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培育出“体外人脑”

2013-09-04 张梦然 中国科技网

中国科技网讯 美国《大众科学》及英国《自然》杂志网站8月28日刊登了一项新成果:英、德、奥等国研究人员利用人类多功能干细胞在试管中培育出了一个模拟人脑的组织。这是一个立体的自组织模型,亦是迄今最复杂的“体外人脑”,但它并不是作为可替代人脑的人造器官才诞生的,而是有望用来促进神经科学和人脑早期发育等方面的研究。

大脑

“类脑”组织截面图

中国科技网讯 美国《大众科学》及英国《自然》杂志网站8月28日刊登了一项新成果:英、德、奥等国研究人员利用人类多功能干细胞在试管中培育出了一个模拟人脑的组织。这是一个立体的自组织模型,亦是迄今最复杂的“体外人脑”,但它并不是作为可替代人脑的人造器官才诞生的,而是有望用来促进神经科学和人脑早期发育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人员首先使用干细胞培育出脑细胞,接着让这些脑细胞逐步形成脑组织,最终其与真实的人类大脑一样出现层状的迹象,拥有背皮层、前脑腹侧,甚至包括一个不成熟的视网膜。从结构、功能上看,它都与人类大脑早期发育时的形态酷似。

这个人造大脑直径仅有4毫米左右,但被认为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譬如对头小畸形的治疗研究。该病症属于一种大脑发育障碍,引起病症的原因不一,患者脑子形态正常,但头尾围和脑子缩小,且常伴有脑萎缩和脑损伤症状。研究人员此次发现其细胞分裂低于正常水平,导致脑细胞产生量不足,而这种缺陷可能是诱发该病的原因之一。

除以上贡献外,此次微型的人造大脑还能探寻精神分裂症、自闭症等神经系统疾病在大脑早期发育时的致病根源,并引导科学家们进行相关药物的研发。

研究人员表示,该项目并不是为了培育可替代人脑的人造器官,尽管已是迄今最好水平,但短期内这种人造大脑模型的发育能力和复杂程度仍然受限。

詹姆斯·鲍尔说,对一个模型最好的检验,是看它的设计者能否回答以下问题——“你知道了哪些原本不知道的东西?”以及“你如何证明它是对的?”

科学家们现在于实验室内利用干细胞培植出了一个人类大脑的模型。你可以叫它“微型大脑”,因为这东西直径仅有3毫米到4毫米。但创造者们称其已类似人脑皮层的早期发育区,与真大脑一样呈层状分布——而只有到了人类,大脑皮质的分层次结构才分化得十分清楚,除此之外,从老鼠到人类,所有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如同按照谁的设计图来造的一样,只不过尺寸上的差别罢了。

但我们不能指望这个“微型大脑”可以展示出人类大脑6层神经细胞的全部复杂性。举例来说,仅仅从我们每只眼睛到大脑的轴突就大约有100万个,而它们全部都在同时工作!这种大规模的并行运作几乎发生在脑内的每一处工作区,虽然速度是慢了点(要看跟谁比),但在处理规模上没有一台人类制造的超级计算机能望其项背。

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虽然很久以来科学家为解读大脑做出了很多贡献,但可惜,我们的知识仍是不全面的,纵使这么多年过去,人类对脑的研究仍然只是一种初步尝试。

而从干细胞领域来看,尽管人类已能够在实验室中借助干细胞来培植肝脏、心脏等人体组织。但一个人造大脑的培植与移植并不在讨论之列。原因无他,就是其概念距离成为现实差太远了。人脑如此复杂而脆弱,在缺乏循环系统提供充足营养与氧气的情况下,培养皿中的器官细胞至多也就只能发育到4毫米这么大了。

因此这种人造之物,尽管看起来与真正人脑细胞的早期形态很相似,但还是与自然造物有着本质区别——人造脑细胞每一个部分其实都已按照真正脑细胞的组合方式聚集,却仅仅只是物理的聚集而已,并不是发生反应的聚合——打个比方,就像你有一辆汽车,零件一个不缺,但发动机却装到车顶上去了。虽然你可以借此向别人解释它的运行原理,但自己心里也清楚,这么一样“灵魂摆错了地方”的东西,永远无法启动。

