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华人科学家 点击跳转

《<font color="red">科学</font>》设机器人子刊Science Robotics,<font color="red">华人</font><font color="red">科学家</font>杨广中任编辑

科学》设机器人子刊Science Robotics,华人科学家杨广中任编辑

自1880年创刊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科学》(Science)杂志已经成为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期间,《科学》期刊家族也在不断壮大,除了最初的《科学》外,还陆续设立了《科学·免疫学》(Science Immunology)、《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科学·信号》《(Science Signaling)》等相关领域的权威子期刊

MedSci原创 - 机器人,科学 - 2016-12-08

Nature子刊:<font color="red">华人</font><font color="red">科学家</font>发现治疗肺癌新靶点

Nature子刊:华人科学家发现治疗肺癌新靶点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与致死率都在不断提高,使其持续成为全球范围内最严重的癌症类型之一。其中70%-80%的患者被确诊为非小细胞癌,并且已经进入转移期。尽管目前的诊断与治疗技术已经突飞猛进,许多肺癌仍旧在后期才得以发现。鉴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严重性,寻找更加有效地癌症相关生物标记显得十分重要。 ID是一类抑制DNA结合/分化的转录因子,ID蛋白能够二聚化并结合调节性的E蛋白来抑制肿瘤抑制基

生物谷 - 肺癌,ID蛋白 - 2015-10-09

Nat Med:<font color="red">华人</font><font color="red">科学家</font>发现新型卵巢癌治疗策略

Nat Med:华人科学家发现新型卵巢癌治疗策略

卵巢癌是所有癌症中最致命的,影响女性的生殖系统,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某些卵巢癌亚型患者的预后更糟。现在,美国Wistar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一种特别具有侵袭性的卵巢癌中,确定了一个新的治疗靶点,可能为这种疾病的首次有效靶向治疗,铺平了道路。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Nature Medicine)。卵巢癌被分为四个不同的组织学亚型。其中一个亚型是卵巢透明细胞癌,它影响大约5%到10%

生物通 - 卵巢癌,靶向治疗,卵巢透明细胞癌 - 2015-02-25

JCI:<font color="red">华人</font>女<font color="red">科学家</font>揭示影响肝癌发生的重要信号网络

JCI:华人科学家揭示影响肝癌发生的重要信号网络

近日,来自美国哈佛牙医学院的华人科学家Yingzi Yang带领研究团队对影响肝脏肿瘤发生的信号途径网络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包括Hippo, Wnt/b-catenin和Notch等多条信号途径在内的信号网络能够通过相互作用影响肝癌的发育

生物谷 - 肝癌,肝细胞癌,Notch信号 - 2017-01-10

Cancer cell:<font color="red">华人</font><font color="red">科学家</font>发现遏制恶性肿瘤生长新策略

Cancer cell:华人科学家发现遏制恶性肿瘤生长新策略

本文研究亮点:   SCAP是一个葡萄糖应答蛋白,能量供应与SREBP激活通过SCAP联系在一起   SCAP蛋白发生N-糖基化能够促进SCAP/SREBP从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运输   EGFR通过促进葡萄糖转运以及SCAP蛋白N-糖基化激活SCAP/SREBP   靶向SCAP蛋白N-糖基化是一种非常具有前景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法  

生物谷 - 肿瘤,SREBP,SCAP - 2015-11-19

诺奖得主Science论文遭撤稿——涉及多位<font color="red">华人</font><font color="red">科学家</font>

诺奖得主Science论文遭撤稿——涉及多位华人科学家

10月27日,最新一期Science杂志编辑部发布了一则撤稿声明,撤稿声明显示,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德克萨斯西南医学中心教授Bruce Beutler及其合作者2014年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题为“MAVS, cGAS, and endogenous retroviruses in T-independent B cell responses”的一文因为后续的数据重复问题,在

BioArt - 撤稿,诺奖 - 2017-10-27

Molecular cell:<font color="red">华人</font><font color="red">科学家</font>发现mTOR抑制miRNA合成新机制

Molecular cell:华人科学家发现mTOR抑制miRNA合成新机制

                                 

生物谷 - miRNA - 2015-02-04

Cell Metab:<font color="red">华人</font><font color="red">科学家</font>发现他汀药物抗癌的潜在机制

Cell Metab:华人科学家发现他汀药物抗癌的潜在机制

最近一项研究表明携带BRAF V600E突变的黑色素瘤以及其他癌症能够在高脂饮食情况下生长得更快。除此之外,他汀类等降脂药物能够控制癌症的生长,即使是在正常饮食下也有效果。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Metabolism上。“不同的癌症虽然会有一些类似的代谢特征,但是由于癌基因突变谱不同,仍然对营养物质存在不同的敏感性,”文章作者Jing Chen教授这样说道。“对于携带某些基

