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下载指南 最新发布 最多下载
共查询到41条结果
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2015 其他 EN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结合1995年中国脑血管病分类方法及近年来国内外对脑血管病分类的新认识,对以往的脑血管病分类经过多次讨论、修订,重新改写成了《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2015》。

专题: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 指南 CN

2017-02-27

暂无更新

高血压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血压如果得不到合理的控制,有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依然成为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对高血压患者实施降压治疗则是通过降低血压指标来控制高血压疾病进展的,进而有效预防急重症高血压的发生。通过药物治疗高血压,理想的降压药物应该能够确保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在24小时期间的均得到持续平稳的水平。下面整理了与高血压药物治疗相关的指南,供大家参考。

非甾体消炎药相关消化道溃疡与溃疡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规范建议 其他 EN

非甾体消炎药(NSAIDs)是一大类不含糖皮质激素而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的药物,其临床应用极为广泛,主要用于多种疼痛的对症治疗,改善风湿性疾病的炎性症状,近年来也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是仅次于抗感染药物的第二大类药物。然而使用NSAIDs可能导致消化道、心血管、肾脏、肝脏、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等的不良反应,其中消化道不良反应最常见。NSAIDs胃肠道副作用不仅危害患者健康,增加病死率,且大

H型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解读 共识 EN

2016-11-30

暂无更新

心脑血管疾病是影响中国国民生命与健康的重要因素,总体疾病负担远远超过各类癌症的总和。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报告表明,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首位死亡原因,同时,我国缺血性脑卒中仍以每年8.7% 的速率增长。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如下特征:(1)心脑血管疾病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超过许多发达国家,其中脑卒中死亡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而冠心病死亡率低于多数发达国家;(2)与发达国家相反,我国脑血

正确认识胆固醇科学声明 其他 EN

最近,针对“胆固醇与健康”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众关注焦点围绕胆固醇来源与日常膳食的关系、胆固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联以及胆固醇科学管理方式等问题,对此,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和专业学术机构高度重视。为了使广大基层卫生工作者和公众更加明确胆固醇管理和膳食健康的相关问题,经相关专业学会专家讨论,联合发布声明。

2016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心血管疾病分级预防指南 指南 EN

糖尿病的治疗目的是降低死亡率和改善生活质量,要降低糖尿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首先应解决ASCCVD 的预防。因为ASCCVD 增加死亡、降低生活质量,微血管并发症主要降低生活质量。为了有效预防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ASCCVD,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了其分级预防的指南。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2015年) 指南 其它

1 高血压流行及治疗现状1.1 高血压流行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已成为影响我国乃至全球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高血压是患病率较高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全球心血管病死亡人数为1700万,占慢性病死亡人数的46%,其中高血压并发症死亡940万,已成为影响全球疾病负担的首

2016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解读—高血压特殊并发症药物治疗原则 解读 EN

2016-02-29

暂无更新

2015 年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及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了《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该指南的推出是为了给高血压诊治提供规范可行的方案,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改善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持续性,提高血压控制率,预防与高血压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和(或)肾脏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同时也考虑患者合并的疾病状态。本文就该指南中关于高血压特殊并发症的药物治疗原则进行分析与解读。

2013 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共识 EN

近日,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根据近年来抗血小板治疗药物相关临床试验结果,综合美国心脏病学学会基金会( ACCF)/美国心脏协会( AHA)、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心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学会( SCAI)、欧洲卒中组织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最新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等国内学术机构发布的指南和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现状,组织相关专家撰写了本共识

2011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共识 EN

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新近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我国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将增加。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大量流行病学及临床证据表明,高血压显著增加老年人发生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主动脉与外周动脉疾病等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是老年人群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

2010匹伐他汀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共识 EN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应用他汀类药物降低患者血浆胆固醇水平可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并可改善其预后。自1987年第一个他汀---洛伐他汀获准上市以来,之后又有6个他汀陆续应用于临床。最近又一个新的他汀--匹伐他汀在中国上市,新他汀的出现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为使临床医师更充分了解并合理使用匹伐他汀,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组织全国相关领域专家起草了本共识。

共41条页码: 3/3页15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