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专访 点击跳转

<font color="red">专访</font>DNA之父詹姆斯·沃森:人类离治愈癌症还有多远?

专访DNA之父詹姆斯·沃森:人类离治愈癌症还有多远?

3 月 29 日,DNA 之父、美国生物学家、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詹姆斯·沃森接受了新华社专访,并就治愈癌症等一系列话题展开对话。人类离治愈癌症还有多远?

新华社 - 癌症 - 2017-03-31

【CIT 2015<font color="red">专访</font>】何奔:中国临床科研创新环境有待改善

【CIT 2015专访】何奔:中国临床科研创新环境有待改善

MedSci专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主任医师:何奔MedSci:何主任,您好!欢迎您来参加2015 CIT介入心脏病学大会。

MedSci原创 - 临床研究,介入器材,CIT,2015 - 2015-03-20

CCS2016:梅斯医学<font color="red">专访</font>大会主席曲乐丰教授

CCS2016:梅斯医学专访大会主席曲乐丰教授

第五届中华颈动脉外科高峰论坛暨国际颈动脉外科峰会(CCS2016)于2016年4月22-24日在上海举行,现已圆满落幕。 大会共有全国20个省市逾450位来宾参加;全程进行网络直播;完成了4例高难度手术直播;邀请美、英、德、中的本领域知名专家作专题报告;举办全国首站青年医师微创腔内病例大赛;国内首发全新颈动脉外科器具;同期成立了“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颈动脉学组”。会议内容丰富

MedSci原创 - CCS2016,中华颈动脉外科高峰论坛,血管外科 - 2016-04-30

MedSci<font color="red">专访</font>冯翔教授:血管重建技术急需标准化

MedSci专访冯翔教授:血管重建技术急需标准化

由长海医院血管外科主办的2015年国际腔内血管学大会于10月8日至11日在上海隆重召开。 本次大会力求搭建国际平台,展示前沿技术,激发热点讨论,演示精彩手术,并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血管外科学及相关学科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 MedSci有幸采访了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冯翔教授。 MedSci:冯翔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MedSci的采访,今年的大会我们在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领导下的成

MedSci原创 - 血管重建技术 - 2015-10-14

陈有信教授<font color="red">专访</font>|AI在眼科领域有广阔前景

陈有信教授专访|AI在眼科领域有广阔前景

目前70%的眼科医生分布在大中城市中,但是70%的眼科患者却生活在基层,眼科医生的分布与群众对眼科诊疗的需求不匹配。怎样在现有体系中解决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人工智能或许能解决部分问题。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办,江苏省医学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于2019年9月4-8日在苏州举行。在大会上,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陈有信教授以“人工智能在眼科的应用”为题,进行了精彩的发言。

MedSci原创 - AI,人工智能,眼科 - 2019-09-09

<font color="red">专访</font>北大肿瘤医院院长:中国抗癌之路怎么走

专访北大肿瘤医院院长:中国抗癌之路怎么走

近日,一种被误读为“用小苏打‘饿死’癌细胞”的抗癌疗法引发热议。虽是讹传,但表明“抗癌”话题公众关注度颇高。多种因素作用下,全球癌症发病率不断攀升,抗癌成为医学界热点研究方向,中国也不例外。 今年年初美国政府提出的抗癌“登月计划”近日有了新的进展,由美国癌症专家组成的“蓝丝带顾问咨询委员会”建议,应在免疫疗法、数据共享和建立患者网络等十大领域重点投资,从而达到加快癌症研究的目的。

新华社 - 抗癌,季加孚,小苏打 - 2016-09-27

<font color="red">专访</font> | 柳光宇:为乳腺癌患者重塑“完整”人生

专访 | 柳光宇:为乳腺癌患者重塑“完整”人生

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午的门诊号一直看到下午不是什么新鲜事。作为乳腺外科主任医师,柳光宇忙着看诊、忙着查房、忙着手术。用一位患者的话说,就是看着“挺心疼”。这位患者和他接触不过两个月,从门诊到手术直到现在选择化疗方案,“柳医生不喜欢拐弯抹角,有什么问题就直接问,他会站在你的立场上帮忙解决。”让重塑的乳房有“感觉”乳腺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在肿瘤医院已经超过90%,这要归功于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

