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12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ZEB 点击跳转

Sci Rep:小龙虾约吗?科学家发现虾青素可抑制结直肠癌转移

Sci Rep:小龙虾约吗?科学家发现虾青素可抑制结直肠癌转移

夏日炎炎,又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了。撇开路边摊地沟油等食品安全因素,龙虾富含较多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最重要的是龙虾中的虾青素还能抑制结直肠癌的转移。但它如今已经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结直肠癌多发于中年以上人群,男女发病比例约为2:1。结直肠癌细胞转移往往是结直肠癌死亡的主要原因。

生物探索 - 虾青素,结直肠癌,细胞转移 - 2019-07-06

【盘点】近期前列腺疾病进展

【盘点】近期前列腺疾病进展

前列腺是男性生殖器附属腺中最大的实质性器官。由前列腺组织和肌组织构成。前列腺炎是指由多种复杂原因引起的,以尿道刺激症状和慢性盆腔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在泌尿外科50岁以下男性患者中占首位。前列腺癌是指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2004年WHO《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中前列腺癌病理类型上包括腺癌(腺泡腺癌)、导管腺癌、尿路上皮癌、鳞状

MedSci原创 - 前列腺癌 - 2020-02-24

Scientific reports:多能干性因子NANOG促进癌症发生机制研究

Scientific reports:多能干性因子NANOG促进癌症发生机制研究

近日,来自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对胚胎干细胞核心转录因子NANOG在鳞状细胞癌形成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究。   NANOG是小鼠胚胎干细胞中调节细胞多能干性的一种核心转录因子。而癌细胞与胚胎干细胞具有一些类似特征,如无限增殖能力,自我更新以及表达一些多能干性基因如NANOG,OCT4和SOX2

生物谷 - 癌症,发生机制,NANOG - 2015-05-25

Genes & Diseases:向廷秀教授团队新研究揭示锌指蛋白382在乳腺癌进展中的关键作用

Genes & Diseases:向廷秀教授团队新研究揭示锌指蛋白382在乳腺癌进展中的关键作用

该研究重点研究了ZNF38在体内外乳腺癌症中的作用和机制,揭示了其可能是乳腺癌症治疗的潜在靶点。

Genes and Diseases - 乳腺癌,锌指蛋白382 - 2024-04-29

Carcinogenesis:COX-2抑制剂对肿瘤EMT后更有效

Carcinogenesis:COX-2抑制剂对肿瘤EMT后更有效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非甾体抗炎药(NSAID ),也即环氧合酶 (Cyclooxygenasa,COX) 抑制剂,可以减少发生结肠癌的风险,这引起了研究人员对于NSAID的关注。 随之进行的一系列研究表明,服用阿斯匹林或者其他NSAID还可以降低发生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恶性黑色素瘤等肿瘤的危险性。为了揭开NSAID减少肿瘤发生危险性的作用机制,相当多的研究从NSAID的作用机理出发进行了实验,

生物谷 - Carcinogenesis,COX-2抑制剂,EMT,肿瘤 - 2012-06-29

【盘点】脑瘤近期重要研究进展一览

【盘点】脑瘤近期重要研究进展一览

近年来,颅内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颅内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5%,占儿童肿瘤的70%。脑癌是指生长在颅腔的新生物,又称颅内肿瘤、脑瘤,可起源于脑、脑膜、神经、血管及脑附件,或由身体的其他组织或脏器转移侵入颅内而形成,大都可产生头痛、颅内高压及局灶性症状。之前盘点过脑瘤2016重要研究进展,除了这些之外,这里梅斯小编整理了近期关于脑瘤的重要研究进展与大家分享。【1】华人学者找到脑瘤致命基因突变胶质母细胞

MedSci原创 - 脑瘤 - 2017-08-15

分子靶点和机制:中药有效逆转结直肠癌上皮-间质转化诱导的转移

分子靶点和机制:中药有效逆转结直肠癌上皮-间质转化诱导的转移

结直肠癌 (CRC) 是全球第三大最常见的癌症类型。远处转移是导致结直肠癌患者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上皮-间质转化(EMT)是肿瘤转移过程中触发的关键过程,也是此期间的主要推动力和必不可少的通路。

