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眼科学 点击跳转

<font color="red">科学</font>家提出新肝癌防治研究计划

科学家提出新肝癌防治研究计划

在香山科学会议第611次学术研讨会上,科学家围绕“以中西医相互结合、优势互补提升原发性肝癌疗效”开展讨论后,拟提出“国家肿瘤(肝癌)防治研究发展计划”(以下简称“计划”)。

科学网 - 肝癌防治,研究计划 - 2017-11-25

Science:实验室细胞污染影响<font color="red">科学</font>进步

Science:实验室细胞污染影响科学进步

"我认为自己是一个修正者",科罗拉多大学的遗传学家Christopher  Korch说到。Korch的主要希望改正的是目前实验室中的细胞培养物的污染问题。在过去15年期间,他发表的文章中有78株广泛应用的细胞系被证明受到了污染。例如,甲状腺细胞系中含有膀胱癌细胞成分,正常的子宫组织事实上完全变成了乳腺癌细胞。这些污染都对基础科研造成很大的困扰。以前他一直以为自己是野外的一个微弱的声

生物谷 - 细胞污染 - 2015-03-05

垃圾论文的标志——伪<font color="red">科学</font>问题设置

垃圾论文的标志——伪科学问题设置

在论文写作中,论文的创新性和科学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论文引言部分的科学问题的设置与提出。常写论文的朋友都会知道,引言写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论文的受欢迎程度,在引言部分我们必须给出的就是科学问题,提出科学问题与解决科学问题就是学术论文的核心内容,正确把握科学问题对于一篇论文,甚至对于一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科学网 - 垃圾论文,标志,伪科学,创新 - 2016-01-06

如何应对<font color="red">科学</font>发现不可重复性危机

如何应对科学发现不可重复性危机

科学上存在可重复性危机(reproducibility crisis)吗?针对这篇新闻特稿中接受调查的1576名研究人员而言,52%的人注意到可重复性是科学上的一个重大危机。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在他们各自的领域有最大的信心重复他们的发现,而医学专家和生物学家有最少的信心实现这

生物谷 - 科学家 - 2016-08-28

颜宁:当<font color="red">科学</font>家是幸福的

颜宁:当科学家是幸福的

科学家有什么好处?颜宁脱口而出,当科学家是幸福的。

科学网 - 科学家,科研,生命科学 - 2018-11-01

<font color="red">科学</font>家揭开“垃圾”DNA的神秘角色!

科学家揭开“垃圾”DNA的神秘角色!

生物学家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认为,既然几乎所有具体的生理机能都要由蛋白质来完成,那么不编码蛋白质的DNA应该是没有用的,可以称为“垃圾DNA”;而且人类基因组项目发现人的基因组中仅有1.5%的序列是给蛋白质编码的,其余的98.5%的序列是以前认为的“垃圾”DNA。

生物谷 - 垃圾DNA,活性,蛋白,编码,癌症,精神分裂症 - 2017-01-21

慢性肝病治疗将步入<font color="red">科学</font>管理时代

慢性肝病治疗将步入科学管理时代

慢性肝病(慢性肝炎、肝硬化)属中医学 积、胁痛、黄疸、臌胀等范畴。是由感受疫毒,情志郁结,劳欲过度,饮食不节等伤及肝经、损及肝络、迁延日久、渐积而成。是由"毒、痰、热、瘀"综合而复杂的病机所致,多种病机交织缠绵贯穿于该病的全过程,只是在不同阶段和具体证型中有所侧重而已。临床证候虚实相兼,错综复杂,以肝功损害,肝纤维化为主要病理改变;本虚标实,瘀热痰毒阻滞肝络为其病机特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

科技日报/李颖 - 慢性肝病,科学管理 - 2017-03-03

4个医学<font color="red">科学</font>中心立项获批

4个医学科学中心立项获批

日前,教育部同时印发6个文件,对6所高校的6个不同科学中心予以立项。

健康报 - 医学研究,科学中心 - 2018-10-30

师生对话:医院管理创新要<font color="red">科学</font>化

师生对话:医院管理创新要科学

昨天下午,我召集两位我的硕士研究生喻子儒和贺俊霖,来讨论下一个月的研究工作与方向。

易利华 - 医院管理,创新 - 2017-06-05

美<font color="red">科学</font>家抗议临床试验新政

科学家抗议临床试验新政

研究人类行为和大脑认知功能的科学家正在激烈抗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的一项计划,即将涉及人类参与者的大部分研究归类为临床试验。

科学网 - 临床试验,美国 - 2017-09-05

评论:<font color="red">科学</font>家当“网红”并非坏事

评论:科学家当“网红”并非坏事

最近,国内某自媒体推出了“科学家直播”的“新玩法”,让一些科学家过了一把“网红”瘾,也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科学家该不该当“网红”的讨论。“网红”是“网络红人”的简称。随着新型传播手段的增多,科学家“网红”日渐涌现。今年4月,国际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开通了微博。结果不到两小时,粉丝破35万,让这位科学家在中国网友中又“火”了一把。

生物谷 - 科学家,网红 - 2016-06-29

波士顿科学蝉联“中国杰出雇主2020”

波士顿科学公司(NYSE:BSX)凭借“发展人才、增长业务”的理念,致力于为员工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温馨、关爱的氛围、多元、合作的职业发展平台,以及行业领先的福利保障等,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政策和实践波士顿科学“中国杰出雇主2020”奖杯及荣誉证书 “中国杰出雇主”认证由人力资源实

MedSci - 骨科医疗器械,再生修复材料,生物医用材料 - 2019-12-04

科学家对影响因子说“不”

学术界里包括科学家与杂志编辑在内的“反叛分子”正在呼吁放弃期刊影响因子这一体系。原因是影响因子正在扭曲目前的科学研究。他们认为研究人员的工作成果应通过其论文内容来判断,而无论论文刊登在哪里。全球 150 多位知名科学家和 75 个科学团体日前联合反对使用影响因子——杂志被引用频率的衡量标准——评价个人工作质量。他们表示研究人员的工作能够通过其论文内容来判断,无论这些论文刊登在哪里。

生物360 - 影响因子 - 2013-05-22

科学》主编麦克纳特:李克强总理和我

美国《科学》杂志主编 玛莎·麦克纳特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以下文字来自她的亲身体验与感受。 我最近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期间拜会了李克强总理,讨论科学问题。刚开始我还不相信。我曾被总统任命为一个掌管10亿美元的美国科学机构领导人,任职四年中,奥巴马总统或拜登副总统从未直接指示我如何帮助他

科学网 - 李克强总理,麦克纳特 - 2014-04-04

中国科学家为什么不回邮件?

美国芝加哥当地时间 2 月14 日,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年会进入第二天。除了非常紧凑的研讨会之外,组织方还安排了两场招待会——在特定地点提供酒水和点心,邀请记者、科学作者和科研机构的公共信息官参加。招待会没有讲话仪式,大家都可以自由随意地聊天。在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大厅里举行的第二场招待会上,我和德国科学记者 Christinae 在世界上最大的霸王龙化石标本旁相遇。一番寒暄后,她问我

生物谷 - 中国科学家,不回邮件 - 2014-02-19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