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SA成人及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实践指南(2010)

2010-11-17 美国感染病学会 Clin Infect Dis. 2011 Feb 1;52(3):e18-55.

中文标题:

IDSA成人及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实践指南(2010)

英文标题: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for the treatment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fections in adults and children.

发布机构:

美国感染病学会

发布日期:

2010-11-17

简要介绍:

美国感染病学会(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IDSA)于2011年1月发布了成人与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就成人及儿童各种MRSA感染治疗提出推荐意见,特别对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菌血症和心内膜炎、肺炎、骨关节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作了较为详细讨论。CA-MRSA SSTI●对于化脓性蜂窝织炎门诊患者,在培养结果得出前,推荐针对CA-MRSA行经验性治疗5~10天(A-Ⅱ)。●对于非化脓性蜂窝织炎门诊患者,推荐针对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行经验性治疗(A-Ⅱ)。对于β-内酰胺类药物反应不佳及伴全身毒性反应患者,建议对CA-MRSA进行经验性覆盖。推荐治疗5~10天。●对于SSTI门诊患者的CA-MRSA经验性覆盖治疗,可选口服抗生素包括: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唑(TMP-SMX)、四环素类和利奈唑胺(A-Ⅱ)。在必要时,可同时覆盖B族溶血性链球菌和CA-MRSA,可选药物包括:克林霉素(单用)、TMP-SMX或四环素类药物联合β-内酰胺类药物及利奈唑胺(A-Ⅱ)。●目前不推荐用利福平(单药或联合)治疗SSTI(A-Ⅲ)。●对于复杂性SSTI住院患者,除手术清创和应用广谱抗生素外,应在培养结果得出前进行MRSA经验性治疗7~14天。●上述治疗均应根据患者临床反应进行个体化调整。●对于接受抗生素治疗、伴严重局部或全身感染征象、对初始治疗反应不佳者及出现暴发感染时,推荐行脓肿或其他化脓性SSTI培养(A-Ⅲ)。复发性SSTI●口服抗生素仅推荐治疗活动性感染,不推荐常规去定植(A-Ⅲ)。若应用预防措施后感染仍复发,可联用利福平去定植(C-Ⅲ)。●若既往出现过1次以上MRSA感染,不推荐在去定植前常规筛查培养,亦不推荐在无活动性感染时行去定植后常规监测培养(B-Ⅲ)。菌血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非复杂性菌血症成年患者应至少接受2周万古霉素(A-Ⅱ)或达托霉素静注治疗(A-Ⅰ)。对于复杂性菌血症,据感染程度治疗4~6周。●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成年患者,推荐6周万古霉素(A-Ⅱ)或达托霉素(A-Ⅰ)静注治疗。●对于菌血症或自体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不推荐在万古霉素治疗基础上添加庆大霉素(A-Ⅱ)或利福平(A-Ⅰ)。●应进行临床评估明确感染源和感染程度,并清除其他部位感染(A-Ⅱ)。●推荐在初始培养阳性后2~4天再次进行血培养,其后根据需要进行,以明确菌血症清除情况(A-Ⅱ)。●推荐对全部菌血症成人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优于经胸壁超声心动图(A-Ⅱ)。●若出现大型赘生物、治疗2周内发生1次以上栓子事件、严重瓣膜关闭不全、瓣膜穿孔或破裂、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瓣周或心肌脓肿、新发传导阻滞及持续发热或菌血症等情况,推荐评估瓣膜置换术(A-Ⅱ)。●对于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推荐万古霉素和利福平联用≥6周,继以庆大霉素治疗2周(B-Ⅲ)。推荐早期评估瓣膜置换术(A-Ⅱ)。肺炎●对于住院治疗的严重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推荐在痰和(或)血培养结果得出前行MRSA经验性治疗(A-Ⅲ)。●对于医院获得性MRSA(HA-MRSA)或CA-MRSA肺炎,若为敏感菌株,可根据感染程度,行7~21天的万古霉素、利奈唑胺(A-Ⅱ)或克林霉素(B-Ⅲ)治疗。●对于伴脓胸者,应联用抗MRSA治疗和引流(A-Ⅲ)。骨和关节感染● 骨髓炎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清创和引流。抗生素最佳给药途径及治疗时间尚不明确(≥8周,A-Ⅱ)。对于并发菌血症者,清除菌血症后应加用利福平。● 化脓性关节炎应行关节腔引流清创,治疗3~4周(A-Ⅲ)。对于症状持续时间较短(≤3周)且植入物稳定的早发(术后2个月内)或急性出血性人工关节感染,推荐初始行万古霉素或达托霉素联合利福平治疗,其后予利福平联合氟喹酮、TMP-SMX、四环素类或克林霉素治疗。若植入物不稳定、出现迟发感染或症状持续较久,应即刻清创并取出植入物(A-Ⅱ)。●当脊柱植入物早发感染(术后30天内)或位于活动性感染区域时,推荐初始行万古霉素或达托霉素联合利福平治疗,其后长期口服药物治疗。对于迟发感染,在任何适宜的情况下均推荐取出植入物(B-Ⅱ)。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推荐对脑膜炎行2周万古霉素静注治疗(B-Ⅱ)。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分流装置感染,推荐将分流装置取出,且不应在脑脊液重复培养阴性前更换(A-Ⅱ)。对于脑脓肿、硬脑膜下积脓和硬脊膜外脓肿,推荐切开引流进行评估(A-Ⅱ),并万古霉素静注4~6周(B-Ⅱ)。对于海绵窦或硬脑膜静脉窦的感染性血栓形成,推荐对邻近区域切开引流进行评估(A-Ⅱ),并静注万古霉素4~6周(B-Ⅱ)。辅助治疗对于侵入性感染,不推荐常规应用蛋白合成抑制剂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A-Ⅲ),但可将其用于坏死性肺炎或严重脓毒症。万古霉素剂量和监测对于肾功能正常者,推荐每8~12小时静注15~20 mg/kg,单次剂量应≤2 g(B-Ⅲ)。对于可疑MRSA感染重症患者,可予25~30 mg/kg负荷剂量。在应用大剂量万古霉素时,因存在红人综合征和过敏反应风险,可将给药时间延长至2小时并在负荷剂量应用前予抗组胺药物(C-Ⅲ)。应在第4或第5剂前测定稳定状态下的血药谷浓度,不推荐监测峰浓度(B-Ⅱ)。●对于MRSA重症感染, 推荐万古霉素谷浓度为15~20 μg/ml(B-Ⅱ)。●对于肾功能正常的非肥胖性SSTI患者,每12小时1 g已足够,且无须监测血药谷浓度(B-Ⅱ)。●对于肾功能不全或分布容积波动且病态肥胖的重症感染者,推荐监测血药谷浓度(A-Ⅱ)。●不推荐持续输注治疗(A-Ⅱ)。万古霉素药敏试验●对于最低抑菌浓度(MIC)≤2 μg/ml的菌株,应据患者的临床反应而非MIC决定是否继续使用万古霉素;对于MIC>2 μg/ml的菌株,应采用万古霉素治疗(A-Ⅲ)。万古霉素治疗失败的 持续性菌血症●推荐搜寻并清除其他感染灶,并行引流或清创(A-Ⅲ)。●若为敏感菌,可予大剂量达托霉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B-Ⅲ)。●若对万古霉素和达托霉素敏感性降低,可选用奎奴普丁/达福普汀、TMP-SMX、利奈唑胺或特拉万星。上述药物可单用或与其他抗生素联用(C-Ⅲ)。附件为IDSA成人及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实践指南(2010)全文和执行摘要。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