MedSci原创 - 中药,大肠癌,上皮-间质转化,肿瘤转移,EMT相关信号通路 - 2022-04-04

J Hepatol:南京医科大学王学浩团队发现肝细胞癌肿瘤血管生成和免疫逃逸的新机制

J Hepatol:南京医科大学王学浩团队发现肝细胞癌肿瘤血管生成和免疫逃逸的新机制

该研究通过泛肿瘤空间分辨单细胞分析揭示了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与肿瘤微环境之间的串扰。

iNature - 肝细胞癌,免疫逃逸,肿瘤血管生成 - 2023-10-15

ceRNA:从全新的视角研究转录组

ceRNA:从全新的视角研究转录组

当我们谈到基因表达,自然离不开microRNA(miRNA)。这一类小小的非编码RNA通过与mRNA目标结合,抑制其翻译成蛋白质,从而在胚胎发育、细胞分化以及器官形成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单个mRNA可能受到多个miRNA的调控,而单个miRNA能够调控多个mRNA。mRNA与miRNA之间的串扰(crosstalk)是如此复杂,又如此迷人,引无数学者竞折腰。 miR

生物通 - ceRNA,转录 - 2016-09-18

Sci Rep:EMT和MET miRNA调控在乳腺癌中的网络分析

Sci Rep:EMT和MET miRNA调控在乳腺癌中的网络分析

在过去的几年中,微小RNA(miR)显示出对于乳腺肿瘤的发生和进展至关重要。为了解miRs对乳腺癌转录调控的影响,我们使用86例TCGA匹配的乳腺浸润癌和对照组织的RNA-Seq和miRNA-Seq测序数据构建了相互作用信息网络。结果显示,miRs是肿瘤和对照数据网络结构的决定因素。在肿瘤数据网络中,miR-200、miR-199和相邻的miRs似乎在上皮-间充质转变(EMT)和间充质-上皮转变(

MedSci原创 - 2017-11-05

【盘点】近期鼻部疾病研究进展(八)

【盘点】近期鼻部疾病研究进展(八)

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梅斯医学小编整理了近期鼻炎的研究进展,与

MedSci原创 - 鼻炎 - 2021-06-28

Cell Death Dis:环状RNA或可作为治疗骨折不愈合的靶点

Cell Death Dis:环状RNA或可作为治疗骨折不愈合的靶点

骨组织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在治疗得当的情况下,大多数的骨折都能够很好的痊愈。但也有一些骨折很难愈合,而这些没有愈合的骨折被称为骨折不愈合(nonunion)。大约有5%的骨折患者难以康复。由于骨折部位的持续移动,骨不愈合通常伴有疼痛,这将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骨折不愈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环状RNA(circRNA)作为一种独特的非编码RNA,是RNA领域研

MedSci原创 - 环状DNA,骨折不愈合,Hsa_circ_0074834 - 2020-01-10

Am J Obstet Gynecol:脊髓脊膜膨出胎儿的羊水转录组学提示一种新型致病机制

Am J Obstet Gynecol:脊髓脊膜膨出胎儿的羊水转录组学提示一种新型致病机制

在羊水上清液(AFS)中脱细胞(cf)RNA反应胎儿基因表达的变化,包括中枢神经系统(CNS)特异性基因。尽管以前有报道过AFS中可检测到CNS-特异性转录,但尚不清楚AFS转录本是否可以反应胎儿CNS疾病的特异性病理生理。

MedSci原创 - 脊髓脊膜膨出,羊水,CNS,cfRNA,转录组学 - 2017-07-25

J Cell Sci:研究揭示miR-200b在血管发生和成骨之间作用的机制

为了在体外可以成功地将预血管化的骨组织工程化,首先必须了解血管发生细胞和骨形成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croRNA可作为细胞间信号传递细胞间信息。本研究中,研究人员探索了miR-200b在血管发生和成骨之间的作用。结果显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形成由连接蛋白43(Cx43)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组成的功能性间隙连接,miR-200b可通过该连接从BMS

MedSci原创 - 2018-06-18

带你全面认识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nt的RNA分子,它们并不编码蛋白,而是以RNA的形式在多种层面上(表观遗传调控、转录调控以及转录后调控等)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lncRNA 起初被认为是基因组转录的“噪音”,是RNA聚合酶II转录的副产物,不具有生物学功能。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lncRNA参与了X染色体沉默,基因 组印记以及染色质修饰,转录激活,转录干扰,核内

MedSci原创 - 长链非编码RNA,RNA - 2014-01-03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