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近期Circulation精选文章汇总

2016-11-13 MedSci MedSci原创

【1】Circulation:重磅!科学家成功将结缔组织细胞重编程为心肌细胞最近,来自格莱斯顿研究所(Gladstone Institutes)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两种化学物质或能改善心脏瘢痕组织转化成为健康心肌组织的能力,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irculation上,该研究或将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新型有效的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法。这项研究中,研究者检测了5500种化合物对改善上述过程的作用,



【1】Circulation:重磅!科学家成功将结缔组织细胞重编程为心肌细胞

最近,来自格莱斯顿研究所(Gladstone Institutes)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两种化学物质或能改善心脏瘢痕组织转化成为健康心肌组织的能力,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irculation上,该研究或将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新型有效的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法。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检测了5500种化合物对改善上述过程的作用,最后他们发现了两种关键的化合物能够将转化的心肌细胞数量增加八倍,此外这两种化合物还能够加速细胞的转化过程,从而在一周内完成需要6-8周的细胞转化工作。医学博士Deepak Srivastava认为,利用GMT因子进行的直接心脏细胞重编程极具潜力,同时也是非常有效的,基于我们前期的筛选工作,如今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化学性地抑制两种在胚胎形成过程中处于活性的生物学途径或许就能够加速心肌细胞产生的速度、质量以及数量。

第一种化学物质能够抑制一种生长因子的功能,而这种生长因子能够帮助细胞生长和分裂,而且对于损伤后组织修复非常重要;第二种化学物质能够抑制一种重要的通路,该通路能够调节心脏发育;通过将GMT因子同这两种化学物质进行结合,研究人员就能够成功改善遭受心力衰竭小鼠机体的心肌以及心脏功能。同时研究者还能够利用这些化学物质直接指导人类细胞的心脏重编程,而且这些化合物也能够简化研究者的研究步骤来帮助开发出更好地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法。

最后研究者Tamer Mohamed表示,心力衰竭影响着全球很多人的健康,如今我们并没有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疗法,如今基于这种直接对心肌细胞的重编程技术,我们或许就有望将药物同基因疗法相结合来开发出治疗心力衰竭的新型靶向性疗法。(文章详见--Circulation:重磅!科学家成功将结缔组织细胞重编程为心肌细胞

【2】Circulation:收缩压越高,血栓风险越低?

传统的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与静脉血栓栓塞(VTE)之间的关联还存在很多争议。

我们进行个体水平的随机效应荟萃分析,包括9项前瞻性研究,测量了基线CVD风险因素,且验证了VTE事件。VTE事件包括肺栓塞(P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该研究包括244865名参与者,平均随访4.7−19.7 年,共发生了4910例VTE事件。调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后,高血压发生VTE事件的HR为0.98 (95%CI, 0.89−1.07),高脂血症发生VTE事件的HR为0.97 (0.88−1.08),糖尿病发生VTE事件的HR为1.01 (0.89−1.15),目前吸烟发生VTE事件的HR为1.19 (1.08−1.32)。完全调整后,这些估计数值仍相似。当连续建模时,收缩压与之呈负相关(收缩压160 vs. 110 mmHg,HR=0.79 [95% CI, 0.68−0.92]),不过舒张压或血脂指标与VTE不呈负相关。对VTE进行压住分析显示,当前吸烟虽然会增加VTE风险,但与无缘无故的VTE无关,HR值分别为1.36 (95% CI, 1.22−1.52)和1.08 (0.90−1.29)。

吸烟与VTE的关联可能是通过介导疾病如癌症所致。改变传统的CVD危险因素,与VTE风险增加无关。不过研究者观察到,较高的收缩压与VTE风险呈负相关。(文章详见--Circulation:收缩压越高,血栓风险越低?

