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下载指南 最新发布 最多下载
共查询到150条结果
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操作指南(2017版) 指南 EN

为了推广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理念、规范手术操作流程、推动学科发展,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大中华腔镜疝外科学院对2013 年制定的《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的规范化操作指南》予以修订。本次修订在原版本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最新的技术进展和相关指南,结合国内专家的临床经验和具体国情,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广泛听取意见,不断修订和完善,于2017-03-18 在

直肠癌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专家共识及手术操作指南(2017版) 共识 EN

尽管TaTME 作为一种全新的直肠癌外科治疗思维和技术仍处于探索阶段,但为了使这种术式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并发展,也为了使新开展的中心顺利地渡过学习曲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及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组织国内结直肠外科以及微创外科领域内知名专家,结合前期开展TaTME 手术经验较为丰富的中心的临床实践和研究结果,制定本专家共识及手术操作指南,供国内的外科同道规范化地开展TaTME 手术的

加速康复外科优化重型肝炎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临床实践的专家共识 共识 EN

为了更好地将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理念用于优化重型肝炎的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达到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目的,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分会移植免疫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手术学组、广东省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专家制订了《加速康复外科优化重型肝炎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临床实践的专家共识》。该共识从ERAS 优化重型肝炎肝移植术前、术中、术后治疗策略3 个方面,总结各移植中心的临床经验,提出

肝切除术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 共识 EN

肝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管理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息息相关。围手术期管理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对病人病情的系统化评估和处理。近年来在这一领域新的理念和方法不断涌现,但目前尚无公认的针对肝切除术围手术期管理的规范。基于现有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结合国内外多个肝脏外科中心的最新临床实践的经验,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组织国内部分专家经过反复多次讨论和修改,制定《肝切除术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供同道参考。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专家共识 共识 EN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是应用腹腔镜技术完成或辅助完成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经历20余年的发展,LPD的可行性、安全性和近期及远期治疗效果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为了进一步适应LPD的发展趋势,提高我国LPD的安全性及肿瘤切除的彻底性,促进该术式在我国的规范化发展,国内4个胰腺学组联合编写了LPD专家共识。该共识从手术人员配备,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前准备和麻醉方式,手术设备和器械,患者体位、气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手术入路选择专家共识 共识 EN

腹腔镜胃癌手术开展早期,术者站位、戳孔布局和手术体位等方式各家报道均有不同。在腹腔镜胃癌手术入路方面,包括左侧入路、右侧入路、前方入路、和后方入路等。而各种手术入路的选择可能受疾病特点、解剖条件和术者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组织国内部分专家编写本共识,旨在总结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各种手术入路的手术方式、技术要点,以及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使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入路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手术入路选择专家共识 共识 EN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在我国开展已20 余年,其结直肠解剖标志、手术层面等关键技术均得以确立,手术技术渐趋成熟,淋巴结清扫和消化道重建术式已规范化,并得到广泛认同。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对规范淋巴结清扫范围、寻找正确解剖平面以及减少术中并发症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各种手术入路的选择可能受疾病特点、解剖条件、术者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初期借鉴传统手术的外侧入路,到渐趋认同的中间入路,以及经肛、经尾侧入路、头侧中

肝细胞癌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专家共识(2016年第3次修订) 共识 EN

《肝细胞癌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于2000 年10 月25—28 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的“第六届全国肝脏外科学术会议”期间,经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全体委员讨论通过后颁布[1-2] ;其后分别于2004 年和2008 年进行两次修订 。2014 年9 月和2016 年7 月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在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委员和国内部分著名肝脏外科专家范围内征询意见,最终于2016 年

《肝细胞癌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专家共识》解读 共识 EN

2017-01-30

暂无更新

肝癌的外科治疗发展迅速,局部消融、腹腔镜、机器人等相继应用于临床,外科治疗的适应证也在不断拓宽。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结合近年国外的相关指南制定了《肝细胞癌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专家共识》,本文从肿瘤分类、手术方式和治疗方式选择等方面对共识进行了解读。

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V 2016)》解析 指南 EN

2017-01-15

暂无更新

在我国,结直肠癌已经是最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结直肠癌整个病程中,约50%患者会发生肝转移,这也是结直肠癌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随着医学科技进步和诊疗理念不断更新,新型诊疗手段也日益丰富。为了规范我国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和综合治疗,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和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以及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于2008 年发起联合编写了《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草案,2010

2016 腹腔镜胃癌手术操作指南 指南 EN

以腹腔镜胃癌手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技术是胃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腹腔镜胃癌手术操作指南(2007版)》发布已近10年,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腹腔镜胃癌手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近年来,腹腔镜相关设备、器械迅速发展,腹腔镜胃癌手术技术不断提高。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胃癌外科治疗水平,规范腹腔镜胃癌手术操作,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机器人与腹腔镜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对《腹腔

2016 乳腺疾病腔镜手术技术操作指南 指南 EN

为适应乳腺外科发展的要求,增加了一些新的手术方式,如腔镜下的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简称活检) 等技术日臻成熟并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为了适应乳腺疾病腔镜手术的发展,进一步规范乳腺腔镜技术的应用,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内分泌外科学组全国委员会决定修订2008 版《乳腺疾病腔镜手术技术操作指南》,经相关专家多次讨论、修改、论证,现发布2016 版《乳腺疾病腔镜手术技术操作指南》。

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2016版) 指南 EN

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结直肠癌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 一。15%~25%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即合并有肝转移,而另15%~25%患者将在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其中绝大多数(80% ~90%)肝转移灶无法获得根治性切除。

2016 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16版) 共识 其它

目前,国内外各移植中心对不同器官保护的流程标准不一,器官保护技术方法的应用缺乏统一的规范、指南。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支持下,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移植学组及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科学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基于国内外移植器官保护的基础与临床实践,制订了《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16版)》,重点介绍肝脏、肾脏、胰腺、小肠、心脏、肺脏器官保护相关技术及方法共识,旨在更规

2016 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V2016) 指南 EN

为了提高我国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水平,受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项目资助(2008一2010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和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以及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自2008年起联合编写了《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草案)》,以指导我国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和治疗。2010年、2013年先后两次修订了《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2016年进一步联合中国医师协会

共150条页码: 7/10页15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