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后突发剧烈胸痛,都是伤“心”惹的祸!

2018-11-12 何金山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房颤在临床很常见,T波倒置也不少见,如果房颤和T波倒置结合起呢?先来看一则病例。

房颤临床很常见,T波倒置也不少见,如果房颤和T波倒置结合起呢?先来看一则病例。

病例

67岁老年女性,因心悸伴胸痛、呼吸困难于急诊就诊。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史。

入院心电图如图1A,可见P波消失,代之以f波,RR间期绝对不齐,为典型的房颤心律。入院后予患者艾司洛尔泵入,5小时后患者恢复窦律(图1B),心电图上却出现了巨大倒置的T波,此时胸痛症状已缓解。

图1:患者入院心电图为房颤(A),5小时后转为窦律,出现巨大T波倒置(B)。

那么,这巨大的倒置的T波和房颤有什么关系呢?是房颤后的T波记忆?还是发生了急性心肌缺血?还是另有隐情?

01
巨大倒置T波,一定和房颤有关?

如果只从心电图上的T波倒置进行鉴别,这范围太广,无从下手,而且最后很可能没有任何确切的结论,毕竟多数的心电图,都会有一个非特异性ST-T改变的结论。

对于时间上具有前后顺序的两个临床事件,我们常默认其具有因果关系,比如这例患者,先房颤,而后出现T波倒置,房颤想当然被认为是原因,那么这倒置的T波是由于心脏记忆了房颤时异常除极顺序(即T波记忆)造成的吗?

且不说T波记忆更多见于室速、预激和起搏器术后等心室除极和窦律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房颤时并不多见,单从患者胸痛、呼吸困难症状的角度,房颤也不能完全解释,除非认为房颤引起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导致冠脉灌注减低,心肌供血不足,但这和患者的临床情况不符。

02
难道是非ST段抬高型心梗?

此时我们需要把视野和思路放的更加开阔一些,房颤可能也不是因,它和T波倒置都是某个病因的果!

老年女性,心悸、胸痛伴呼吸困难,心电图既有房颤,又有T波倒置,我们最先想到的应该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缺血倒置了交感激活,引起房颤,而后因为应用了β-受体阻断剂,房颤复律,出现了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改变,T波倒置,急诊查TNI升高,也支持这一猜测。

患者心电图表现为T波倒置,而无ST段抬高,可归类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而再看一下T波倒置的范围,累及了I、aVL、V2-V6等多个导联,如为缺血,应该是前降支近端严重狭窄导致的缺血。如此,下一步的治疗促使就很明了了,完善冠脉造影,必要时行PCI。

03
再问病史,发现病因竟另有其人!

好的故事总是一波三折,这个病例也不例外,计划内的冠脉造影阴性,前降支、右冠和回旋支均未见明显狭窄(图2)。


图2:患者冠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

此时我们回忆起患者家属曾补充这样一个病史,患者心悸和胸痛发作前2小时,和其儿子发生过剧烈争吵!于是,在患者冠脉造影阴性之后,我们立刻进行了另外一个造影——左室造影,左室造影提示心尖呈球囊样扩张(图3),此时真凶——应激性心肌病终于浮出水面。


图3:左室造影提示心尖球囊样扩张。

老年女性,没有明确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情绪刺激后出现心悸、胸痛症状,心电图上表现为房颤和T波倒置,冠脉造影阴性,即需考虑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

04
应激性心肌病,不全是因“心碎”而起

因多数应激性心肌病患者伴有丧偶、亲友病逝、悲伤、恐惧等“负性”情绪应激,因而称之为“broken heart syndrome”,即“心碎综合征”。

但新近的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均伴有情绪应激,有接近20%-30%的患者找不到明确的情绪刺激因素。也不是所有的情绪应激均为负性情绪事件,5%左右的患者伴有子女结婚、孙子出生、生日等正性情绪事件,称为“happy heart syndrome”。

应激性心肌病好发于绝经后女性,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9,有研究发现其人群发病率在0.02%左右,在以急性冠脉综合征拟诊的患者中占到1%-2%,所有应激性心肌病患者中,50岁以上者占90%,35岁以下只占2%。

对于应激性心肌病,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多个国家提出了多个版本的诊断标准,当前最常用的诊断标准是Mayo Clinic在2008年修订的诊断标准:

对于应激性心肌病,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多个国家提出了多个版本的诊断标准,当前最常用的诊断标准是Mayo Clinic在2008年修订的诊断标准:

短暂的左室功能障碍伴或不伴有心尖受累,范围超过单支冠脉供血范围,常伴有情绪刺激;

冠脉造影除外明显冠脉狭窄或斑块破裂;

新发的心电图改变(ST段抬高、ST段压低或T波倒置等)或肌钙蛋白中度升高;

除外嗜铬细胞瘤和心肌炎。

当然,在临床中,应激性心肌病需要和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急性冠脉综合征:因症状上高度相似,单从症状常难以鉴别,尤其伴有ST段抬高时,常难以避免行冠脉造影检查;

心肌炎;

药物滥用:如可卡因等;

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时因血中儿茶酚胺明显升高,通过直接心脏损伤和微循环障碍等导致应激性心肌病样改变,此时需注意原发病的诊断,不可只关注于心脏局部,而忽略了系统性疾病整体;

血管病:此时称为应激性心肌病样改变。

05
碰上了,该如何治疗?

应激性心肌病急诊就诊时症状上难以和急性冠脉综合征鉴别,因而最初常按照急性冠脉综合征进行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β受体阻滞剂等;

当明确诊断,除外急性冠脉综合征后,建议根据应激性心肌病的并发症进行相应治疗,如出现休克,需积极补液,必要时加用血管活性药物及机械辅助装置如IABP等,如合并心衰、肺水肿,则需积极扩血管、利尿等抗心衰治疗。

对于相对稳定的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可应用ACEI、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等进行治疗,合并心尖运动减低伴附壁血栓形成的患者,需加用低分子肝素抗凝,直至复查血栓消失。

该患者在应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6周后复查左室结构和功能均恢复至正常。

小 结

胸痛的不都是心梗,T波倒置的不都是T波记忆;

时间前后未必决定因果关系,可能只是某个疾病的序贯表现;

伴有情绪应激的胸痛,需考虑应激性心肌病,应激性心肌病的心电图,不仅表现在ST段,也可能是T波倒置。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2016,我和患者家属的第一次疯狂吵架

和患者家属吵架,看到这样的题目,或许您会有一样的想法,医者:你要作死吗?很多被"杀医"的主角,就是和患者或家属吵架,而后惹来杀身之祸;患者:你要作死吗?患者在医院治疗,需要得到的是积极的救治、温暖的抚慰,你这种大夫,没有医德,少一个是一个。。。是的,不管原因、结果如何,医生和患者吵架,为大不该。《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恕我没有hold住。我错了,真的错了。行医之路,

“医生和护士吵架,就怪医生!”——记一个科主任的经典语录

编者按:最近关于“老师”的新闻很火,恰好邮箱收到一篇医生投稿,内容很简单——复旦大学华东医院风湿科陈永博士,记录了他和老师管剑龙教授之间“有争有执,有谅有慰”的故事。这些话语看似平常,却又不简单,它折射了一位老师的工作态度、处事原则,以及对学生的殷殷希望。那么,行医路上,你的老师是什么样的呢?欢迎留言曝光哦~文中皆以管剑龙教授口吻陈述。你这个之前学的太杂了,临床学完了又从事病理、又学中医,一般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