【3】Circulation:青少年和年轻成人癌症幸存者心脏病风险分析

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Circulation上发表了一篇来自英国伯明翰大学应用健康研究所儿童癌症幸存者研究中心的Katherine E. Henson医生及其团队的研究文章,旨在评估青少年和年轻的成年癌症幸存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青少年和年轻的成年癌症幸存者研究队列包括从1971年至2006年期间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200,945名年龄在15岁至39岁期间诊断为癌症后5年的幸存者,研究者对他们随访至2014年,计算标准化死亡率、绝对风险和累积风险。 

研究者发现共有2060名幸存者死于心脏病。结合所有的癌症种类,年龄段位于15到19岁的癌症患者全部心脏疾病的标准化死亡率(4.2;95%可信区间为3.4-5.2)最高,而年龄在35岁至39岁的癌症患者心脏疾病的标准化死亡率降低到1.2(95%置信区间为1.1-1.3)(P趋势<0.0001)。同时,研究者在缺血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和心肌病方面都观察到了类似的标准化死亡率的绝对风险。在霍奇金淋巴瘤、急性髓系白血病、除了膀胱癌以外的其他泌尿生殖系统癌症、非霍奇金淋巴瘤、肺癌、除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外的其他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宫颈癌、乳腺癌幸存者中,他们因心脏病死亡的人数比一般人群分别高出了3.8、2.7、2.0、1.7、1.7、1.6、1.4、1.3和1.2倍。在60岁以上的霍奇金淋巴瘤的幸存者中,将近30%的人死于心脏病。 

这项研究调查了超过200,000名癌症幸存者的结果显示,癌症确诊的年龄在确定随后的心脏死亡风险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文章详见--Circulation:青少年和年轻成人癌症幸存者心脏病风险分析

【4】Circulation:急性缺血性卒中/TIA基因多态性和氯吡格雷疗效的荟萃分析

缺血性卒中或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基因多态性和氯吡格雷疗效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争议。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Circulation上发表了一篇来自中国学者进行的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文章,旨在评估基因多态性,尤其是CYP2C19基因表型,和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氯吡格雷疗效之间的关系。

研究者全面搜索了从PubMed、EMBASE两个数据库成立以来到2016年6月24日期间的数据,纳入了所有有关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接受氯吡格雷治疗和基因多态性的研究。研究的主要终点事件包括卒中、复合血管事件和任何出血事件。

该荟萃分析共有15个研究4762例脑卒中或TIA并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并且他们都是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的携带者,相比于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非携带者,他们发生卒中的风险明显增加(12% vs 5.8%;风险比为1.92,95%可信区间为1.57-2.35;P<0.001);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的携带者复合血管事件的发生也更加频繁(13.7% vs 9.4%;风险比为1.51,95%可信区间为1.10-2.06;P=0.01),然而两组患者出血率相似(2.4% vs. 3.1%;风险比为0.89,95%可信区间为0.58-1.35;P=0.59)。此外,除了CYP2C19基因之外的基因变异与临床结局并不存在相关性。

由此可见,相比于缺血性卒中或TIA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非携带者,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携带者有更高的卒中和复合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文章详见--Circulation:急性缺血性卒中/TIA基因多态性和氯吡格雷疗效的荟萃分析

【5】Circulation:吸烟可影响循环中心肌肌钙蛋白I的浓度?

最近,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Circulation上发表了来自挪威奥斯陆大学、挪威与心力衰竭研究中心心内科Magnus N. Lyngbakken医生及其研究团队的研究文章,旨在明确吸烟与cTnI的关系。

该研究收集了大样本队列中的数据,研究者评估了吸烟和cTnI之间的关联,并探究了吸烟对cTnI水平、AMI、HF和心血管死亡率之间的影响。他们采用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测量了3824例从不吸烟者、2341例以往吸烟者和2550例当前吸烟者循环中的cTnI 水平。在研究之初所有受试者均无已知的心血管疾病(CVD)和糖尿病

研究者观察到在总体研究人群中增加的cTnI浓度和临床终点事件之间的关联(调整后的危险比为1.38,95%置信区间为1.25-1.51)。而在当前吸烟者中,这种相关性有所减弱(调整后的危险比为1.18,95%置信区间为0.98-1.41),并明显弱于从不/以往吸烟者(P交互作用=0.003)。研究者采用C-统计方法来评估预后的准确性,发现当前吸烟者明显低于从不吸烟者(P<0.001)。另外,在当前吸烟者中,cTnI没有提供更多的预后信息来进行Framingham心血管疾病风险评分(P=0.08)。

由此可见,当前吸烟与低浓度的cTnI相关,表明烟草烟雾中的物质可能影响心肌细胞导致损伤。相比于当前吸烟者,在从不吸烟者/以往吸烟者中cTnI水平与心血管终点事件之间的相关性更强,这与当前吸烟对心血管的不良管影响是通过非亚临床心肌损伤机制介导的理论一致。(文章详见--Circulation:吸烟可影响循环中心肌肌钙蛋白I的浓度?

