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AHA%E7%A7%91%E5%AD%A6%E6%8A%A5%E5%91%8A 点击跳转

世界卒中日:聚焦卒中康复 降低卒中残疾率

世界卒中日:聚焦卒中康复 降低卒中残疾率

10月29日第13个世界卒中日即将到来,今年的主题是“战胜卒中,再立人生”(英文:“Up Again After Stroke”)。中国卒中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天坛医院常务副院长王拥军教授在今年的世界卒中日前夕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我国卒中的发病形势仍然严峻,但死亡率出现下降趋势,说明卒中的医疗诊治水平在提高。目前,我国是卒中死亡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我国卒中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卒中即俗称的中风,是一种

新华网 - 卒中,康复,残疾率 - 2018-10-27

Front Physiol:基于自适应光学扫描激光检眼结果对糖尿病视网膜微动脉灌注参数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

Front Physiol:基于自适应光学扫描激光检眼结果对糖尿病视网膜微动脉灌注参数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

英国爱丁堡大学亚瑟研究所医学信息中心的Bernabeu MO和Beetham眼科研究所的Lu Y等近日在 Front Physiol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工作,他们利用高分辨率自适应光学扫描激光检眼镜(AOSLO)研究微动脉瘤(MA)相关的血管血液参数,并进行流体动力学分析。

MedSci原创 - 自适应光学扫描,糖尿病视网膜,微动脉,参数,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 - 2018-10-08

会“看”病历会“思考”,“人工智能医生”能否取代人类医生

会“看”病历会“思考”,“人工智能医生”能否取代人类医生

新华社广州2月19日消息,能“读图”识别影像,还能“认字”读懂病历,甚至像医生一样“思考”,出具诊断报告,给出治疗建议……这不是科幻,人工智能医疗正从前沿技术转变为现实应用,“人工智能医生”离患者越来越近。机构预测,中国医疗人工智能的市场需求已达数百亿元。专家认为,“人工智能医生”的应用,有利于缓解社会老龄化带来的医疗资源供需失衡以及地域分配不均等问题。那么,“人工智能医生”何时能真正上岗?人工智

新华社 - 人工智能,医生,病历 - 2019-02-20

心内科医生必备丨如何做好胸痛评估与诊断?

心内科医生必备丨如何做好胸痛评估与诊断?

接诊的胸痛分为急诊和急会诊背景的胸痛评估和处理、心内科专科背景的胸痛评估和处理、基层医院和全科系统的胸痛评估和处理。心内科医生在接诊、会诊胸痛患者时,对以下不同背景的患者,要格外谨慎:急诊背景症状又不典型患者的漏诊;平诊背景症状又不典型患者的误诊。

周鹏心视野 - 胸痛评估,胸痛,心脏 - 2018-02-10

2018长城会(GW-ICC):葛均波专题︱人工智能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展望

2018长城会(GW-ICC):葛均波专题︱人工智能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展望

今年长城会上,葛均波院士就人工智能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与展望做了报道,为我们细数盘点了近两年人工智能的在医疗方面尤其是心血管领域的突破。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是指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包括可穿戴设备、自动驾驶、人脸识别、机器人等等。首先,医学为什么需要人工智能?因为医学的复杂性远超当前人脑

MedSci原创 - 葛均波,GW-ICC - 2018-10-18

Circulation:上海瑞金医院研究发现新受体,预防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或有新途径

Circulation:上海瑞金医院研究发现新受体,预防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或有新途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研究团队近期在Circulation上发表文章指出,他们在小鼠模型中发现了一种模式识别受体—Dectin-1介导的免疫反应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提供了潜在的新治疗靶点。

中国循环杂志 - 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心肌缺血 - 2018-09-28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黄国英:当儿科医生遇上精准医疗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黄国英:当儿科医生遇上精准医疗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黄国英认为,医生从患者的基因水平进行分析,施以个体化用药和预后管理,将是精准医学的未来。

基因慧 - 精准医疗,儿科 - 2017-05-26

佑安医院推出旅行专病门诊、慢病管理“会员制”

佑安医院推出旅行专病门诊、慢病管理“会员制”

4月8日零时,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正式实施。此次医改,最大的变化是取消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实施药品阳光采购,435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有升有降。这些变化都是咱们能够直接感受到的。

健康北京 - 佑安医院 - 2017-12-07

Cancer research:三种乳腺癌易感基因被发现

Cancer research:三种乳腺癌易感基因被发现

记者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获悉,该院肿瘤科科研团队发现了3种全新的乳腺癌易感基因,这一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美国《肿瘤研究》杂志上。

新华社 - 乳腺癌,易感基因,进展 - 2018-04-11

JACC:强化降压治疗对于心血管疾病低危患者而言弊大于利

JACC:强化降压治疗对于心血管疾病低危患者而言弊大于利

3月7日,在线发表于《JACC》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于基线时心血管疾病(CVD)风险较低的患者而言,强化降压治疗带来的危害要大于获益,而基线时CVD风险较高患者则可以获益更多。

嘉音 - 强化降压治疗,心血管疾病,CVD - 2018-03-17

Biol Psychiatry:四种不同脑网络损伤模式的阿尔茨海默病亚型

Biol Psychiatry:四种不同脑网络损伤模式的阿尔茨海默病亚型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与北京邮电大学合作,在

MedSci原创 - 阿尔茨海默病 - 2022-07-11

Hepatology:王建设团队等找到遗传性胆汁淤积症“新元凶”

Hepatology:王建设团队等找到遗传性胆汁淤积症“新元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加拿大健康合作计划的资助下,与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出生缺陷研究中心邢清和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癌症研究所Victor Ling教授等联手,经多年合作研究,终于找到导致婴儿遗传性胆汁淤积症的一个新致病基因,即“MYO5B

中国日报网 - 胆汁淤积,遗传性,GGT - 2017-05-29

打造西部“医学硅谷”需医工交叉发展

打造西部“医学硅谷”需医工交叉发展

要以目前临床需求中面临的技术难点、盲点和痛点,向理工科开放,寻求联合解决之道。1月25日,“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西安交大一附院召开。大会主要围绕声光电磁尖端技术、新型生物材料医学创新应用研究展开讨论,吸引了来自政府、医学、声光电磁等方面的300多位专家。外科梦工场 为医工交叉提供技能训练平台据悉,西安交大“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建设,填补

陕西健康 - 西部,医学硅谷,医工 - 2018-01-26

95后女博士发明癌症检测仪 少量血液即可测癌症

95后女博士发明癌症检测仪 少量血液即可测癌症

利用这台仪器,只需少量血液样本,便可检测12项肿瘤标志物,整个检测过程只需5到10分钟。

科技日报 - 癌症检测仪,肿瘤标志物,女博士 - 2017-12-11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潘博:耳廓整形再造的“探路者”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潘博:耳廓整形再造的“探路者”

卜叶清晨,记者赶往位于北京西山八大处的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路上偶遇从外省复诊的一家三口,孩子耳朵上的纱布和活泼的性格一样显眼。“潘博医生是孩子的手术医生,非常细心……”孩子爸爸告诉记者。最具挑战的手术之一患者口中的潘博医生,是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耳整形再造中心主任医师。潘博长期接触耳廓形态功能异常的患者,且儿童居多。耳廓再造是整形外科最具挑战的手术之一,目前国际上能完成此类手术的整形

中国科学报 - 整形,耳廓 - 2017-07-20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