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8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Codon 点击跳转

J Cell Sci:癌症热疗研究获新突破

J Cell Sci:癌症热疗研究获新突破

肿瘤热疗,或称加温治癌、温热治癌、高温治癌等,是用加热方法治疗肿瘤,近20年来获迅速发展,在临床上已显出很好的效果。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热疗合并放疗或/和化疗的效果,有明显的互补和增效作用;肿瘤热疗若使用得当,对某些肿瘤治疗的全消率可提高一倍左右,且无毒副作用,远期疗效也很可观。虽然热疗正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其中基本分子机制目前仍不清楚。 近日,班戈大学的研究人员确定了细胞中存在一种“开关”可以

生物谷 - 癌症热疗,加温治癌,温热治癌,高温治癌 - 2012-08-13

PNAS:蛋白质缺乏可能导致痴呆

PNAS:蛋白质缺乏可能导致痴呆

  佛罗里达州梅欧医院的研究者们发现,一种正常的可维持神经元健康的蛋白质缺乏可能导致痴呆。上述结果进一步解释了两种破坏性神经系统疾病(额颞叶痴呆和肌萎缩侧索硬化)之间的关联。该研究于2012年12月10日在线发表于P NATL ACAD SCI USA 杂志。   目前尚无法治愈额颞叶痴呆的方法,该病累及人格、行为和语言,是早发型痴呆的第二常见类型,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很多研究致力

PNAS - 额颞叶痴呆,蛋白质缺乏 - 2012-12-19

Nature Cell Biology:亮氨酸tRNA合成酶是乳腺癌的肿瘤抑制因子

Nature Cell Biology:亮氨酸tRNA合成酶是乳腺癌的肿瘤抑制因子

癌症因其复杂性和难治性,一直是医学界的一道难以跨越的天堑。癌症的发生与许多因素相关,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肿瘤的发生发展都涉及转录组和翻译组的改变,但与转录控制不同,翻译控制在癌症中的研究较少。

“生物世界”公众号 - 乳腺癌,亮氨酸 - 2022-03-19

Oncogene:抑癌基因Sprouty2双面功能,也可能促进结直肠癌转移

Oncogene:抑癌基因Sprouty2双面功能,也可能促进结直肠癌转移

图片来源:medicalxpress.com 近日,来自美国密苏里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可以抑制多种癌症生长和扩散的基因或许可以促进某些结直肠癌的生长和扩散,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Oncogene上,该研究为后期开发治疗结直肠癌的新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 文章中,研究人员Sharad Khare说道,这种基因名为Sprouty2,此前该基因被认为可以帮助抵御癌症转移或癌

MedSci原创 - 结直肠癌,抑癌 - 2016-01-08

Cell Discov:复旦、浙大团队分别发文报道m6A调控新机制——杨运桂点评

Cell Discov:复旦、浙大团队分别发文报道m6A调控新机制——杨运桂点评

过去的六七年间,对于真核生物mRNA上最为广泛的修饰m6A来说,围绕该修饰的一系列甲基化转移酶复合物、去甲基化转移酶和识别蛋白以及相关的生物学功能来说已经研究得相对较为透彻,然而这类研究多数还只是停留展示可调控m6A修饰水平变化,并没有回答m6A修饰如何实现位点选择性的分子机制。近日,来自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以及芝加哥大学等单位相继发表的两篇论文为深入研究以m6A修饰为核心的表观转录组学特征和规律奠

BioArt - m6A,调控,新机制 - 2018-03-16

科学家对细菌基因组成功实现了根本性地“重写”

科学家对细菌基因组成功实现了根本性地“重写”

近日,在Science杂志上刊登的一篇文章中,合成生物学家报道了一种对细菌基因组进行重新“布局”(rewiring)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这项研究报告中,研究人员对大肠杆菌基因组中3.8%的碱基对进行了“再利用”,并且成功改变了其用途。科学家将64个遗传密码子中的7个替换成了能够产生相同组分的遗传密码子,遗传密码子是可以编码产生氨基酸的基因序列,同时研究者通过在55个DNA片段中合成DNA就减少了密

