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87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Pathophysiology 点击跳转

Hum Mol Genet:iPS可以作为遗传性黄斑变性的新型干细胞模型

Hum Mol Genet:iPS可以作为遗传性黄斑变性的新型干细胞模型

近日,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者使用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iPS)将病人的皮肤组织成功转变成了遗传性黄斑变性的实验室模型。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Human Molecular Genetics上。 研究者Gamm表示,这种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快速深入地理解人类基因突变的生物学效应。我们希望这种新型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开发出新型疗法用以减缓或者逆转贝斯特病。贝斯特病是一种罕见的、病人特异性模型的眼

生物谷 - 盲眼病,干细胞,iPSC - 2013-05-06

Cell Rep:逆转老年痴呆!鸡尾酒和抗生素双剑合璧!

Cell Rep:逆转老年痴呆!鸡尾酒和抗生素双剑合璧!

日前,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再次推动了“病原体假说”的发展,研究表明:抗生素中的某种成分可干扰阿尔茨海默病形成的关键机制,且将其与红酒中的某种成分混合竟能恢复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记忆!

转化医学网 - 阿尔茨海默,红酒,抗生素 - 2019-01-28

主题图文-中国糖尿病患者的特点

主题图文-中国糖尿病患者的特点

全球有近50%的2型糖尿病(T2DM)成人患者在印度和中国。《自然》子刊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发表重磅综述,围绕印度/中国人群T2DM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表型、血

2022-06-22

Sci Adv:新型纳米颗粒递送平台,突破血脑屏障,为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带来希望

Sci Adv:新型纳米颗粒递送平台,突破血脑屏障,为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带来希望

血脑屏障(BBB)是指脑毛细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和由脉络丛形成的血浆和脑脊液之间的屏障,仅允许特定类型的分子从血流进入大脑神经元和其他周围细胞。

Bio生物世界 - 血脑屏障,神经系统疾病,纳米颗粒 - 2021-01-05

Eur J Heart Fail:日常用药短期漏服对心衰病理生理有何影响?

Eur J Heart Fail:日常用药短期漏服对心衰病理生理有何影响?

2017年5月,发表在《Eur J Heart Fail》的一项由英国和荷兰科学家进行的研究考察了每日用药的短期遗漏对心衰病理生理的影响。

环球医学 - 心衰,短期遗漏 - 2017-06-13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IL-6较高可预测自杀行为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IL-6较高可预测自杀行为

目的:在抑郁症和其他精神疾病中发现存在免疫功能失调。不太清楚的是,免疫功能失调能影响自杀行为。研究者回顾了自杀意念,自杀行为和自杀相关的细胞因子的文献,并调查了可调节自杀风险炎症的细胞因子与临床和神经生物学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研究者检索了1980至2015年2月PubMed,EMBASE, Scopus和PsycINFO数据库中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包括语言为英文,主要是关于自杀行为患者的细胞因子的

MedSci原创 - 细胞因子,抑郁,炎症 - 2015-11-09

Sci Transl med:潜在治疗靶标,ASL新发病机制或被发现!

Sci Transl med:潜在治疗靶标,ASL新发病机制或被发现!

一直以来,科学家都尝试从各方面寻找导致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12月18日,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一份新研究报告让人们对ALS发病机制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生物探索 - ASL,神经元,渐冻症 - 2019-12-30

Arthritis Res Ther:研究发现 IL12B区域新的易感位点与大动脉炎病理生理关联的机制

Arthritis Res Ther:研究发现 IL12B区域新的易感位点与大动脉炎病理生理关联的机制

既往研究发现大动脉炎(TAK)易感性和位于IL12B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6871626相关,它编码白细胞介素(IL)- 12p40,由IL-12p70和IL-23共同组成。本研究旨在探究TAK患者中这些细胞因子的表达,区分存在或不存在rs6871626 SNP风险等位基因的患者。研究共纳入了44名TAK患者和19名健康对照者(HCs),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评估其血浆IL-12p40、IL

