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菌种 点击跳转

Nature:挑战常规,绝大多数人肠道细菌能够在体外培养

Nature:挑战常规,绝大多数人肠道细菌能够在体外培养

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写道,“环境中的艰难梭菌孢子在释放后长时间内具有高度传染性,通常在局部进行传播,但也能够潜在地快速扩散到较远的地方。”图片来自Wikimedia/Cjc2nd。 微生物几乎在地球每个环境中蓬勃生长,但是令人吃惊的是,已知当在实验室中培养时,只有一小部分能够茁壮成长。因此,研究人肠道微生物组主要采用基因组方法。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通过将微生物培养实验和基因组方法结合在一起,来自

生物谷 - 肠道细菌,基因组序列 - 2016-05-07

念珠菌性食管炎诊疗专家共识

念珠菌性食管炎诊疗专家共识

该共识希望有助于CE 的临床诊治防控。

临床检验杂志 - 念珠菌性食管炎 - 2023-07-19

核酸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结核病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核酸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结核病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本共识总结了核酸MALDI-TOF MS检测技术应用于结核病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的临床适应证和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中国防痨杂志 - 结核病,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核酸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 2023-05-04

【协和医学杂志】我国霉菌感染流行病学分析: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协和医学杂志】我国霉菌感染流行病学分析: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本研究基于中国医院侵袭性真菌病监测网,对不同地区代表性参与单位的霉菌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我国霉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以期为临床治疗霉菌感染提供数据参考。

协和医学杂志 - 霉菌感染 - 2023-09-06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随着消化道微生态的研究进展,发现肠道菌群与消化系统疾病存在密切关联。肠道菌群紊乱参与了感染性、炎症性或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和肝胆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过程。益生菌可通过多种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的机制改善患者症状

中华消化杂志 - 消化系统疾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 2022-06-24

J Periodontol: 口服益生素与体外环境对牙周健康的影响

J Periodontol: 口服益生素与体外环境对牙周健康的影响

在双菌种竞争测定中已经鉴定出很少的潜在口服益生元,显示出对有益细菌的刺激作用并且通过这抑制致病菌种的生长。该研究旨在通过将生物膜组合物转向更有益的菌种主导的微生物群来验证先前鉴定的潜在益生元底物对多种类培养物的影响。

MedSci原创 - 益生元,体外环境,牙周炎 - 2018-07-22

eLIFE:早产儿的梦魇——细菌感染

eLIFE:早产儿的梦魇——细菌感染

近日,来自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著名国际期刊eLIFE发表文章,他们发现了同一家医院的早产儿胃肠道细菌却各不相同。   早产儿特别容易发生胃肠道细菌感染,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坏死性肠炎。因而严格控制细菌在医院婴儿室的孩子们中广泛传播变得格外重要。来自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了同一家医院早产儿们的胃肠细菌群的基因组,评估细菌的代谢过程,跟踪不同细菌系在孩子们中的交叉传染过程。

生物谷 - 细菌感染,坏死性肠炎 - 2015-03-23

Nat Commun:炎症性肠病和肥胖的肠道微生物共丰度网络具有特异性

Nat Commun:炎症性肠病和肥胖的肠道微生物共丰度网络具有特异性

肠道微生物参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降解,维持消化道的完整性,刺激宿主免疫系统和调节宿主代谢。近年来,肠道微生物与某些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和慢性胃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之间的关系已被确认。

网络 - 肥胖,炎症性肠病,肠道微生物 - 2020-08-17

Crit Care Med:16S核糖体RNA基因技术揭示了急性胰腺炎患者菌血症有啥特点?

Crit Care Med:16S核糖体RNA基因技术揭示了急性胰腺炎患者菌血症有啥特点?

该研究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菌血症的发病率和细菌种类的特点提供了一个详细的描述。该研究证明菌血症和疾病的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这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细菌易位在急性胰腺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中的潜在作用。

MedSci原创 - 16SrRNA,急性胰腺炎,菌血症 - 2017-03-18

2024 AAO 指南:细菌性角膜炎

2024 AAO 指南:细菌性角膜炎

在美国,每年大约有71,000例细菌性角膜炎(包括细菌、真菌和棘阿米巴)发生,并且发病率不断上升。细菌性角膜炎很少发生在正常的眼睛,因为人的角膜对感染有天然的抵抗力。

Ophthalmology - 细菌性角膜炎 - 2024-02-27

2012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2,35(8):572-580 - 结核 - 2012-08-01

2016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实验室诊断专家共识

随着医务工作者对相关疾病认识的提高、菌种鉴定技术的进步以及免疫缺陷性疾

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2016,39(6):438-443. - 非结核分枝杆菌,实验室诊断 - 2016-06-30

中国头癣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修订版)

根据致病菌种类和宿主反应分为白癣、黑点癣、黄癣及脓癣;根据临床表现是否存在炎症反应而分为非炎症性头癣和炎症性头癣;根据致病菌侵犯毛发方式不同分为发外型感染和发内型感染;根据致病菌不同分为小孢子菌头癣和毛癣菌头癣

中国真菌学杂志.2019.2(14):4-6. - 头癣 - 2019-04-15

Mol Oral Microbiol:致龋菌变形链球菌和牙周致病菌具核梭杆菌可紧密结合

粘附素介导的细菌种间相互作用是口腔生物膜形成中的重要元素。它们通常发生在特定物种的水平上,这可能决定生物膜群落的健康或疾病关联。参与这些过程的关键因素是无处不在的梭菌,它们因与多种不同菌种结合的能力而熟知。

网络 - 2019-11-19

CORR:全髋置换术后无症状性菌尿无需治疗

尿路感染可增加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几率已成为骨科医生的共识,但是无症状性菌尿对此类患者的影响却不得而知。尽管有研究报道了髋关节置换术前无症状性菌尿的流行情况,但是是否需要治疗、治疗的方式依旧未知。【原文下载】 针对此种情况,来自西班牙的学者Cordero-Ampuero进行了一项前瞻性性研究。其目的在于确定:全髋置换以及半髋置换患者术前无症状性菌尿的发生率;无症状性菌

丁香园 - 全髋置换术,无症状性菌尿 - 2013-12-31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