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研究团队 点击跳转

Nat Neurosci:薛天<font color="red">团队</font>发现连接昼夜节律与抑郁的神经环路

Nat Neurosci:薛天团队发现连接昼夜节律与抑郁的神经环路

除了产生视力外,光能调节各种生理功能,包括情绪。虽然人们已知,在白天使用的光疗具有抗抑郁的特性,但也有报导显示,夜间过度的光照射与抑郁症状有关。至今为止,这种光的影响的昼夜差异的神经机制是未知的。

MedSci原创 - 抑郁症,光照 - 2020-06-02

Nature Cell Biology:李兵辉<font color="red">团队</font>发现癌症的阿喀琉斯之踵——嘧啶小体

Nature Cell Biology:李兵辉团队发现癌症的阿喀琉斯之踵——嘧啶小体

研究揭示了嘧啶小体在调控嘧啶代谢流和铁死亡抵抗中的作用,并为针对嘧啶小体的肿瘤治疗策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生物世界”公众号 - 癌症,嘧啶小体 - 2023-06-13

科研<font color="red">团队</font>回应“一滴血”传闻:测的是患癌风险

科研团队回应“一滴血”传闻:测的是患癌风险

罗永章团队的回复:测的不是癌,测的是患癌风险。

人民日报 - 癌症,试剂盒 - 2017-05-05

iScience:梁伟/王琛<font color="red">团队</font>合作揭示新型细胞死亡形式——Poroptosis(穿孔死亡)

iScience:梁伟/王琛团队合作揭示新型细胞死亡形式——Poroptosis(穿孔死亡)

ppM1 肽能够在肿瘤细胞膜上形成不可修复的跨膜孔,导致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死亡,这被定义为:Poroptosis。

生物世界 - 细胞死亡形式 - 2022-07-03

陈薇<font color="red">团队</font>新冠疫苗海外开展三期临床试验

陈薇团队新冠疫苗海外开展三期临床试验

为了隆重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张伯礼、张定宇、陈薇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央视军事微信公众号 - 临床试验,新冠疫苗,陈薇院士 - 2020-09-07

ESH 2024丨牟建军教授<font color="red">团队</font>发现:随访30年<font color="red">研究</font>,儿童期至成年期较高的血压变异性可能会增加中年血管衰老的风险

ESH 2024丨牟建军教授团队发现:随访30年研究,儿童期至成年期较高的血压变异性可能会增加中年血管衰老的风险

通过结构和功能动脉特性评估的血管老化是心血管结果的独立预测因素。

心关注 - 2024-05-09

Nature子刊:俞立<font color="red">团队</font>揭示迁移体的新功能——促进血管生成

Nature子刊:俞立团队揭示迁移体的新功能——促进血管生成

俞立团队提出了血管生成的“先锋模型”,在该模型中,单核细胞通过沉积富含VEGF等血管生成因子的迁移体,在血管生成之前准备了一个促血管生成的微环境。

生物世界 - 血管生成,迁移体 - 2022-11-29

清华大学程功教授<font color="red">团队</font>揭示血源miRNA促进蚊虫感染传播病毒

清华大学程功教授团队揭示血源miRNA促进蚊虫感染传播病毒

研究发现一种宿主血液来源的miRNA可通过跨物种调节机制,调控蚊虫在自然界中传播登革病毒及寨卡病毒的能力。

清华大学医学院 - 感染,miRNA,蚊虫传播 - 2022-11-07

NSR:金帆<font color="red">团队</font>开发近红外光编程细菌,用于实体瘤治疗

NSR:金帆团队开发近红外光编程细菌,用于实体瘤治疗

人工设计的携带有合成基因线路的微生物或细胞能够响应疾病标志物或者外界信号,实现对药物释放位置、释放时间和释放剂量的控制,已逐渐发展为人类对抗疾病的强有力武器。

生物世界 - 实体瘤,近红外光编程细菌 - 2023-04-10

Protein & Cell:中国<font color="red">团队</font>发现基因治疗新武器:腺嘌呤碱基编辑系统

Protein & Cell:中国团队发现基因治疗新武器:腺嘌呤碱基编辑系统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山大学的科学家们通力合作,成功改进了ABE基因编辑系统,相关成果于2018年7月31日发表在《protein&cell》杂志上。

生物探索 - 基因治疗,腺嘌呤,中国 - 2018-08-03

Advanced Science:柴人杰<font color="red">团队</font>揭示阅读障碍相关听力损失的致病机制

Advanced Science:柴人杰团队揭示阅读障碍相关听力损失的致病机制

听力损失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阅读障碍患者的学习障碍缺陷,因此,研究阅读障碍相关听力损失的发生机制对有效预防、发现和治疗阅读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世界”公众号 - 阅读障碍,柴人杰 - 2023-04-22

胡盛寿院士<font color="red">团队</font>将国产人工心脏在儿童体内植入

胡盛寿院士团队将国产人工心脏在儿童体内植入

本例手术是国内首次将植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应用于儿童心衰患者,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人工心脏 - 2022-06-20

Hepatology:郑晓峰教授<font color="red">团队</font>揭示肝癌新抑癌基因及其作用机制

Hepatology:郑晓峰教授团队揭示肝癌新抑癌基因及其作用机制

肝细胞癌(HCC)是肝癌最常见的形式,占全球癌症病人死亡率的第二位。其五年生存率仅为15%左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个细胞生长、代谢的中央控制器。它也是公认的抗癌药物的主要靶点。mTOR 信号通路高度激活是肝癌发生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然而,因为 mTOR 上游基因 PIK3CA 和 PTEN 在肝癌中的突变率低,所以 mTOR 过度激活的机制仍然不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肝癌,抑癌基因,雷帕霉素靶点 - 2017-04-29

BMC Medicine:贾建平<font color="red">团队</font>首次发现AD新致病基因ZDHHC21突变

BMC Medicine:贾建平团队首次发现AD新致病基因ZDHHC21突变

研究在一个AD家系中鉴定出ZDHHC21基因的一个变异位点(C.9A>T,p.T209S)并预测有很强的致病性。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老年性痴呆,宣武医院 - 2023-07-05

“内皮友好型”支架:葛均波院士团队的十年研发路

自21世纪初,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带领课题组团队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 - 冠脉介入,血管内皮功能,葛均波院士 - 2014-12-16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