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床位周转率 点击跳转

两会热议:患者15天必须出院?超过15天医保不报销?国家医保局回应→

两会热议:患者15天必须出院?超过15天医保不报销?国家医保局回应→

一文说清两会热议的医保问题~

梅斯医学整理 - 两会,医保 - 2023-03-09

Nat Med: 年纪越大体重越难控制,新研究揭示背后原因

Nat Med: 年纪越大体重越难控制,新研究揭示背后原因

许多人都在努力控制自己的体重。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减轻体重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身边经常有人抱怨,喝水发胖,连呼吸都会变胖。太难了,减肥真的太难了。那这到底是为什么?

生物探索 - 年纪,体重,脂肪,年龄 - 2019-09-15

日间手术试点 医疗总费用下降17.51%

日间手术试点 医疗总费用下降17.51%

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看,日间手术主要减轻了患者间接的疾病经济负担,不仅包括家属陪护而产生的各种费用,还包括病人的等待成本。

人民日报 - 日间手术,试点,医疗费用 - 2017-06-10

外科“加速康复”颠覆医学 缩短病人住院日

外科“加速康复”颠覆医学 缩短病人住院日

“伤筋动骨100天”,这种理念正在被颠覆。胃癌手术,5个小时能下床走动了;子宫切除手术,6个小时能下床活动。

宁波日报 - 加速康复,住院日,康复之星 - 2017-11-13

力推医院转型康复 北京设市级财政专项保障机制

力推医院转型康复 北京设市级财政专项保障机制

为推动医疗机构转型康复,北京市卫计委推出建立财政经费保障、加强康复人才建设、建立对口支援机制等举措。

健康界 - 医院,转型,康复 - 2017-12-12

日间手术+智慧医疗 浙江这家医院看病推行“最多跑一次”

日间手术+智慧医疗 浙江这家医院看病推行“最多跑一次”

来自北京的年轻妈妈陆云(化名),近日在浙医二院日间手术中心完成了第3次治疗,仅住院1天,就飞回了北京。想起第一次来杭治疗时“折腾”近半个月,陆云有些感慨,“好像进入了‘快车道’,自从高强度聚焦超声刀被纳入日间手术范畴后,治疗时间缩短了3倍,我来杭州治疗就像度周末”。一天就能出院!“日间手术”省时又省钱陆云今年31岁,患有“腹壁韧带样瘤”。由于是罕见病,在患病的2年多时间里,陆云四处求医,尝试了多种

浙江在线 - 日间手术 - 2018-05-13

当经验遭遇“拎得清”,我们如何取舍?

当经验遭遇“拎得清”,我们如何取舍?

导读: “有些很可怜的病人,以前会收的,现在我要考虑收不收,比方说有医闹倾向的、基础疾病多的、容易出并发症的,这种收进来容易搞事情的。”在2个小时的面对面交谈中,他重复了这个观点至少3次。郑文是在30岁的时候考上了上海某三甲大医院的神经外科研究生。他的导师是当时那家医院的神经外科主任。主任仁心仁术,收治过数不清的被其他医院“判了死刑”的病人;逢年过节,医院科室人手比平日少,别的医院不愿意收的病

“医学界”微信号 - 医学,人文,医学精神 - 2016-09-06

高危产妇激增 政协委员呼吁大医院加强周边医院急救能力培训

高危产妇激增 政协委员呼吁大医院加强周边医院急救能力培训

二孩政策放开后,很多家庭加入了二孩大军。2017年,南京各大医院产科经受前一年的考验后,生育大潮有所缓解。但是,由于高龄准妈妈越来越多,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是,高危产妇明显增多。南京市政协委员、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蔡满红呼吁,大医院要加强对周边医院急救能力的培训,以应对突发状况。产科数据 二孩占到新生宝宝的一半记者走访南京多家医院产科发现,在病房待产的准妈妈中,有不少都是生二孩的,岁数基本在二

南京晨报 - 高危产妇,政协委员,大医院 - 2018-01-26

AGING CELL:改变神经代谢可促进蛋白质稳态和长寿

AGING CELL:改变神经代谢可促进蛋白质稳态和长寿

衰老与组织和代谢稳态的进行性丧失有关。已有的研究显示,这种损失可以通过单基因扰动延迟,从而延长寿命。但是至今为止,我们对于这种扰动如何影响代谢和保护机体网络,以延长寿命仍不清楚。

MedSci原创 - 神经,稳态 - 2019-03-01

药价降了为什么有患者不买账?

药价降了为什么有患者不买账?

按理说,北京医改后药品全面降价患者应该都高兴。然而,新政开始实施前两天,在4月6日、7日北京多家三甲医院却出现了患者急剧增多,紧急就诊、囤药、开检查单的现象。究竟是新政实际增加了看病的支出还是这些患者没算明白账呢?北医三院药剂科张弨老师介绍,4月6日、7日门诊大厅里挤满了前来就诊的患者。挂号、交费取药窗口已排成长龙。据了解绝大部分患者都是为了赶在药品降价前取药的。类似的场景也出现在煤炭总医院等其他

环球医学 - 药品,价格 - 2017-04-12

人民日报:让病人看见医生的脸

人民日报:让病人看见医生的脸

衡量一家医院的医疗水平高低,不仅要看技术指标,更要看人文指数。医院应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变化,提供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人民日报 - 医患,医疗服务 - 2018-04-13

坑爹的四个医院指标!

坑爹的四个医院指标!

导语:“也许主持医改的官员看着那一项又一项合格的指标,志得意满,但多少的辛酸和无奈却是在这些账目之外,只不过这些辛酸和无奈是别人的。”昨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某医院医生因为剖腹产指标已满,拒收孕妇,结果被媒体曝光,相关人员被批评教育,并责成医院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该医院的剖腹产指标是谁定的,咱不知道。我只想说说我的一些亲身经历。平均住院费用近年的医改,把控费当成了重中之重,官老爷们认为,下了这

医学界 - 医改,医保,抗生素,收入 - 2016-10-08

人民日报:缺床背后是缺人

虽然这家医院拥有固定床位7000张,但依然供不应求,走廊里到处是加床,总数超过1万张。规模之大,堪称奇观。类似的现象并非这家医院独有。在很多大城市三甲医院,一床难求已成常态。有人认为,中国人口多、床位少,如果政府再限制大医院扩张,老百姓看病会

人民日报 - 加床,医院床位,病人,医生自由执业 - 2015-11-14

上海十院新绩效分配制度:医务人员收入与药脱钩

考核医护人员,不再简单根据工作量来定,而是有了一把更科学全面的标尺。记者近日从第十人民医院获悉:医院打造了一套绩效分配制度升级版,从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成本控制、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对医护人员进行综合绩效评价,从而提升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按传统绩效考核办法,不同科室医护人员收入存在较大差距。急诊、ICU、儿科等科室虽然业务繁忙、工作压力大、所担风险高,但由于收支相抵的余额较低,尽管医护人员劳动

中国新闻网 - 医务人员,药,分配制度 - 2014-09-18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