,中国的医生不是人,是神。中国有太多“妙手回春”的高技术水平医生,也有太多不食人间烟火的“最美”道德模范医生;但现实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由于公立医院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医生被逼创收、收红包回扣谋食,服务态度、诊疗规范常在匆忙中忘在脑后。

对此,一位医疗界人士表示,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高预期和现实正在持续发生强烈碰撞,再加上文化、规则、法治的缺失,广大医务工作者正在成为替罪羔羊。如果这些不改变,中国的“医闹”还将猖獗依旧,中国的“医闹”去国外丢人的尴尬还将继续。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35829, encodeId=85a835829a7, content=学习外国,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2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66c61628089, createdName=caierhong, createdTime=Wed Aug 19 08:29:00 CST 2015, time=2015-08-19,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5-08-19 caierhong

    学习外国

    0

相关资讯

美国护士第一年薪超55万,我仿佛听到中国护士叹息的声音

对于那些想在医疗领域工作的人,其实除了医生,护士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说到择业就绕不开银子的问题,美国的护校学费多少?护士的工资又有多少?下面我们就扒一扒护士的投入和报酬。 在美国,学护理要花多少银子? 如今,谈什么都要谈到钱。当然这也是谈到择校绕不开的话题。我们选择的学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兜里有多少钱,这在美国尤为突出,好的教育总是贵的离谱。预算紧张的话,就需要做出艰难的让步。 在美国,如果

2015-2016年度美国更佳医院排行榜

2015年7月21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 & World Report)第26次发布年度美国2015-2016年度最佳医院排名。此前公开了2015-2016美国最佳儿童医院排行榜,US news排行榜一直得到国际的公认与认可。去年排行榜见:2014-2015年度美国医院排名。  与往年相比,前三名依旧是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s G

在美国感受不一样的科研

打开这篇文章的读者,不知道是喜欢还是厌恶科研?不管是哪一种,肯定都有难以言说的痛。当然,我这里所说的科研主要是指医学研究。作为一名医生,我没法评论美国物理化学界的研究状况;对于临床类研究,因为参与的少,所以我主要谈论实验室的基础研究。我曾在美国几所大学的实验室里工作学习过,也参观访问了不少实验室。所观所感万千,一时无法评断高下,只能说国内国外真有许多不一样。首先,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科学研究是

JAMA:美国群众在院外心脏停博急救中的作用

卡罗琳娜·马尔他·汉森等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市杜克临床研究所等指出虽然院外心脏停搏与生存率低相关,但是,如果更广泛地采用早期心肺复苏术(CPR)和除颤,则可以改善转归。目的调查在2010-2013年期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增强旁观者和第一反应者复苏工作全州倡议提出后,旁观者和第一反应者在紧急医疗服务(EMS)到达之前进行复苏工作的时间变化,并且对旁观者和第一反应者复苏工作与生存率以及神经学转归

美众议院欲阻止标记转基因食物

2013年发生在美国加州的一次支持标记转基因食品的游行  图片来源:Steve Rhodes近日,美国众议院批准了一项阻止各州和地方当局要求强制标记由转基因生物制成的食品的法案。它还将成立一个自愿参加的联邦项目,让生产商为不包含转基因生物的食品进行认证。该法案的支持者——共和党人与一些民主党人和食品行业——将其称为一项基于科学的努力,以平衡消费者对知情权的担忧和设立统一的全国性政策的需求

每天有一名美国医生自杀

很多医生或许没有意识到一个事实:医生及医学生是抑郁症高发人群,且自杀率高。今天带大家看看几个调查,唯愿各位医生朋友远离抑郁,医路开心。   美国医生深受抑郁症与自杀困扰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MatthewL.Goldman教授近日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心理学》(JAMAPsychiatry)上发表文章,表示医学生及年轻医生抑郁症及自杀发生率高于同龄人,呼吁美国政府及社会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