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免疫复合物 点击跳转

EMBO Mol Med:曲尼斯特可抑制NLRP3炎症小体相关炎症性疾病

EMBO Mol Med:曲尼斯特可抑制NLRP3炎症小体相关炎症性疾病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天然免疫与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和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周荣斌、江维、张华凤和梁高林研究组与厦门大学邓贤明、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陶金辉研究组合作,发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NLRP3炎症小体,曲尼斯特,炎症性疾病 - 2018-03-15

综述:神经精神性狼疮研究进展

综述:神经精神性狼疮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不明原因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炎性疾病。总体发病率为1:2000。男女比例为1:9,育龄期女性多见。SLE累及肺,肾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时更为严重,且为主要死因。

丁香园 - 狼疮肾炎,神经功能缺损,抗磷脂抗体,硫唑嘌呤,抗凝治疗 - 2014-10-09

Science子刊:深挖“双面蛋白”沦为肿瘤<font color="red">免疫</font>逃逸帮凶的真相

Science子刊:深挖“双面蛋白”沦为肿瘤免疫逃逸帮凶的真相

导读:在肿瘤形成初期,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可识别肿瘤细胞并将其特异清除,但仍有部分肿瘤细胞可避过免疫监控存活下来,并进一步发展和转移,这就是肿瘤免疫逃逸。该过程是肿瘤形成的关键,相关机制研究已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突破口。近日,剑桥大学和巴塞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条肿瘤免疫逃逸的关键通路,将T细胞呼吸功能受损与免疫抑制紧密联系起来,而在该过程中,著名的“双面蛋白”——TGF-β功不可没。“双

转化医学网 - 医学人文 - 2019-10-19

盘点:乳腺癌治疗是否还是“雾里看花?

盘点:乳腺癌治疗是否还是“雾里看花?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每年有近20万女性被诊断出乳腺癌。从死亡率的曲线也可以看出,随着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法的普及,虽然全球乳腺癌的死亡率逐步下降,但中国乳腺癌死亡率的下降趋势不显著。本文梅斯医学小编就1月份以来乳腺癌相关研究进行盘点,让我们一起看看,治疗乳腺癌是否还是“雾里看花”。【1】Cir

MedSci原创 - 乳腺癌 - 2017-02-13

肿瘤标志<font color="red">物</font> 7 种检测方法大比拼

肿瘤标志 7 种检测方法大比拼

肿瘤具有高死亡率、高转移率和高复发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诊断肿瘤的传统方法有病理组织活检、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B超、X线胸片、内镜检查等。这些检查对于肿瘤早期的检测效果十分有限,部分检测方法不仅价格昂贵,且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因此,在肿瘤早期阶段开展快速、有效的检测十

检验医学网 - 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医学知识 - 2018-12-26

AJRCCM:补体系统与肺动脉高压,国自然新的研究思路?

AJRCCM:补体系统与肺动脉高压,国自然新的研究思路?

肺动脉高压(PH)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心肺疾病,炎症和免疫已成为关键的早期致病因素。尽管肺动脉高压(PAH)的促炎过程是广泛研究的焦点,但其启动机制仍不清楚。

MedSci原创 - 免疫,肺动脉高压,补体系统 - 2021-09-26

HMGB1在风湿性疾病中的作用

HMGB1在风湿性疾病中的作用

据报道,HMGB1参与各种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

MedSci原创 - 风湿,HMGB1 - 2023-05-07

Cell丨清华王宏伟组揭示人源Dicer蛋白的工作机制——王艳丽、麻锦彪点评

Cell丨清华王宏伟组揭示人源Dicer蛋白的工作机制——王艳丽、麻锦彪点评

2009年,王宏伟教授当时还在UC伯克利做博后的时候,曾首次获得过低分辨率的Dicer-TRBP-Ago复合物 的"L" 型结构,一晃将近10年过去了,王宏伟在清华的实验室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反复实验终于

BioArt - 人源,Dicer蛋白,工作机制 - 2018-04-27

指标解读 | 检验指标临床解读(21)血小板检验(二)

指标解读 | 检验指标临床解读(21)血小板检验(二)

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测定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公众号 - 血小板检验 - 2021-11-14

J Control Release:超声给药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研究取得新进展

J Control Release:超声给药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研究取得新进展

2014年1月国际学术期刊《控释杂志》(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郑海荣研究组的最新超声给药成果:脂质体-微泡复合物携载化疗药物阿霉素在超声激励下对多药耐药型乳腺癌的逆转作用及机制探讨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研究 - 2013-12-19

Blood:血小板直接参与抵制疟原虫感染!

Blood:血小板直接参与抵制疟原虫感染!

摘要:据悉,血小板可辅助机体的先天免疫反应抵抗炎症,虽然目前缺乏该功能在包括疟疾在内的任何人类疾病中的直接证据。

MedSci原创 - 血小板,疟疾,疟原虫,红细胞 - 2018-07-20

炎症小体和儿童自身<font color="red">免疫</font>性疾病有关系?

炎症小体和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系?

大量文献已表明基因与环境之间失调的相互作用会导致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

MedSci原创 - 自身免疫,炎症小体,自身炎症,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小儿风湿病 - 2021-12-15

Mol Cell | 张宏组解析内质网定位蛋白TMEM39A/SUSR2调控自噬活性的机制

Mol Cell | 张宏组解析内质网定位蛋白TMEM39A/SUSR2调控自噬活性的机制

细胞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降解途径。细胞通过形成双层膜的自噬小体,将包裹的底物运送到溶酶体进行降解,维持机体稳态平衡。多细胞生物自噬小体的形成和成熟过程需要多种蛋白协同作用。张宏课题组以线虫为模式生物鉴定了一系列参与自噬小体形成和成熟过程的新基因,并将这些多细胞生物特有的自噬新基因命名为epg基因。近年来他们利用线虫和细胞系为模型,研究发育过程中自噬活性的调控机理。

BioArt - 内质网,定位蛋白,自噬活性,机制 - 2019-12-03

J Endod:MTA/聚已内酯3维支架材料促进组织再生的成骨特性研究

J Endod:MTA/聚已内酯3维支架材料促进组织再生的成骨特性研究

这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评估MTA/聚已内酯(MTA/PCL)混合3维(3D)支架材料是否可以为人牙髓细胞(hDPCs)的成骨分化提供适宜的微环境,并进一步研究MTA/PCL复合物对混合支架材料生物活动的影响

MedSci原创 - 干细胞,成骨,支架,再生 - 2017-04-18

Nature:施一公成功解析能量耦合因子转运蛋白结构

《细菌能量耦合因子转运蛋白结构》(Structure of a bacterial energy-coupling factor transporter)的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能量耦合因子转运蛋白复合物四聚体的晶体结构,并通过结构信息阐述了该蛋白复合物的工作的分子机制。

MedSci原创 - 施一公,能量耦合 - 2013-04-16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