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下载指南 最新发布 最多下载
共查询到128条结果
2016 ACC专家共识:非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 共识 其它

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与美国心脏协会(AHA)联合颁布了一项非他汀降脂治疗专家共识,目的是通过结合非他汀治疗降低高危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来自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的Donald M. Lloyd-Jones表示,虽然他汀仍是一线降脂疗法,但医生也迫切需要非他汀治疗的相关指导。指南编者认为,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他汀不耐受、其他因素控制及预期的LDL-C百分比降低是影响他汀获益的重要因素。医生应

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大动脉狭窄管理规范—中国卒中学会科学声明(2) 其他 EN

2016-02-27

中国卒中学会

中国卒中学会(Chinese Stroke Association,CSA)特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起草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管理规范的科学声明,意在规范此类疾病的评估与管理,推广新的概念及临床医学证据,为临床医师提供可参考的指导规范,为明确未来研究方向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本文为该专家共识的第2部分内容。

2015 ACC/AHA 二级预防血脂管理绩效评估指南 指南 其它

近日,美国心脏病学院(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2015年“二级预防血脂管理绩效评估指南”。该指南以2013年ACC/AHA胆固醇治疗以减少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风险指南为依据,并强调共同决策。指南提供了5个患者人群的血脂管理措施,即:外周动脉疾病(PAD)、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PCI、冠状动脉疾病(CAD)/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

2015 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共识 EN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占卒中的25%~40%,70%的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是动脉-动脉栓塞所致。椎动脉起始部(vertebral artery origin,VAO)由于血流动力学紊乱等原因是最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因而成为了后循环缺血发生重要的原因之一。研究表明,9%~33%的后循环缺血性的患者有椎动脉起始部狭窄(vertebral artery originstenosis,VAOS)或者闭塞。用

2015 SVS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性疾病指南:无症状疾病和间歇性跛行的管理 指南 CN

2015年1月,血管外科学会(SVS)发布了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性疾病指南。

中国慢性疾病防治基层医生诊疗手册—血脂异常防治 其他 EN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CS-CVD), 包括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间歇性跛行以及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等) 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近30余年来, 我国居民中血脂异常的流行趋势日趋严重,对ACS-CVD的防治形成严峻挑战。基层医务工作者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主力军。提高基层医生对于血脂异常的防治水平, 对于降低我国居民整体心血管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CCEP) 开展10周年

2013 AHA/ACC/TOS 成人超重与肥胖管理指南 指南 CN

2013年11月12日,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联合美国国家心脏,肺和血液研究所(NHLBI)及其他专业社团,共同发布了四份指南,指南内容涉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准则、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控制血液胆固醇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在成人肥胖和体重管理。四份指南下载地址>>(点击查看指南及相应评论)1.《2013 ACC/AHA控制血液胆固醇降低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

2012年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简本) 指南 EN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阻塞所致的心肌缺血坏死。心肌血运重建治疗是指以冠状动脉介入或外科手术方法解除冠状动脉狭窄、重建血管,恢复心肌灌注,目前最主要的方法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二者结合的杂交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技术和器械的不断进步,PCI已成为冠心病

2012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简本) 指南 EN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阻塞所致的心肌缺血坏死。心肌血运重建治疗是指以冠状动脉介入或外科手术方法解除冠状动脉狭窄、重建血管,恢复心肌灌注,目前最主要的方法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二者结合的杂交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技术和器械的不断进步,PCI已成为冠心病

共128条页码: 8/9页15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