幸而这组科学家也志不在此。他们完成该研究的最大意义在于,培养皿中的模型已可以模拟真实人类大脑所患的神经系统疾病,而无需再用动物模型。譬如说此次在对头小畸形的探寻中,研究者就发现一种细胞分裂缺陷对老鼠大脑的影响远小于对人脑的影响,这应该就是以往用实验鼠无法模拟头小畸形症的原因。

而且我们知道,即便实验能顺利上升到灵长类对象,比如说恒河猴,同样的药理在它身上和人体中也可能有截然相反的表现——且还总是在人体中行不通。

严格说,人造大脑的未来不仅限于此。体外培育一个可替代人脑的器官,依然是很多医疗界人士的目标——他们希望不仅在同类间,也可以在不同物种间交换脑组织,脑损伤患者们可能在一场大手术后带着一小块猪脑组织继续健康地乐与哀愁着,行为表现也没有什么猪的痕迹。当然,在此之前,请千万斟酌好这场医疗革命的科学和伦理学后果。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PLOS ONE:压力测试和大脑扫描发现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海湾战争病

  华盛顿——美国乔治城大学医学中心的科研人员说他们的新研究提示,海湾战争病可能依萎缩大脑区域的不同而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他们关于海湾战争老兵的研究今天在线发表在了《公共科学图书馆 综合》(PLOS ONE)上,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临床医生一直会遇到具有不同症状和病情报告的老兵的原因。   这组作者使用在锻炼测试之前和之后的大脑成像研究了物理压力对这些老兵和对照组的作用。在锻炼后,明显出现了几个

PNAS:发现大脑会在音乐与色彩间建立联系

“音乐与色彩的联想受情感主导”,这是近日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一篇文章的标题。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无论欣赏巴赫的交响乐或布鲁斯(蓝调)音乐,我们的大脑都会在音乐与色彩之间建立某种联系,而这种联系的属性取决于音乐的旋律本身所赋予我们的心理感受。 莫扎特那首欢快的《G大调长笛第一协奏曲》让人联想到浅黄色及橙色,而他那首忧伤的《D小调安魂曲》则让人联想到深黑色及蓝灰色。

Science:大脑如何处理视觉世界的一个新观点

日本的一个团队的研究为人们就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创建视觉世界的内部体现的提供了一种新的观点,从而揭示了这些体现可能较早开始于脑内的视觉处理等级系统,并且比科学家们曾经认为的发育要更具有累积性。大脑会回忆我们观察到的图案和物体,而这一过程是伴随着大脑发展出的独特的神经元来体现我们所观察到的图案和物体来达到的。科学家们长期以来推测,具有最大数量神经元体现的这些脑部区域也是当我们看到新物体时神经元首次产生这

美英知名科学家预言未来十大科学突破

近日,一些全球最著名的科学家最近接受了英国广播公司的采访,对未来12个月可能出现的“十大科学突破”进行了大胆的预测。 这些有望很快实现的新“科学突破”包括用3D打印机打印DNA、能够自我修补损伤的智能建筑、用人工光合方法制造“超级燃料”、用量子工具来研究攻克癌症、解开大脑密码修补大脑损伤等。详细: 1,能够“自我疗伤” 的建筑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材料学教授马克·米奥多尼克预言,随着纳米技术

PNAS:首次发现哺乳动物大脑中存在内源性抗生素

在一项发表在 PNAS 上的新研究中,卢森堡大学的科学家首次发现哺乳动物大脑中的免疫细胞---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能够产生一种阻止细菌生长的物质,即衣康酸(itaconic acid)。在此之前,生物学家们一直认为只有某些真菌(如土曲霉)能够产生衣康酸。研究人员表示,这是一个突破性的发现,他们首次证实大脑中存在内源性抗生素。人们对大脑中免疫反应知之甚少。此前研究人员猜测免疫系统与帕金森病之间

Psychol Sci:视网膜中血管宽度与IQ相关

近日,杜克大学等机构的一项联合研究发现,人类眼睛后部的视网膜中的血管宽度或许能暗示大脑的健康程度以及IQ等认知能力。相关研究论文刊登在了近期出版的《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杂志上。 在IQ等智力测试中得分较低的年轻人在健康恶化以及寿命缩短方面的风险较高,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健康行为等因素并不能解释这一结论。 研究人员想弄清楚,智力是否能够作为暗示大脑健康的标记,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