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纳米颗粒和外泌体靶向载药系统诊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遇与挑战
纳米颗粒载药系统的有效性大多已在实验中得到证明,由于生物相容性、循环t1/2和药物在体内滞留量等方面存在问题,临床转化依然是一项重大挑战。未来的工作需致力于提高其靶向精准性和降低不良反应的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 动脉粥样硬化,纳米颗粒,外泌体靶向载药 - 2023-01-23
肺动脉高压的遗传咨询和检测—国际PAH遗传研究联盟共识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可由(可能)致病的种系基因组变异引起。除了最普遍的疾病基因,即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2外,现在还知道其他几个基因,有些属于不同的功能类别,容易导致PAH的发生。
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 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疾病,肺血管硬化 - 2022-11-04
Nature Medicine观点文章 | 人类细胞图谱对医学的影响
单细胞和空间图谱的不断发展,改变了我们在细胞和组织水平上对不同疾病的理解,并为诊断学、药物发现和新治疗途径的发展提供了信息。
测序中国 - 从疾病相关基因到作用细胞,重塑疾病组织中的细胞,绘制肿瘤中恶性细胞和微环境细胞 - 2023-01-23
清华大学柴继杰/南京农大王源超组合作揭示植物免疫受体蛋白的双功能抗病机制
该研究首次报道了植物细胞膜受体蛋白的结构,阐明了植物抗病受体RXEG1的“双重免疫”功能,植物细胞膜上受体RXEG1既能识别XEG1通过别构作用启动免疫信号传递。
iPlants - 抗病机制,植物免疫受体蛋白,双功能 - 2022-09-26
知临集团宣布发表其 PathsDx 技术的合作论文——PathsDx 技术是一种快速周转的低深度无偏倚宏基因组学测序工作流程,可在 Illumina 平台上进行液体活检诊断传染病
该项名为 PathsDx Test 的技术被证明对传染病的诊断具有稳健性、快速性和敏感性。
网络 - 基因组,传染病,肿瘤学,自身免疫性疾病 - 2023-01-05
1例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感染引起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改变、检测技术的更新和医生对该疾病的意识增加等因素,NTM肺病的发病率在不断升高,正在快速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危害人类的健康。
“检验医学”公众号 - 非结核分枝杆菌,鸟胞内分枝杆菌 - 2022-09-12
Nat Mach Intell|基于AI算法预测基因组错义变异的功能影响
gMVP可以改善临床检测和遗传研究中对错义变异的解释,有望在基因临床检测和新风险基因发现研究中发挥积极作用。
测序中国 - 神经网络模型预测错义变异的功能影响,gMVP和已发表方法预测,gMVP 和已发表方法区分神经发育障碍 - 2022-12-13
【Science】特刊综述:工程化细菌,癌症新疗法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微生物具有肿瘤定植能力。因此,合成生物学工具被人们用来改造细菌,将其用作新的肿瘤特异性递送系统。
精准药物 - 癌症,工程化细菌 - 2022-12-06
Brain:多系统萎缩中少突胶质细胞外泌体分泌涉及SNARE功能障碍
多系统萎缩症(MSA)是一种罕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包括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震颤麻痹,小脑损伤和锥体束征等。根据震颤麻痹或小脑损伤,将患者进一步分为MSA-P和MSA-C亚型。
brainnew神内神外 - 神经退行性疾病,多系统萎缩症 - 2022-09-23
异基因CAR-T细胞治疗的临床前景
多项研究正在临床中检验不同靶点和不同技术平台开发的异基因CAR-T细胞疗法,随着现有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新技术的开发,相信异基因CAR-T细胞疗法终将会使更多的肿瘤患者受益。
小药说药 - 病毒特异性T细胞,αβT细胞,γδT细胞 - 2022-09-18
【第十三届江西省心血管病高峰论坛】肥厚型心肌病管理新进展
肥厚型心肌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编码心肌肌小节相关蛋白的基因突变是主要原因。以肌小节功能异常为核心,肥厚型心肌病的病理生理机制逐渐明确。
MedSci原创 - 肥厚型心肌病 - 2022-12-16
纳米颗粒在NK细胞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虽然纳米颗粒与NK细胞的相互作用还有很多有待了解,但目前的研究表明,在开发基于纳米颗粒的免疫调节药物以进一步提高免疫治疗的有效性方面,前景广阔。参考文献:
小药说药 - NK细胞,酪氨酸,NKG2D受体 - 2022-12-28
Nucleic Acids Res:空间转录组学数据挖掘新算法——DeepST
研究团队研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空间域识别技术(DeepST)。DeepST使用预先训练好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从组织形态学信息(H&E染色图片)中提取图像特征,然后将提取的特征与基因表达和空间位置数据集成,
测序中国 - 数据挖掘,算法,空间转录组学 - 2022-10-24
间充质干细胞产品开发技术壁垒:给药方式
整体而言,改善细胞留存时间和归巢能力的给药方式,目前大多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少部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些策略可以解决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留存时间和归巢到病灶部位的挑战,有助于改善各种疾病的临床结果。
干细胞者说 - 局部给药方式,循环系统给药方式 - 2023-01-13
Front Genet | 中国首例由SMPD4基因变异致NEDMABA的病例分析
这项研究通过全外显子靶向捕获测序首次在中国报道了NEDMABA表型的病例,并为探究SMPD4在该综合征中的作用提供了进一步的临床与分子证据。
测序中国 - 病例,SMPD4基因,NEDMABA - 2022-08-07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