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大肠菌 点击跳转

中国<font color="red">大肠</font>肿瘤防治共识(2021,上海)

中国大肠肿瘤防治共识(2021,上海)

大多数结直肠癌(CRC)患者被诊断为晚期,预后较差。因此,早期发现和预防CRC非常重要。与其他癌症一样,CRC也有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是病原学预防,主要是治疗腺瘤或炎症以防止发展为癌症。二级预防是早期诊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 - 大肠肿瘤 - 2022-09-29

慧眼识<font color="red">菌</font>——少见<font color="red">菌</font>之侵蚀艾肯<font color="red">菌</font>

慧眼识——少见之侵蚀艾肯

侵蚀艾肯(Eikenella corrodens)为革兰阴性细长杆菌(个人感觉镜下跟铜绿假单胞差不多),属于HACEK群苛养,归入艾肯属,奈瑟科。

慧眼识菌——少见菌之侵蚀艾肯菌 - 艾肯菌 - 2018-04-30

PNAS:生长激素促进<font color="red">大肠</font>肿瘤生长

PNAS:生长激素促进大肠肿瘤生长

而局部产生的生长素则主要表达于一些非垂体组织,比如大肠,前列腺以及乳腺等等,他们通过自分泌与旁分泌的形式发挥功能。除此之外,胞内的生长素分子也能够与胞内的生长素受体结合调节基因的表达。

生物谷 - 生长激素,大肠肿瘤 - 2016-06-12

JCO:肥胖的<font color="red">大肠</font>癌患者预后较差

JCO:肥胖的大肠癌患者预后较差

梅奥诊所的Frank Sinicrope博士近日在《临床肿瘤学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发表论文称,同正常体重者相比,肥胖的大肠癌患者预后较差。该研究小组通过回顾性研究发现,肥胖的大肠癌患者较不易发生一种预后较好的基因突变--DNA错配修复缺陷(dMMR)。研究者对2693名II期或III期大肠癌患者进行了研究,发现共有16%的患者有dMMR;女

生物谷 - 肥胖,大肠癌 - 2012-01-01

Brit J Cancer:血脂与<font color="red">大肠</font>癌风险

Brit J Cancer:血脂与大肠癌风险

调整肥胖指标后,血脂水平与大肠癌风险无关。甘油三酸酯和载脂蛋白A潜在的位点特异性效应需要进一步研究进行证实。

MedSci原创 - 血脂,风险,大肠癌 - 2020-11-03

NEJM:<font color="red">大肠</font>癌口腔转移-病例报道

NEJM:大肠癌口腔转移-病例报道

她有大肠癌病史,大肠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肝脏和肺脏。口腔转移灶很少见。

MedSci原创 - 大肠癌,口腔转移 - 2020-08-13

重新设计<font color="red">大肠</font>杆菌遗传密码获成功

重新设计大肠杆菌遗传密码获成功

美国哈佛医学院带领的一个研究团队在19日《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成功改变了大肠杆菌细胞内3.8%的碱基对,使之具有不同的功能。据科学美国人网站报道,研究人员用能产生相同蛋白质的同义密码子(组成各种氨基酸的三联核苷酸序列)替代了原来大肠杆菌64个遗传密码子中的7个,合成了55个基因片段(每段由5万个碱基对组成),重新编码了大肠杆菌的基因组

中国科技网 - 大肠杆菌 - 2016-08-22

PNAS:非甾体抗炎药如何预防大肠

来自美国匹兹堡大学癌症研究所(UPCI)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研究中证实,阿司匹林和其他的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能够通过在携带某一功能异常的突变基因的肠干细胞中诱导细胞自杀信号途径,来预防大肠癌形成

生物通 - 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大肠癌 - 2014-11-06

木瓜种子含抑制大肠癌成分

日本一项新研究显示,木瓜种子中的一种成分能对大肠癌增殖的蛋白质起到抑制作用。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出治疗和预防大肠癌的有效药物。大肠细胞内异常蛋白质过剩堆积后,促进细胞增殖的基因就会变得活跃,最终导致癌细胞不断增殖。

新华社 - 大肠癌,风险,基因 - 2014-12-24

大肠杆菌同人体胖瘦密切相关

大肠杆菌(Gut Bacteria)的菌株种类与浓度,显著影响着肥胖症及其相关疾病,如糖尿病II型和动脉脂肪性硬化症(Atheroscler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欧盟使团 - 大肠杆菌,肥胖 - 2013-10-09

大肠癌筛查方法研究新进展

大肠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大肠癌发病率逐年升髙,大肠癌发病例数和病死例数已超美国,其中,年轻人发病比例增髙,发病平均年龄已趋向于发达国家。因此,大肠癌早期筛查很重要。越早发现肿瘤病灶,生存机会越髙.临床研究证据支持早期筛查、早期切除癌前病变(大肠腺瘤样息肉)及局灶性大肠癌能有效预防大肠癌、降低大肠癌相关病死率。现指南推荐使用的大肠癌筛査方法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 大肠癌,筛查,新进展 - 2014-03-04

2008 USPSTF 大肠癌筛查建议声明

Ann Intern Med. 2008;149:627-637 - 大肠癌 - 2013-10-04

2010ICSI 大肠癌筛查指南

大肠癌 - 2010-05-22

Nature:研究揭示噬菌体攻击大肠杆菌机制

在新文章中,研究人员揭示了phiX174病毒攻击大肠杆菌的机制。由于phiX174病毒能够感染细菌,它实质上是一种噬菌体。这种病毒缺乏一段明显的、将DNA转移到宿主细胞中去的尾部。

生物通 - 管状结构,DNA,大肠杆菌,噬菌体 - 2013-12-18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