MedSci原创 - IL12B,大动脉炎,单核苷酸多态性 - 2017-09-08

Scientific Reports:日发现一种蛋白质或能推迟渐冻症发展

Scientific Reports:日发现一种蛋白质或能推迟渐冻症发展

日本岐阜药科大学教授原英彰率领的研究小组在8月13日的英国《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一种能推迟渐冻症发展的蛋白质。这一发现有望为弄清该病的发病机制和开发新的治疗药物作出贡献。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症,这种疾病的患者运动神经出现障碍,导致全身肌肉逐渐变得无力。渐冻症患者约有10%属于遗传性患病。由于不清楚详细的致病原因,医学界一直未找到根

新华社 - 蛋白质,渐冻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 2012-08-15

JBC:发现促进人类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化的miRNAs

JBC:发现促进人类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化的miRNAs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与视觉功能的维持息息相关,而RPE的去分化会导致几种增生性眼部疾病。 为了鉴定与RPE分化有关的microRNAs (miRNAs),近日托马斯杰弗逊大学的研究人员比较了已分化的初级人类胚胎RPE(hfRPE)细胞与去分化的hfRPE细胞的miRNA表达图谱。 研究发现,miR-204/211是RPE中两种高表达的miRNAs,它们在去分化的hfRPE细胞中被显著下

生物谷 - 研究 - 2012-04-25

Cir Res:原发性高血压可能由母亲遗传

最新研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可能来自于母亲的遗传缺陷。由浙江大学管敏鑫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与解放军总医院王士雯院士、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进行合作,发现了由母系遗传的线粒体基因缺陷造成原发性高血压的致病机理。 据统计,我国患有高血压人数已达2亿,并以每年1000万新发人数递增,其中95%以上为原发性高血压。课题组通过对来自山西洪洞县一个原发性高血压家系进行普查,发现了典型的

高血压,遗传 - 2011-04-05

Nat.Genetics: 偏头痛与三个基因变异有关

  美国研究人员6月12日在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网络版上发表研究报告称,偏头痛与3个基因变异有关。这一发现有助于了解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并为以该基因为靶向开发治疗药物奠定基础。 美国布里格姆妇科医院的研究人员对超过2.3万名妇女的基因数据进行了分析,这些妇女中有5000多人患有偏头痛。在这份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研究人员在约30亿个人类基因碱基对中,找出了具有关联性的序列。 结

Nat.Genetics - 2011-06-14

手机致癌研究引发轩然大波,这里告诉大家真相

在日常生活中,手机和我们几乎是形影不离的。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低头族”,不论走路、坐车还是吃饭都在玩手机。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究竟有没有影响呢?有关这个问题的争论一直都没有平息。 美国NTP(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为此展开了一个大型项目,深入研究手机辐射对大鼠和小鼠的影响。五月二十六日,他们在bioRxiv上预先发布了自己的部分研究结果。研究显示,手机频率

MedSci原创 - 手机,致癌 - 2016-06-01

Science:胆固醇代谢产物-27-羟基胆甾醇驱动乳腺癌生长

来自杜克大学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报告称,发现胆固醇的一种副产物像雌激素一样发挥作用,推动了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生长和扩散。他们还证实,他汀类药物一类的降胆固醇药物似乎可以减小这种激素样分子的效应。研究论文发表在11月29日《科学》(Science)杂志上。 尽管这些利用小鼠模型和肿瘤细胞获得的结果尚属早期研究发现,但却是第一次解释了高胆固醇与乳腺癌之间的联系,尤其是针对

生物通 - 癌症 - 2013-12-02

Science:高胆固醇增加乳腺癌风险机制可能与27HC有关

  人们已经知道,胆固醇在血管里积聚会导致心脏病和中风。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胆固醇在机体中代谢后,还会生成一种类雌激素分子,从而促进乳腺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这一成果首次解释了为何肥胖女性乳腺癌风险较高。不过好消息是,服用他汀类降胆固醇药物有助降低患癌风险。   此前研究表明约75%的乳腺癌与雌激素有关。杜克大学药理学和癌症生物学系主任唐纳德·麦克唐奈等人28日在《

MedSci原创 - 乳腺癌,27HC,高胆固醇 - 2013-11-29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8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