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全文文献 点击跳转

Ann Intern Med:无诱因静脉血栓栓塞患者隐匿性癌症的筛查!

Ann Intern Med:无诱因静脉血栓栓塞患者隐匿性癌症的筛查!

由此可见,在诊断为无诱因静脉血栓栓塞的患者中一年内20人中有1人被诊断为隐匿性癌症。年龄较大与较高的癌症患病率相关。虽然最初广泛的筛查策略可能比有限的筛查能发现更多的癌症病例,但这一转化是否会改善患者的预后仍不清楚。

MedSci原创 - 无诱因静脉血栓栓塞,隐匿性癌症,筛查 - 2017-08-24

JAMA:普通人群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筛查是否有必要仍无定论

JAMA:普通人群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筛查是否有必要仍无定论

颈动脉狭窄是已知的中风危险因素和心血管疾病标志物。尚未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颈动脉狭窄筛查试验。对于临床显著的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的最佳治疗方法仍不确定。

MedSci原创 - 普通人群,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筛查 - 2021-02-07

一大波兼职招聘来袭!来梅斯,边学习,边挣钱!

一大波兼职招聘来袭!来梅斯,边学习,边挣钱!

一大波兼职招聘来袭!来梅斯,边学习,边挣钱!

MedSci原创 - 兼职,医学编辑 - 2017-07-28

饶毅: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

饶毅: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

饶毅1黎润红2张大庆2 中国 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 1生命科学学院 2医学部 摘要 1970年代早期,多数中国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努力生存而无机会开展研究。两位年轻的研究者屠呦呦和张亭栋,分别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和揭示砒霜化学成分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回顾四十年前开始的历程,不乏曲折和反讽。青蒿素工作源于中国帮助越南抵抗美国,三氧化二

科学网饶毅博客 - 饶毅,中药 - 2015-10-05

饶毅博客: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

饶毅博客: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

摘要1970年代早期,多数中国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努力生存而无机会开展研究。两位年轻的研究者屠呦呦和张亭栋,分别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和揭示砒霜化学成分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回顾四十年前开始的历程,不乏曲折和反讽。青蒿素工作源于中国帮助越南抵抗美国,三氧化二砷源于观察、验证和改进乡村中医的实践。虽然他们的药物挽救了世界上很多生命,两位研究者迄今未获国内外充分肯定,

科学网 - 青蒿素,三氧化二砷,屠呦呦,张亭栋 - 2015-10-09

JAMA:定期骨盆检查筛查是否有用?

JAMA:定期骨盆检查筛查是否有用?

最近,关于宫颈癌筛查周期的变化引发了在无症状妇女中筛查盆腔检查的作用的问题。近期,一篇发表在权威杂志JAMA上的文章系统评价美国预防服务工作队(USPSTF)对妇科疾病筛查骨盆检查的健康益处,准确性和危害的相关研究。此项研究的数据来自MEDLINE,PubMed和Cochrane中心对照试验注册,用于2016年1月13日发布的相关英语研究,并于2016年8月3日进行监测。由两位评审员独立筛选摘要和

MedSci原创 - 骨盆检查,妇女,卵巢癌 - 2017-03-08

J Endod:根管冲洗液对牙髓治疗牙齿机械特质的影响:scoping review

J Endod:根管冲洗液对牙髓治疗牙齿机械特质的影响:scoping review

这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scoping review分析根管冲洗液是否会影响牙髓治疗牙齿的机械特质,以及哪种特质会受到影响。这篇研究的方案网络可见(https://osf.io/yc9nb/),并遵循Jo

MedSci原创 - 冲洗液,牙髓治疗,机械特质 - 2020-03-14

没想到,你竟是这样的主动脉夹层……

没想到,你竟是这样的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这一危急重症,是从无到有瞬间发生,还是像癌症那样有个进展过程的呢?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 主动脉夹层,分型,主动脉瘤 - 2017-11-30

人类的"第二基因组"——肠道微生物2016年主要研究盘点

人类的"第二基因组"——肠道微生物2016年主要研究盘点

导读 被誉为人类的"第二基因组"的肠道菌群,近年来已经成为最火爆的研究领域之一。定居于宿主体内的肠道菌群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它们参与着机体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调控免疫系统、新陈代谢甚至是大脑。在本文中,小编将主要从以上三个方面为您盘点2016年重要的肠道微生物相关研究。被誉为人类的"第二基因组"的肠道菌群,近年来已经成为最火爆的研究领域之一。这些高度多样化、数量惊人的菌群生活在我们的身体中。据估计

生物探索 - 人类"第二基因组",肠道微生物 - 2016-12-13

重症患者的救命稻草--ECMO:从科普讲起,再谈谈如何从中寻找临床研究思路

重症患者的救命稻草--ECMO:从科普讲起,再谈谈如何从中寻找临床研究思路

近期网络有两件事让ECMO这种医学技术进入了普罗大众的视野。第一是2018年2月的微信长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文中作者的岳父从小小的感冒,到感染未知的流感病毒,最后发展到肺炎,即使用上了ECMO这种

医咖会 - ECMO - 2020-03-17

一个硕士是怎么样发5篇SCI的

我刚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别人怎么说我就怎么做,每天在实验台旁干到深夜,以为这就是科研了。两个月过去,突然发现自己还在原地踏步。那种感觉,只能用“沮丧”来形容。我开始置疑自己的行为和观念。感觉有种习惯的力量在束缚着我。习惯于人云亦云,习惯于奉命行事,习惯于忙忙碌碌。我根本不是什么研究生,只不过是一个廉价而又勤奋的技术员罢了。后来看到周围的研究生在重复同样的错误,我又惊讶于这些问题的普遍性。于是我

人人网 - SCI,论文,发表,硕士 - 2014-07-07

英文期刊审稿之痛

最近这个假期过得很辛苦,本来自己就有一堆事,又赶上接二连三地收到了近十篇英文杂志的审稿邀请。我这个人面子比较薄,实在不好意思拉下脸来拒绝别人。可有些文章,说实话,审起来,真得很头疼,尤其是好几篇来自祖国亲人们的稿件。这里不是矫情,对于英文写作,虽然我也是从那个阶段走过来的,但有些话还是要一吐为快,为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按理说,英语的教学在神州大地上轰轰烈烈地搞了几十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全

SY2012的个人博客 - 审稿,英文期刊,中国现状 - 2014-01-14

撰写SCI文章的个人小体会分享

文文章的缺陷就在于Introduction没有内涵,过于简单,没有真正体现论文的研究起初和创新要素。

MedSci原创 - 撰写,SCI - 2013-11-21

J Clin Periodontol:饮酒可增加牙周炎的发病风险

对PubMed, Web of Science以及Embase 数据库进行全面的文献检索,挑选符合条件的英文文献。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汇总相对危险度(RR)和95%可信区间(CIs)。

MedSci原创 - 饮酒,牙周炎,Meta分析 - 2016-04-27

医学SCI科技论文撰写要点与技巧(medsci.cn修改版)

大多数人写科技论文的目的是为了晋职,为了晋级,为了获得学位,为了获得某种荣誉等等,目的不一样,但目标是一致的,将论文刊出。因此,撰写科技论文永无止境。我想每位作者都有很多的理由想加入撰写科技论文的行列,而事实上写论文的真正意义在于把你的知识与别人分享而获得肯定的那种成就感。今天,我们发表论文也不少了,回忆过去,那种激动的心情现已不复存在,再也难以寻觅原来的那种感受。了解我

统计,期刊,论文 - 2009-05-09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