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与心脏病:图解发病机制

2017-02-14 佚名 医学论坛网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心脏健康,引起结构性和心律失常性并发症。HIV个体的炎症过程、机会性感染和药物毒性均异于常人,这些及其他风险因素会增加HIV患者发生心肌、心包、瓣膜、血管和传导疾病的机率。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心脏健康,引起结构性和心律失常性并发症。HIV个体的炎症过程、机会性感染和药物毒性均异于常人,这些及其他风险因素会增加HIV患者发生心肌、心包、瓣膜、血管和传导疾病的机率。不同心血管病的临床表现存在很大差异,这依赖于风险因素的数量,例如HIV感染的阶段和免疫缺陷的程度、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ART)、相关机会性感染及药物相互作用和毒性。本文就HIV与心脏病相关风险因素及发病机制进行了简单介绍。

图1

cART能够大幅度改善HIV感染患者的心脏病状况。START(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战略性时机)研究显示,无论HIV感染患者的CD4细胞计数如何,启动cART治疗是有益的。这些发现已经成为了世界卫生组织抗逆转录治疗指南推荐的依据。

在过去的2年中,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存活HIV患者增加了1/3,人数已经达到了1700万(占全部HIV患者的46%)。撒哈拉以南非洲(HIV感染重灾区)的患者存活情况也有改观,随着世界卫生组织指南的推行,HIV感染患者的预后将持续改善。与此同时,人们需要更多的关注HIV患者的心脏病管理,通过研究更好的理解HIV患者心脏病的发病机制,并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

图2

HIV与冠心病均是全球性健康问题。随着HIV人群的老化,这类人群的心血管风险将为临床医生及卫生主管部门带来重要的挑战。现有数据提示,对HIV阳性冠心病患者的管理与HIV阴性患者相似。近年来人们对传统风险因素(炎症、免疫激活、cART与HIV感染)相互作用的理解逐渐深入,但我们仍需要通过更多研究来理解HIV患者发生冠心病的临床通路和机制。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PNAS:肌营养不良性心脏病发生的分子机制

近日,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进行性的端粒缩短或许会促进心脏功能减弱及变大,而这会直接导致很多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患者直接死亡,研究者发现,这种端粒缩短尤其会发生在实验室培养的疾病模型小鼠的心肌细胞中,而且端粒缩短还诱发DNA的损伤进而会导致细胞线粒体功能衰退,最终,心肌细胞就无法有效向全身泵出血液作为营养供给了。 本文这项研究是2010年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以及201

Sci&#160Rep:科学家阐明心脏病发作后心脏组织愈合反应的发生机制

图片来源:medicalxpress.com 2017年2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堪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在心脏病发作的数周后,损伤的心脏组织会获取较多的胶原纤维,而由于缺失交联纤维这些新获取的胶原纤维的硬度会大大降低,心脏组织发生的这些改变就会导致疤痕过度形成,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Cancer&#160Prev&#160Res:突破!科学家提出阿司匹林防癌的新机制

图片来源:medicalxpress.com 2017年2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如今多项研究都发现古老而又简单的药物—阿司匹林能够有效抑制癌症,然而阿司匹林目前并不是治疗任何一种癌症的主流疗法,美国预防工作小组推荐特定成年人服用阿司匹林来有效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但研究人员一直非常困惑这种特效药到底是如何发挥作用来抵御癌症的,很多人认为这或许和阿司匹林降低炎性水平的效应有关

J Immunol:TNF反向信号调节炎症反应分子机制

TNF-a是一类典型的炎性细胞因子,它的前体是一类II型跨膜蛋白(mTNF-a)。成熟的TNF-a能够识别细胞表面的TNF-R1以及TNF-R2,从而使得该类受体的激活与三聚化。类似的,TNF-a前体有两类截然不同的功能:由于mTNF-a在未结合受体的情况下是天然的三聚化结构,一方面它可以像成熟的TNF-a一样与TNF-R结合产生下游信号,另一方面这一结合也可以使其将受体信号反向传递至配体细胞中(

从机制到临床,谈高血压靶器官保护

临床中超过30%的高血压患者可能发生左室肥厚(LVH),LVH 被许多研究者称为高血压干预中除血压外的“第二靶点”。对于高血压患者,从作用机制看,药物如何能在降压之外发挥心脏保护作用?对于合并LVH 的高血压患者,在临床中如何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听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邹云增教授一一道来。 探索降压之外的心脏保护机制邹云增教授ARB 研制初衷:靶向AT1受体从早期危险因素导致心脏血管损伤到后

J Cell Sci:遗传发育所揭示神经突触发育调控机制

MacCer和C16:1脂肪酸平行调控NMJ生长发育脂质代谢对大脑发育与功能至关重要。脂酰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 (ACSL4) 突变导致非综合征型X连锁智力低下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ID)。果蝇ACSL3/4的同源基因dAcsl突变体表现明显过度生长的神经肌肉突触 (Neuromuscular junction, NMJ) ,表明dAcsl抑制NMJ生长。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