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Psychiatry:抗抑郁治疗的个体差异有多大?
2021-02-19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疾病,目前是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全球预计有3.5亿人罹患抑郁症。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到203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疾病负担。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疾病,目前是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全球预计有3.5亿人罹患抑郁症。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到203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疾病负担。
据《柳叶刀》2018年的发表数据显示,抑郁症的全球发病率约为6%,而终生患病风险为15-18%,也就是说每5个人就有1人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候经历过抑郁症。其中,有近一半生活在东南亚地区和西太平洋地区,包括印度和中国。
同时,长期的中、重度抑郁症可能成为严重的疾患。最严重时,抑郁症可引致自杀。每年有近80万人因自杀死亡。自杀已成为15-29岁年龄组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目前抗抑郁药物的治疗基础主要是增加单胺能神经递质含量。主要有以下几类: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非典型抗抑郁药、三环类和四环类抗抑郁药(TCA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以及贯叶连翘等等。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对抗抑郁药敏感有效。抗抑郁药的治疗结果可以基于个体差异而变化;但目前尚不清楚这种差异性是随机的还是有特定的因素决定。为此,最近发表在JAMA子刊JAMA Psychiatry杂志上的研究对抗抑郁药症敏感性的个体差异进行了全面评估。
研究人员搜索了到2019年3月21日为止,在Cochrane、CINAHL、Embase、LILACS、MEDLINE、MEDLINE In-Process和PsycInfo中进行登记的抗抑郁药使用情况。选择分析仅限于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同时所有参与者在研究终点可获得抑郁评分。
在求得两组(即抗抑郁药和安慰剂)的logSDs后,再进行随机斜率混合效应模型来估计治疗组之间的的差异。二次模型主要用于评估组间用药个体差异是否与基线抑郁症严重程度、抗抑郁药使用的类别以及研究开展的年份有关。
结果显示,共有来自91项试验的18965名参与者纳入该研究。总的来说,患者对抗抑郁药和安慰剂之间的反应变异性没有显著差异(logSD=1.02;95% CI,0.99-1.05)。但使用SNRIs的患者比SSRIs的反应变异性高11%(logSD=1.11;95% CI,1.01-1.21)。此外,药物反应变异性与基线抑郁严重程度或研究开展年份也无关。
综上,该研究结果表明,不能一味对抑郁患者使用统一模式的抗抑郁药物治疗。未来的研究应寻求更好评估个体抑郁症状或生物标志物以针对个体进行抗抑郁治疗。
参考文献:
Maslej MM, et al.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Response to Antidepressants: A Meta-analysis of Placebo-Controlle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JAMA Psychiatry.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17, 2021. doi:10.1001/jamapsychiatry.2020.4564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个体差异#
137
学习
143
#Psychiatry#
119
#JAMA#点击进入话题查看更多相关文章 或评论时插入话题加入讨论
204
#抗抑郁治疗#
0
不能一味对抑郁患者使用统一模式的抗抑郁药物治疗。未来的研究应寻求更好评估个体抑郁症状或生物标志物以针对个体进行抗抑郁治疗。
151
#抗抑郁#
110
学习
151
顶刊就是顶刊,谢谢梅斯带来这么高水平的研究报道,我们科里同事经常看梅斯,分享梅斯上的信息
138
不错不错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