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药效毒性与特征成分变化相关的民族药铁棒锤炮制减毒机理研究

负责人:张帆

依托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08

前往基金查询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
基于药效毒性与特征成分变化相关的民族药铁棒锤炮制减毒机理研究
项目批准号
30801555
学科分类
C191002 生命科学部 _水产学
资助类型
生命科学
负责人
张帆
依托单位
新疆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
2008
起止时间
200901-201112
批准金额
21.00万元
摘要
通过HPLC-MS、NMR、心电图和MTT方法,研究了民族药"铁棒锤"的不同炮制方法、生物碱成分、毒性三者之间相关性,探讨了炮制减毒机理。发现铁棒锤生品炮制后总生物碱、酯型生物碱和非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均有所降低,用青稞酒制能较大程度地降低毒性,并保留活性,青稞酒起到了"减毒存效"的作用。其中乌头碱、去氧乌头碱是主要的毒性成分,炮制后这两种生物碱含量明显降低,转化成了安全性较好的苯甲酰乌头碱、乌头原碱、苯甲酰去氧乌头碱、Polyschistine-D、16-epi-Pyroaconitine、16-epi-Pyrodeoxyaconitine;各种炮制方法其实质都是C-8位、C-14位的酯键水解断裂;但是炮制后Hg元素含量增长较多,临床使用须注意安全性。铁棒锤生品有明显的急性毒性,毒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生品>煨制炮制品>青稞酒制炮制品>青稞酒炒制炮制品,各炮制品相对比较安全;铁棒锤生品及主要生物碱(乌头碱、去氧乌头碱)均有一定的心脏毒性,而煨制炮制品、青稞酒制炮制品、青稞酒炒制炮制品均无明显的心脏毒性。表明炮制的减毒原理是两种有毒生物碱通过酯键水解的方式转化成几无毒性的生物碱。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