【6】Circulation:NT-proBNP等生物标志物在成人先心病中提供可靠的临床预后价值

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Circulation上发表了来自荷兰鹿特丹Erasmus医学中心心内科Vivan J. Baggen医生及其研究团队的研究文章,旨在明确ACHD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肌钙蛋白T(hs-TnT)和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研究共纳入了595例患者(中位年龄为33岁,四分位数的间距为25-41岁,58%为男性,90%参与者心脏功能为I级),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2个月(四分位数的间距为37-46个月)。

在评估的三个生物标志物中,NT-proBNP水平在最高四分位数范围的患者(>33.3pmol/L)与心血管事件(n=165,调整后的风险比为9.05,95%可信区间为3.24-25.3,P<0.001)、死亡或心脏衰竭(n=50,调整后的风险比为16,95%可信区间为2.04-126,P<0.001)密切相关。将NT-proBNP作为连续变量进行了分析,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果。NT-proBNP水平在最低两四分位数范围的患者发生亡和心脏衰竭的累计比例只有1%。在NT-proBNP(>14pmol/L)、hs-TNT(>14ng/L)和GDF-15(>1109ng/L)升高的患者中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最高(p<0.0001)。

由此可见,在ACHD患者中,NT-proBNP提供的临床预后信息远超越了常规风险标志物,并且能够可靠地排除有死亡和心衰风险的患者。NT-proBNP、hs-TNT和GDF-15水平升高,可以识别具有最高心血管事件风险的患者。因此,这些生物标志物可以在ACHD患者的监测与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文章详见--Circulation:NT-proBNP等生物标志物在成人先心病中提供可靠的临床预后价值

【7】Circulation: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也是安全可靠的!!!

最近,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Circulation》上发表了来自英国利物浦心胸医院胸心外科Bilal H. Kirmani医生及其研究团队的研究文章。研究者所在医疗机构进行非体外循环(OPCAB)和体外循环(CPB)冠状动脉搭桥术已有15年的经验,该研究旨在比较两种方法之间的长期死亡率和血管再生情况。

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将在2001年-2005年期间就诊于利物浦心胸医院胸心外科并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13226例患者纳入该研究,研究者采用了意向性治疗分析方法,通过调整和匹配的倾向得分来进行风险调整。总体而言,研究对象中5882例进行OPCAB;另外,7344例进行CPB;并且中位随访时间为6.2年。

研究者发现,在5882例进行OPCAB的患者中,只有76例(1.3%)转为CPB。在两组中1年、5年和10年的生存率相似(OPCAB vs. CPB:96.7%、87.9%、72.1% vs. 96.2%、87.4%、72.8%)。而且两组的长期生存率也无统计学差异(调整后的危险比为1.03;95%可信区间为0.94–1.11;P=0.56);同样,两组患者术后的死亡率和再次手术率也无统计学差异(调整后的危险比为0.98;95%可信区间为0.92–1.06;P=0.23)。

接受OPCAB的患者有较高EuroSCOREs评分(中位数[四分位数]:2.81 [1.53–5.57] vs 2.73 [1.51–5.22];P=0.01)。进行OPCAB对手术者也有更多的要求和训练计划(15.3% vs 12.5%,进行OPCAB的患者心肌酶升高程度较小,住院时间较短,并发症(如心肌梗塞)也较少。

从研究者提供的数据来看,OPCAB与CPB有着类似的长期预后,而且从OPCAB转为CPB的转化率也较低;从培训进行OPCAB的初级医生也表明OPCAB是可教并且安全的。该研究结果表明OPCAB可以取得与CPB类似的益处。(文章详见--Circulation: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也是安全可靠的!!!