生物谷 - 细菌基因 - 2016-08-23

Nat Cancer:中山大学张弩等团队合作揭示苏氨酸代谢驱动肿瘤异常tRNA修饰和蛋白翻译

Nat Cancer:中山大学张弩等团队合作揭示苏氨酸代谢驱动肿瘤异常tRNA修饰和蛋白翻译

该研究发现苏氨酸通过YRDC介导的密码子偏倚翻译重编程为胶质母细胞瘤提供燃料。该研究发现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GSCs)显示出升高的蛋白质翻译。

iNature - 肿瘤,苏氨酸,tRNA修饰 - 2024-03-25

Clinica Chimica Acta:利用改进的野生型阻断剂可在单管中敏感、选择性地检测密码子12和13 KRAS突变

Clinica Chimica Acta:利用改进的野生型阻断剂可在单管中敏感、选择性地检测密码子12和13 KRAS突变

据推测,在WTB-PCR系统中,与DNA聚合酶的热力学驱动力相关的较多循环导致在扩增子中人工引入突变核苷酸。

MedSci原创 - KRAS,突变 - 2019-09-13

NEJM:基因治疗成功用于B型血友病

NEJM:基因治疗成功用于B型血友病

 MedSci提示:  基因疗法对于众多疾病都有疗效,如肿瘤,遗传性疾病,将来还可能在退行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中大展手脚。然而基因疗法存在很多缺陷,如外源性基因是否有害?以及外源性基因会不会在机体产生免疫或被清除?以及选择什么样的载体最合适?什么样的载体更安全,都是需要考量的。例如,如果希望这种基因是一过性表达(如机体正常后,便不希望它再表达),可以选择腺病毒载体;如果

血友病,基因治疗 - 2011-12-12

基因抑制有害蛋白产生的“质量控制”策略NMD靶基因mRNA:不仅被降解,还存在翻译抑制

细胞经常会由于各种因素产生带有提前终止密码子(Premature termination codon, PTC)的mRNA,这些mRNA一旦翻译成蛋白质,就可能产生细胞毒性,从而导致疾病。

靶基因 - 2010-12-30

Science:改写教科书——DNA暗藏第二套编码

日前,来自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报告称,他们发现了一个隐藏于 DNA 中的第二重密码。这一第二重密码所包含的信息,将改变科学家们读取 DNA 中的指令及注释突变来了解健康和疾病的方式。 这一研究是 DNA 元件百科全书计划(ENCODE)的一个组成部分。ENCODE旨在发现生物功能指令所在的位置及存储在人类基因组中的方式。 自 20 世纪 60 年代破译遗传密

生物360 - DNA,编码,密码子 - 2013-12-17

Gastroenterology:关新元教授发现OSGIN1与肝癌进展有关

来自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氧化应激诱导生长抑制因子1(OSGIN1)等位基因失衡与肝癌的进展相关。这一研究发现于1月10日发表在国际胃肠病学杂志(,IF 11.675)上。 任职于香港大学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关新元(Xin-Yuan Guan)教授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肿瘤发生发展相关基因、肿瘤干细胞及肿瘤微环境等。在

不详 - OSGIN1,肝细胞癌,关新元 - 2014-01-23

Ann Surg:胃亚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常恶变为胰腺导管腺癌

在2013年3月25日在线出版的《外科学年鉴》(Annals of Surgery)杂志上,发表了美国外科医师学会会员、日本九州大学Masao Tanaka博士等人的一项研究结果,该研究通过组织病理学方法进行亚型确定,旨在鉴定出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高风险患者组别,PDAC可独立出现于存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的胰腺之中。目前在IPMN与PDAC的不同病理特征,包括IPMN组织病理

dxy - 胃亚型,胰腺导管,乳头状黏液瘤,胰腺导管腺癌 - 2013-05-06

Nat Struct Mol Biol:丙肝的关键“软肋”

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霍德华休斯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丙型肝炎病毒HCV如何入侵宿主细胞的秘密,这一突破性成果将有助于开发针对此种病毒的治疗新方法,相关成果公布在12月23日的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杂志上。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引起的一种慢性肝炎,具有“高隐匿、高漏诊、高慢性化”以及“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就诊率”的特

互联网 张迪 - 丙肝 - 2013-01-04

Nature:纳米孔测序技术的发明人再发明单分子互作测序

随着技术的发现,大规模并行DNA测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许多研究领域带来了一场革命。然而,高通量的蛋白质分析仍然困难重重,现在亟需高质量低成本的蛋白分析技术。为此,遗传学界的大牛George M. Church领导哈佛医学院的团队,开发了一种单分子互作测序(SMI-seq)技术。该技术能够实现单分子水平上的并行分析,获得大量蛋白质的互作图谱。这一成果发表在近期的Nature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

MedSci原创 - 纳米孔,单分子 - 2014-10-04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