生物谷 - 他汀,抗癌,癌细胞,肿瘤 - 2017-01-15

Autophagy:<font color="red">华人</font><font color="red">科学家</font>发现自噬介导淀粉样蛋白降解机制

Autophagy:华人科学家发现自噬介导淀粉样蛋白降解机制

阿尔兹海默病(AD)是以脑淀粉样斑块沉积为特征的非常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已有的报导显示,自噬相关的含PIK3C3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tdIns3K)复合物能够帮助APP的代谢以及淀粉样蛋白(Aβ)的体内平衡。但是至今为止,人们对其机制还不太了解。

MedSci原创 - 阿尔兹海默,自噬 - 2017-10-15

《自然》公布2016年度十大<font color="red">科学</font>人物 <font color="red">华人</font><font color="red">科学家</font>入选

《自然》公布2016年度十大科学人物 华人科学家入选

英国《自然》杂志19日公布了2016年度十大科学人物,这是该期刊遴选出的今年对于科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十个人,他们分别在发现引力波、比邻星b、寨卡病毒危害,以及研发人工智能“阿尔法狗”(AlphaGo)、使用线粒体置换技术诞生“三父母”婴儿、利用CRISPR-Cas9创建基因驱动以及在海洋、气候、性别歧视、科学出版这十个方面做出了无可比拟的贡献。

科技日报、Nature自然科研微信公众号 - 科学人物 - 2016-12-21

Autophagy:<font color="red">华人</font><font color="red">科学家</font>阐述自噬如何介导肝纤维化

Autophagy:华人科学家阐述自噬如何介导肝纤维化

细菌移位和脂多糖(LPS)泄漏发生在动物肝纤维化模型的非常早期。来自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LPS在肝星状细胞(HSC)激活中的作用,以及体内和体外的潜在机制。

MedSci原创 - 自噬,肝纤维化 - 2017-11-22

Nature:三位著名<font color="red">华人</font><font color="red">科学家</font>联手合作 发布首发性成果

Nature:三位著名华人科学家联手合作 发布首发性成果

瞬时感受器电位(TRP)离子通道 NOMPC 最初是在研究人员对共济失调和感觉迟钝的果蝇幼虫进行遗传筛查的过程中鉴别出来的,它是第一个明确与机械力传导有关联的TRP通道。近期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发表了最新成果,利用单粒子电子冷冻显微镜解析了果蝇NOMPC的原初原子结构。这一结构表明,NOMPC的ARs结构域能组装成一种螺旋弹簧,这说明其作用是将细胞骨架机械位置与通道相连,这种构架结构指

生物通 - 冷冻电镜,细胞骨架 - 2017-06-29

青年女<font color="red">科学家</font>颜宁获“影响世界<font color="red">华人</font>大奖”提名

青年女科学家颜宁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提名

2017年3月15日,华人盛典组委会公布颜宁获得2016-2017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提名。作为一名青年女科学家,颜宁一直备受关注。她不仅是一位出色的结构生物学家,同时担任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科研和教学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现。

中国新闻网 - 科学家,颜宁,清华大学 - 2017-03-16

[重复]<font color="red">华人</font><font color="red">科学家</font>研发的儿童肿瘤「神药」终获FDA认可

[重复]华人科学家研发的儿童肿瘤「神药」终获FDA认可

本月初,一种名为Burtomab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在经过14年临床研究后,终于获得了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认证[1]! 该药在治疗转移至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母细胞瘤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在没有Burtomab之前,这种癌症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小于6个月,不到10%的患者能活过3年[2]。自2003年开展临床研究以来,接受Burtomab治疗的患者中,有56%(45/80)的患者,其存活期在4

奇点网 - 科学家,华人,肿瘤,药物,儿童 - 2017-09-06

Nature子刊:<font color="red">华人</font><font color="red">科学家</font>给癌细胞“贴标签”,助力靶向治疗

Nature子刊:华人科学家给癌细胞“贴标签”,助力靶向治疗

与传统化疗相比,利用药物对癌细胞特异性识别进行的靶向治疗针对性更强,副作用更小。这一过程通常需要依赖于癌症表面受体,但是,一些癌症表面受体缺失从而不易进行靶向治疗。近日,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人工受体,为癌细胞打上标签。该研究发表于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

生物探索 - 癌症,乳腺癌,靶向治疗,精准治疗 - 2017-02-21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