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tension:PD-1/PD-L1 在缺氧诱导的肺血管重塑中发挥保护作用

2024-06-12 心血管新前沿 HYPERTENSION

本研究揭示了PD-1/PD-L1通路通过抑制Th17细胞反应和改善内皮功能障碍,显著缓解缺氧诱导的肺动脉高压,为PD-1/PD-L1免疫调节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应用前景。

肺血管 PD-1/PD-L1

Nat Commun:何川团队首次在水稻和拟南芥的不同组织中以单碱基分辨率绘制了转录组范围内的m6A图谱

2024-06-11 转化医学新前沿 NAT COMMUN

该研究结果为将单碱基分辨率m6A位点与植物功能联系起来提供了深入的资源,并揭示了控制m6A跨物种生物发生的抑制激活模型。

单碱基分辨率 m6A图谱

Nature:细胞核定位如何影响果蝇翅膀发育中的基因表达

2024-06-10 生物探索 NATURE

该研究揭示了细胞核定位和局部代谢活动对组蛋白乙酰化状态的调控机制。这一发现对理解基因表达调控和细胞命运决定具有重要意义。

果蝇 基因表达 细胞核定位

NNN:多发性硬化症中胸腺相关调节T细胞的变化

2024-06-10 神经新前沿 NEUROL-NEUROIMMUNOL

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Treg功能障碍可能与t-Tregs转录组的改变和促炎环境有关。

多发性硬化症 Treg细胞

NAR:伯晓晨课题组基于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探索转录因子调控的发育和演化规律

2024-06-10 转化医学新前沿 NUCLEIC ACIDS RES

随着未来更多物种胚胎Hi-C数据的积累,TFCRs在跨物种早期胚胎中的转录调控机制及其在基因组三维构象的作用有待进行更详细的研究。

转录因子 胚胎发育

Nature:破解造血干细胞培养难题:关键调控因子MYCT1可保持HSCs的干性和扩增能力

2024-06-09 生物探索 NATURE

该研究发现MYCT1是调节人类造血干细胞的关键因子,它通过调控内吞作用和环境感知来维持HSCs的干性。

造血干细胞 内吞作用 MYCT1 环境感知

Nat Methods:1亿个参数,2万个基因!张学工/马剑竹/宋乐开发单细胞转录组学大规模预训练模型

2024-06-09 转化医学新前沿 NAT METHODS

研究团队报道了一个大型的预训练模型scFoundation,其具有1亿个参数,覆盖约20,000个基因,在超过5,000万个人类单细胞转录组谱上进行了预训练。

单细胞转录组 训练模型

Microbiome:苏州大学邓泮等揭示肠道微生物在胆碱生物合成中的新功能

2024-06-09 转化医学新前沿 MICROBIOME

该研究使用稳定同位素分辨代谢组学(SIRM)对口服给予13C-菊粉的小鼠进行研究,作者首先观察到了在盲肠内容物中氨基酸和短链脂肪酸代谢途径中13C代谢物的动态富集。

肠道微生物 胆碱生物合成

Nature:父亲的饮食会影响自己的精子和儿子的健康

2024-06-09 转化医学新前沿 NATURE

该研究使用了两种不同的孕前急性高脂肪饮食范式来剖析附睾与睾丸对精子sncRNA库和后代健康的贡献。

精子 饮食 饮食诱导 sncRNA

Nature:父亲健康状况与后代代谢:精子线粒体RNA的神奇作用

2024-06-07 转化医学新前沿 NATURE

该研究的发现强化了父亲在受孕时健康状态对后代代谢的重要性,展示了mt-tRNAs作为饮食诱导和精子携带的表观遗传因子在生理环境中父子代传递的机制。

精子 代谢疾病 表观遗传 父亲健康

Nat Genet:超20万全血外显子组数据分析,揭示17个克隆性造血的新驱动基因

2024-06-07 转化医学新前沿 NAT GENET

研究鉴定了在群体水平上受到正向选择的17个新基因,并在单细胞衍生造血细胞群中验证了这一选择模式。

新基因 全血外显子组 单细胞衍生造血细胞群

Nature Methods:通过高分辨率MRI探索灵长类脑连接:迈向认知科学的新里程碑

2024-06-06 生物探索 NAT METHODS

该研究通过高分辨率dMRI和优化的纤维重建方法,提供了详细的黑猩猩大脑白质纤维结构数据。

大脑白质 弥散磁共振成像 纤维束追踪

Nature Aging:浙江大学沈星星课题组通过协同演化研究揭示新的长寿基因

2024-06-05 转化医学新前沿 Nat Aging

CG11837基因的发现不仅在理论层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在农业领域,该基因可能成为控制害虫的新靶点。

长寿基因 CG11837基因

清华大学吴励课题组《CMI》:揭示调控树突状细胞发育与生存的重要机制

2024-06-04 转化医学新前沿 CELL MOL IMMUNOL

该研究首次报告了TRIM33通过促进Irf8表达以支持cDC1发育,同时通过抑制Bcl2l11在所有DC亚群及其前体中的表达,在维持DC的稳态中起到关键作用。

树突状细胞 TRIM33

3年对7000个人类基因组进行测序!PacBio与Ambry Genetics宣布合作罕见病测序项目

2024-06-03 转化医学新前沿

使用长读长测序技术在3年内对多达7000个人类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和分析,并寻求对罕见疾病病因的新见解。该新项目是同类项目中最大的罕见疾病基因组测序项目之一。

基因组 测序

共500条页码: 1/34页15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