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医大霍达教授《AM》:纳米酶调控无膜细胞结构稳态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2024-05-20 BioMed科技 BioMed科技 发表于上海

结合临近光标记辅助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及转录组学分析,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双工程化纳米酶的抗衰老活性与其在衰老微环境下所呈现出的针对无膜细胞结构的浓度依赖选择性密切相关。

针对衰老的药物研究现状及局限性

衰老是众多疾病的关键诱因,针对衰老进行药物干预是当前药物研发领域追逐的热点之一。主流抗衰老药物按照其作用机制可分为Senolytic和Senomorphic两类,前者通过活化细胞死亡途径,直接杀伤衰老细胞,对于药物剂量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而后者作用于炎性信号通路,用于降低SASP(炎症相关分泌表型)因子的分泌,对于药物剂量的需求低于Senolytic,但缺乏对衰老细胞的选择性。如何利用单一制剂融合二者优势,规避相应的风险,是当前衰老药物研发领域亟待突破的关键瓶颈。

本研究的内容概况

近日,南京医科大学霍达教授团队、陈宏山教授团队联合江苏省人民医院丁清清主任团队基于晶相/手性双工程化策略构建了衰老细胞选择性纳米酶。生理学及病理学屏障的存在造成了纳米酶在给药后在病变部位呈现出剂量差异性分布,双工程化纳米酶的核心优势在于能够基于剂量及针对微环境衰老程度的感知,发挥出多层次抗衰老活性。结合临近光标记辅助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及转录组学分析,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双工程化纳米酶的抗衰老活性与其在衰老微环境下所呈现出的针对无膜细胞结构的浓度依赖选择性密切相关。本项工作以”Combating Atherosclerosis with Chirality/Phase Dual-Engineered Nanozyme Featuring Microenvironment-Programmed Senolytic and Senomorphic Actions.” 为题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图片

[文章要点]

1)甲硫氨酸配体在赋予高熵合金产物手性同时,能够同时诱导其晶相无序化;

2) 无序化(又称玻璃态或无定形)高熵合金相较于晶态产物展现出更高的纳米酶催化活性;

3)纳米酶在衰老微环境下表现出手性依赖性蛋白吸附行为,吸附蛋白的液液相分离能力发生改变,引发相关无膜细胞器重构,通过调控无膜结构-有膜细胞器作用网络,纳米酶诱发衰老细胞结构及代谢重塑,发挥抗衰老效果;

4)在较高剂量下,纳米酶的抗衰老活性来自于其对硫辛酸化修饰的DLAT蛋白的招募及衰老微环境激活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两者分别促进了铜死亡和铁死亡途径的活化,系统性发挥Senolytic效果;

5)当多重结构屏障限制了纳米酶向深层衰老组织的扩散时,在有限摄取纳米酶的衰老细胞内,纳米酶通过诱发NONO为核心的核旁斑异位,重塑异染色质,削弱SASP基因表达,发挥Senomorphic效果;

6)双工程化纳米酶通过发挥多层次抗衰老效果,显著改善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

[研究结果速览]

图片

图一. 双工程纳米酶基于环境编程的抗衰老行为作用机制。

图片

图二. 纳米酶Senolytic效果探究。

图片

图三. 纳米酶调控细胞内无膜结构的作用机制。

图片

图四. 纳米酶Senomorphic效应及其分子机制。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401361?af=R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5693, encodeId=48ee22056931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877332935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动脉粥样硬化#</a> <a href='/topic/show?id=77b1e7466c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纳米酶#</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3293, encryptionId=98773329350, topicName=动脉粥样硬化), TopicDto(id=77466, encryptionId=77b1e7466c0, topicName=纳米酶)],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May 20 15:31:02 CST 2024, time=2024-05-20,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王从周团队ACS Nano:墨鱼汁纳米粒子调控血管内皮细胞表型用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和癌症转移进程

研究团队发现墨鱼汁纳米粒子MNPs@NcadAb可以通过调节间质型内皮细胞表面N-cadherin蛋白及其下游的RhoA信号通路以及EndoMT转录因子来逆转内皮-间质转化并恢复血管内皮的屏障功能。

Circ Res 天津医科大学李广平教授、刘彤教授与何金龙教授合作揭示动脉粥样硬化防治新策略

研究揭示CNP通过调控巨噬细胞炎症反应进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并促进斑块稳定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治疗策略。

ATVB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叶浡之团队揭示巨噬细胞来源的GSDMD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新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巨噬细胞来源的Gasdermin D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深入探讨了GSDMD介导的线粒体-STING-IRF3/NF-κB通路在巨噬细胞间的信号传递机制。

Circ Res:齐鲁医院张文程团队揭示巨噬细胞Gsα驱动动脉粥样硬化的新机制

发现环肽cpGN13通过抑制Gsα的激活,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提示以Gsα为靶点的药物具有潜在的治疗前景,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了潜在新策略。

间歇性禁食又“翻车”了!南方医科大最新:11周的隔日禁食就能加剧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这类人......

Life Metabolism:与对照组相比,为期11周的隔日进食反而加重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具体来说,ADF会改变胆固醇代谢途径,抑制激活转录因子3的表达,从而加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炎症如何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关键是这5步

脂质堆积和高血压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降胆固醇和降压药物有望有效预防和消除ASCVD。但由于慢性血管炎症被排除在外,基于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血压的干预方案未能产生理想的结果。

Circ Res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文程团队揭示巨噬细胞Gsα驱动动脉粥样硬化的新机制

本研究首次揭示巨噬细胞Gsα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重要作用,提示以Gsα为靶点的药物具有潜在的治疗前景,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了潜在新策略。

Biomed Pharmacother:补肾中药让小鼠返老还童,延年益寿!

八子补肾胶囊能够通过调节炎症反应和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有效减少Ovx/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从而展现出其在慢性病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

王贵学/邱菊辉教授团队揭示TET1s调节内皮细胞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内皮表型

该项研究旨在研究TET1s在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探讨TET1s在调控内皮细胞动脉粥样硬化易感表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中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