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北京医院潘琦:从中国肥胖问题看减重药物进展

2022-09-17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在2022年9月17日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来自北京医院的潘琦教授针对“从中国肥胖问题看减重药物进展”开展了相关主题报告。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协办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22年糖尿病监测与治疗新技术学术会议”将于2022年9月16-17日在线上精彩呈现。

在2022年9月17日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来自北京医院的潘琦教授针对“从中国肥胖问题看减重药物进展”开展了相关主题报告。

中国超重肥胖的发生率超过50%,其中引起的过度死亡率高达11%,从而引起的医疗花费巨大。同时,BMI、超重和肥胖流行趋势逐年增长。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肥胖人数最高的国家。肥胖与全身多系统疾病均相关。

那么,减肥的程度多少才能改善肥胖相关的疾病呢?潘教授介绍了一篇国外学者开展的荟萃分析,数据显示,想要糖尿病得到缓解,减重必须达到10-15%。而AACE建议安全减重≥10-20%可以预防并改善肥胖相关的并发症。潘教授指出,这主要是通过改善患者的代谢水平从而改善血管事件的发生。

同时,AACE也指出,肥胖和糖尿病的预防仍应遵循三级预防原则,其中一级预防是最为关键的缓解。做到早期干预,早期预防。加之减重后还会产生代谢适应,因此许多患者往往在减重后几年出现体重回升。因此,代谢手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国外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代谢手术是目前最有效的减重方法,平均可达到减重>25%。但代谢手术为有创治疗,需长期随访,因此在国内开展仍有交大困难和阻碍。

鉴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在调节失语和能量代谢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接下来,潘教授介绍了进食后大脑相关激素的具体改变。在所有的调控系统中,阿片黑皮质素系统是调节稳态进食的总开关。

除外调节能力摄入,神经内分泌系统还介导能量消的调节,以帮助能量进行转换。然而,从临床前模型到临床研究,减重药物的实现仍面临挑战。

分析原因,潘教授认为原因有下。首先,个体对药物治疗的反应需要更深入的代谢和遗传特征。其中,外周内分泌因子和中枢食欲控制系统成为持续减重的主要障碍。其次,动物模型不能完全预测靶点药物在人体中的治疗反应。因此,目前FDA已明确表明新获批的药物必须明确心血管安全性或潜在风险评估。

同时,潘教授也指出了部分药物的心血管安全性。包括利拉鲁肽3.0mg、司美格鲁肽2.4mg等。

最后,潘教授对未来减重药物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出现更多安全的减重药物使患者获益。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拓展阅读

Eur Heart J:糖尿病患者的收入变异性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关系

较高的收入变异性、收入下降和持续的低收入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该研究的结果强调需要更好地理解收入动态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机制。

J Diabetes Investig:中国老年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在中国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与最低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相关的FPG范围分别为5.50 ~ 7.50和4.50 ~ 7.50 mmol/L。

BMC Public Health:苏丹北部成年人打鼾与高血压和糖尿病相关

苏丹北部大约四分之一的成年人打鼾。打鼾在肥胖的成年人中更为常见,同时打鼾与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有关。

MC Cardiovasc Disord:预测急性失代偿慢性心力衰竭和糖尿病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48小时后住院死亡率的新模型

本研究构建了一种简单而准确的诺模图来预测ADCHF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住院死亡率,尤其是那些在重症监护病房住院超过48小时的患者,有助于临床医生评估风险并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从而降低住院死亡率。

Environ Health Prev Med :母亲糖尿病和后代先天性心脏病风险的关系

先天性心脏病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然而,成年重度冠心病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普通人群。

改善糖尿病合并CKD患者结局的综合管理策略(IWGDF 2023)

改善糖尿病合并CKD患者结局的综合管理策略(IWGDF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