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外周血 点击跳转

PNAS: 郑晓峰揭示DNA损伤修复调控的新机制

PNAS: 郑晓峰揭示DNA损伤修复调控的新机制

《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在线发表了生命科学学院郑晓峰研究组的题为“Cellular redox sensor HSCARG negatively regulates the translesion synthesis pathway and exacerbates mammary tumorigenesis” 的长篇研究文章。该研究发现细胞氧化还原状态感受器蛋白HSCARG通过抑制PCNA的

细胞 - DNA,损伤修复,调控,新机制 - 2019-12-05

【长城会亮点抢先看】常见急诊危重症如何处理?

【长城会亮点抢先看】常见急诊危重症如何处理?

随着急性心肌梗死(AMI)等重大急症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急诊危重症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 - 再灌注治疗,PCI溶栓 - 2023-02-15

一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伴BCR-ABL1

一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伴BCR-ABL1

对于我们基层医院来讲,在血液学疾病MICM的诊断中,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近期遇到的一个病例与大家一起学习和分享。

“检验医学”公众号 - 白血病,B淋巴细胞 - 2022-10-30

Nature Immunology: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现NK细胞失去抗癌功能新机制

Nature Immunology: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现NK细胞失去抗癌功能新机制

该研究从全新的细胞膜拓扑学角度诠释了肿瘤来源NK细胞功能絮乱和免疫逃逸的新机制,也为提高NK细胞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策略。

“生物世界”公众号 - NK细胞,抗癌功能 - 2023-03-27

Cell:研究发现白血病关键信号机制AKT/FOXO

Cell:研究发现白血病关键信号机制AKT/FOXO

来自麻省总医院再生医学研究所,哈佛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白血病中一种关键信号机制,提出了AKT/FOXOs之前未知的新功能,为不同基因型的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提出新的思路。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细胞》(Cell)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哈佛大学干细胞研究所共同所长David T. Scadden博士,这位著名的研究人员被列入了当今干细胞研究方面的顶尖科学家,作为干细胞研究的中青年骨干,Scadde

AKT/FOXO,白血病 - 2011-10-18

PNAS:选择性清除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干细胞的潜在新药

PNAS:选择性清除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干细胞的潜在新药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发现了一种可选择性清除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干细胞的潜在药物,从而为改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预后指出了一条有前景的治疗途径。相关论文发表在3月19日的《美国科学院》(PNAS)上。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陈竺(Zhu Chen)院士、王侃侃(Kan-Kan Wang)研究员和张济(Ji Zhang)研究员是这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陈竺院士3月份刚

生物通 - PNAS,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干细胞,新药 - 2013-03-26

Lancet:保守氧疗策略在儿科重症监护患者中的效果评估

Lancet:保守氧疗策略在儿科重症监护患者中的效果评估

在急诊入住PICU接受有创机械通气和辅助供氧的儿童中,与常规治疗(SpO 2>94%)相比,采用保守氧合目标(SpO 2 88-92%)的器官支持持续时间或30天时的死亡有所改善。

MedSci原创 - 外周血氧饱和度(SpO2),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 - 2024-03-20

Clinica Chimica Acta: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与Th17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Clinica Chimica Acta: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与Th17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AFR)和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常被用作炎症标志物。然而,他们在RA中的作用仍不清楚。我们研究了RA中AFR/CAR与自身抗体和Th17细胞浓度的关系。

MedSci原创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 2020-03-01

干货!解疑答惑之高催乳素血症

干货!解疑答惑之高催乳素血症

高催乳素血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外周血清催乳素水平持续高于正常值的状态。引起血清催乳素升高的原因有哪些?药物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

内分泌科常见病用药处方分析 - 高催乳素血症 - 2018-12-17

JCEM:用于评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风险和严重性的miRNA标签

JCEM:用于评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风险和严重性的miRNA标签

众所周知循环miRNA因为其作为新型生物标记物和治疗靶标的潜在作用,正在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然而其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中所起的作用还未得到充分研究。2018年1月9日在JCEM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则通过下一代测序比较AITD患者和对照者甲状腺组织中的miRNA的表达谱,并用qRT-PCR证实,进一步验证其血清样本中的发现。

MedSci原创 - miRNA,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风险 - 2018-01-10

Cell Res :彭小忠/邓宏魁提出了新的治疗新冠肺炎的策略,靶向巨噬细胞

Cell Res :彭小忠/邓宏魁提出了新的治疗新冠肺炎的策略,靶向巨噬细胞

尸检发现致命COVID-19患者肺组织中巨噬细胞强烈浸润。此外,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显示,重症COVID-19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巨噬细胞的比例更高。

iNature - 治疗,新冠肺炎,靶向巨噬细胞 - 2020-10-04

Thorax:吸入糖皮质激素延缓COPD患者内皮祖细胞衰老

Thorax:吸入糖皮质激素延缓COPD患者内皮祖细胞衰老

细胞衰老是包括心血管疾病(CVD)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内的衰老相关疾病的基本病理生理机制。氧化应激激活的DNA损伤反应(DDR)导致细胞周期停滞、衰老或凋亡。

MedSci原创 - COPD - 2022-03-17

Diabetes Care:良好的血糖和血压控制有益于延长糖尿病患者生存期

  为了比较2型糖尿病(T2DM)长期存活者和死亡者的临床特征。来自印度马德拉斯糖尿病研究基金会的Mohan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发现,T2DM长期存活者有较好的血糖和血压控制以及脂类代谢。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2013年4月5日的美国《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杂志上。   研究人员对200,000多名患者的医疗记录进行回顾性调查后,确定T2DM存活者(糖尿病病程>40

丁香园 - 血糖,血压 - 2013-04-29

Science:中国院士连发两篇《科学》文章

日前,《科学》Science杂志上分别刊登了来自中国学者的两篇文章。来自来自第二军医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的曹雪涛(Xuetao Cao)院士等人首发现一种名为 lnc-DC 的长链非编码 RNA 控制了人类树突状细胞的分化;而来自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则发表了一篇社论,谈到了关闭活禽市场的必要性。 在第一项研究中,来自第二军医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

浮米网 - 曹雪涛,树突状细胞,高福,H7N9 - 2014-04-21

诊断与治疗癌症:微小RNA之路在何方?

 微小RNA(miRNA)是一类分子量为22个核苷酸左右的内源性非编码RNA,于1993年被首次认识,是细胞发育、凋亡和代谢等多种维持生命必须的生物学功能调节因子,据估计,miRNA可调节超过1/3的人类基因。近年的研究证实,miRNA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美国学者在《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 2010,11:667)撰文,对miRNA未来可能在肿瘤诊断、治疗等方面所

微小RNA - 2011-01-10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