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8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Fungal 点击跳转

mBio:神奇!首次证实细菌释放挥发物促进真菌生长!

mBio:神奇!首次证实细菌释放挥发物促进真菌生长!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法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细菌性病原体释放的挥发性化合物促进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 CF)病人肺部感染中发现的真菌性病原体生长。这一发现首次证实一种病原体通过空气释放信号,从而直接促进另一种病原体生长。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6年3月15日那期mBio期刊上,论文标题为“Volatile Compounds Emit

生物谷 - 转化医学 - 2016-03-17

JCI:美研究发现抵御毛霉菌病的抗体

JCI:美研究发现抵御毛霉菌病的抗体

毛霉菌病是由被称为毛霉目真菌的特定类型真菌入侵病人的细胞所导致的,这是一种致命的感染,而且会攻击免疫系统被削弱的病人。在毛霉目真菌细胞表面上的一种被称为CotH的新型蛋白质让这种入侵成为了可能。 洛杉矶生医所发现新型蛋白CotH是毛霉目真菌入侵人类细胞因子 来自美国洛杉矶生物医学研究所(LA BioMed)的一个科研团队今天以网络提前出版的形式在《临床研究杂志》(

EurekAlert中文 - 毛霉菌病,真菌,疫苗 - 2013-12-26

NEJM:揭示被污染的甲泼尼龙注射所引发的真菌性脑膜炎

NEJM:揭示被污染的甲泼尼龙注射所引发的真菌性脑膜炎

2012年10月25日--随着真菌性脑膜炎发病案例在美国持续地增长,医生们面临着如何提供早期的疗法来治疗患者,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EJM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者报道了真菌性脑膜炎爆发的情况以及相应的抗真菌性脑膜炎的相关疗法。 研究者表示,超过200名病例都是因为患者注射了受感染的类固醇导致的,很大一部分患者都为成年人,其中有许多患者都有共存性疾病,这就使得治疗难度加大。推荐的疗法

生物谷 - 甲泼尼龙,真菌性,脑膜炎 - 2013-05-06

Cell:结肠-微生物群维持稳态,原来是这种新型细胞的功劳

Cell:结肠-微生物群维持稳态,原来是这种新型细胞的功劳

肠道作为一种特殊的器官,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解剖和生理作用,控制营养物质、电解质和水从肠腔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并阻止有毒管腔物质的吸收。肠屏障的破坏可导致多种病理变化。

生物探索 - 微生物,肠道免疫系统,肠道稳态 - 2020-10-04

【协和医学杂志】我国霉菌感染流行病学分析: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协和医学杂志】我国霉菌感染流行病学分析: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本研究基于中国医院侵袭性真菌病监测网,对不同地区代表性参与单位的霉菌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我国霉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以期为临床治疗霉菌感染提供数据参考。

协和医学杂志 - 霉菌感染 - 2023-09-06

Ann Inter Med:揭示颈部药物注射所引发的真菌性脑膜炎

Ann Inter Med:揭示颈部药物注射所引发的真菌性脑膜炎

每年有超过200个病人在通过脊髓硬膜外注射药物甲泼尼龙后被诊断出患有真菌性脑膜炎。刊登在国际杂志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报告中,研究者对于该病症提出了详细的临床护理、降低发病风险等措施。 研究者对一位51岁的病人进行了长期的观察研究,该病人寻求医疗护理的原因是因为其脖子在进行硬膜外类固醇注射后出现颈部疼痛甚至扩散至脸部疼痛的表现。而其他病人则由于一定的神经系统

生物谷 - 颈部,药物,真菌性,脑膜炎 - 2013-05-06

GUT: 急慢性肝衰竭的细菌和真菌感染对于患病率,患病特征和对预后的影响

GUT: 急慢性肝衰竭的细菌和真菌感染对于患病率,患病特征和对预后的影响

细菌感染是急性慢性肝功能衰竭(ACLF)的常见诱因。本项研究评估了导致ACLF发生的细菌和真菌感染的特征,以及细菌感染的预测因子和细菌感染对生存的影响。

MedSci原创 - bacterial,Fungal,Infection - 2018-09-23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五次修订版)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五次修订版)

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系指真菌侵入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的感染性疾病。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经反复讨论,参照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

中华内科杂志.2017,56(6):45 - 血液病,恶性肿瘤,真菌感染 - 2017-09-04

Leuk Lymphoma:评估G6PD活性有助于识别高风险IFD的AML患者

Leuk Lymphoma:评估G6PD活性有助于识别高风险IFD的AML患者

侵袭性真菌病(IFD)仍然是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死亡率和发病率的首要原因。2017年11月,发表在《Leuk Lymphoma》的一项研究表明,评估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将有助于识别处于较高IFD风险的AML患者,从而设计更强化的监测和治疗策略。

环球医学 - 侵袭性真菌病,急性髓性白血病 - 2017-08-14

NEJM:真菌性眼内炎-病例报道

NEJM:真菌性眼内炎-病例报道

手术后,患者右眼的视力提高到20/30,他接受伏立康唑口服治疗6周。在为期6个月的随访中,他的视力稳定,并且没有复发的迹象。

MedSci原创 - 疼痛,视力下降,真菌性眼内炎 - 2020-05-07

Radiology:CT低剂量的梦想仍可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

Radiology:CT低剂量的梦想仍可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

本研究旨在比较利用迭代模型重建(IMR)减少放射剂量CT与常规低剂量CT在侵袭性肺真菌病中的诊断价值,并将结果发表在Radiology上。

MedSci原创 - 迭代模型,放射剂量,侵袭性肺真菌病 - 2018-05-15

PNAS:皮肤真菌或可治耐药细菌感染

中科院动物所的科研人员以皮肤真菌犬小孢子菌为对象,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实验生物学方法鉴定了一个新型的真菌来源的防御素(孢子霉素)。该研究首次表明,皮肤真菌为一种新的抗感染药物资源,为治疗耐药性细菌引起的感染带来了新希望。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据了解,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两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病原微生物。传统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这些细菌

中国科学报 孙爱民 - 皮肤真菌,孢子霉素,耐药细菌感染 - 2013-01-04

2013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四次修订版)

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系指真菌侵入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的疾病。

MedSci原创 - 侵袭性真菌病,血液病 - 2013-07-26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四次修订版)解读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是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主要的感染并发症及致死原因之一。

MedSci原创 - 侵袭性真菌病,血液病 - 2013-07-26

中国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侵袭性真菌病临床诊治指南(2016年版)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结合更新的国内外临床证据,并参考2013年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的《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四次修订版)》、美国感染学会(IDSA)2016年《念珠菌感染临床实践指南》、2010年《隐球菌感染临床实践指南》、2008年《曲霉菌感染临床实践指南》、2014年欧洲临床微生物与感染性疾病学会《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中侵袭性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6,37(10):833-836. - 真菌病,器官移植 - 2016-11-03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