【8】Circulation Research:修复一颗破碎的心,你需要两种细胞

他们在《Circulation Research》上发表了这一成果。

使用哪种来源的细胞能更好地修复心脏,人们一直有争论。迈阿密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发现,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干细胞来治疗心脏病,可更好地改善心脏功能。他们在《Circulation Research》上发表了这一成果。

因冠状动脉疾病或病毒性心肌病而引发急性心脏损伤的患者可通过目前的疗法来稳定。不过,现代医学在修复心脏损伤方面能力有限,这会对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长期的影响。因此,通过干细胞治疗来促进心脏受损部分再生,对治疗这些患者是很有价值的。然而,这些疗法仍处于临床研究的试验阶段。

最新的这项研究表明,与单独使用任一细胞相比,在单一疗法中组合两种类型的干细胞有着有利的协同效应。这两种细胞包括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和cKit+的心脏干细胞(CSC)。(文章详见--Circulation Research:修复一颗破碎的心,你需要两种细胞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盘点:9月Circulation精选文章一览

【1】Circulation:复发性主动脉夹层(观察性研究)研究者通过国际急性主动脉夹层注册表数据库(IRAD),对目前复发性主动脉夹层(AD)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预后进行了研究。研究共纳入了204例复发AD患者,与3624例初发AD患者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患者特征、干预和结局。使用迭代Logistic模型,探索与复发AD有关的变量。使用Cox回归分析,探索与5年生存率有关的变量。对复发性AD患者的

盘点:近期Circulation精选文章一览

【1】Circulation: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是脑出血的强有力危险因素高血压是脑出血(ICH)的重要危险因素。虽然高血压和ICH之间的联系存在种族差异,但既往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是有限的。在目前的研究中,我们调查了经过治疗的高血压和未经治疗的高血压,作为ICH的危险因素,是否受到了种族的影响。ERICH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纳入了白人、黑人和西班牙裔ICH患者。根据年龄(±5岁)

AHA:踝臂指数检测与判读新标准

11 月 16 日,《循环》(Circulation)杂志在线发表了美国心脏学会(AHA)“关于踝臂指数(ABI)检测与结果解读的科学声明”。声明回顾了ABI 相关研究,推荐了确定 ABI的标准方法,就如何解读结果提出了指导意见,并就科学文献对ABI数据报告的一致性推荐了标准。 关于ABI检测的价值和应用前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血压血管病科陶军教授应邀发表了观点。他指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漫

Circulation:西地那非治疗心梗后舒张功能不全效果不佳

西地那非组(正方形)和安慰剂组(圆)的基线(空心)和随访(实心)时的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 x 轴)和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 y 轴) 心肌梗死后的舒张功能不全比较常见,其特点是为保证运动时的每搏输出量导致心室过度充盈。丹麦的Andersen MJ医生等提出假设西地那非可以减少心梗后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的运动时的左室充盈压并对此进行研究。文章发表在2013年3月19日《循环》杂志

Circulation:CRT对窄QRS心衰患者无效

首次因心衰住院随机入选工作或非工作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组的时间。Kaplan-Meier 曲线显示工作和非工作CRT组患者免于心衰住院情况 目前大家已经知道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使QRS间期延长的心衰患者获益。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心脏研究所的Bernard Thibault博士等研究人员进行的这项临床试验来评价窄QRS间期心衰患者CRT的治疗效果,然而这项试验被终止,原因其结果是阴性,甚至

Circulation:肥厚性心肌病遗传外显率调查

丹麦一项旨在调查肥厚性心肌病(HCM)在儿童和成人中的外显率的为期12年的临床筛查和预防性基因检测随访研究表明,在表型阴性的在危儿童亲属中,12年后发生HCM的外显率为6%。20多岁发生的表型转换现象需要进一步进行成人期筛查。42%的儿童亲属是非携带者。该研究11月28日在线发表于《循环》(Circulation)杂志。 HCM在儿童和成人期的外显率仅被少量提及,研究者分析了HCM的外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