澎湃新闻 - 乳腺癌,完整,柳光宇 - 2018-03-10

<font color="red">专访</font>:林晓曦:血管瘤48小时完成诊疗

专访:林晓曦:血管瘤48小时完成诊疗

周三上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的血管瘤专科诊区,被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围得水泄不通。林晓曦团队医生坐镇8个诊室,一个上午,500多个病人有条不紊,在初步诊断后进行分流,完成拍照、留档、检查等一系列流程,绝大多数病人在48个小时内就能获得清晰的诊疗意见并预约手术。而所有的程序走完只需要挂一次号。

澎湃新闻 - 血管瘤 - 2017-04-11

MedSci<font color="red">专访</font>吴一龙教授:肺癌研究急需标准化

MedSci专访吴一龙教授:肺癌研究急需标准化

由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西部医药技术转移中心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肺癌学术大会于2015年10月15-17号在成都举行。本届大会紧紧围绕“关注肺癌病人生存质量,优化肺癌个体化治疗”的主题拓展学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 在大会上,梅斯医学(MedSci)有幸采访到来自美国外科学院院士,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吴一龙教授。 MedSci:吴教授,您好,

MedSci原创 - 肺癌,临床诊治 - 2015-10-21

<font color="red">专访</font>顶级哈佛风湿专家:哪些人更容易得风湿?

专访顶级哈佛风湿专家:哪些人更容易得风湿?

自身免疫疾病令人费解。其错综复杂的机制我们至今不清,其可能危害各个重要器官的严重后果使人变色。为什么会得自身免疫疾病,谁更容易得,能预防吗?日前,MED24带着这样的问题采访了哈佛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布莱根妇女医院小儿风湿病成人中心主任Peter Nigrovic博士。

MED24 - 风湿,专家,易患人群 - 2019-07-22

《纽约时报》<font color="red">专访</font>山中伸弥:干细胞治疗需要时间和金钱

《纽约时报》专访山中伸弥:干细胞治疗需要时间和金钱

2017年1月17日,《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题为“The Stem-Cell Revolution Is Coming — Albeit Slowly”的文章,是对山中伸弥的专访实录。

生物探索 - 干细胞治疗 - 2017-01-18

王海波教授<font color="red">专访</font>:non-pCR乳腺癌治疗新添利器

王海波教授专访:non-pCR乳腺癌治疗新添利器

T-DM1作为乳腺癌治疗领域首个ADC类药物,现已在我国获批上市,用于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未达病理学完全缓解患者术后的强化辅助治疗。那么,该药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是怎样的?在临床使用中具

肿瘤资讯 - 乳腺癌,T-DM1 - 2020-04-09

MedSci<font color="red">专访</font>刘伦旭教授:临床医生该如何做好科研

MedSci专访刘伦旭教授:临床医生该如何做好科研

由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西部医药技术转移中心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肺癌学术大会于2015年10月15-17号在成都举行。本届大会紧紧围绕“关注肺癌病人生存质量,优化肺癌个体化治疗”的主题拓展学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在大会上,梅斯医学(MedSci)有幸采访到大会秘书长刘伦旭教授。MedSci:刘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MedSci的采访。到今年为止,我们已经举办了十四届全国肺

MedSci原创 - 肺癌,科研 - 2015-10-20

MedSci专访李进:分子靶向治疗大肠癌进展

由梅斯医学主办的2015精准医疗研讨会于8月13-14号上海好望角酒店举行,本届将以精准医疗为切入点,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邀请国内外顶尖的专家,针对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在癌症,神经,心血管等疾病领域中精准医疗的研究进展等议题进行讨论。MedSci现场采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李进教授 。MedSci:李教授,您好,感谢您接收medsci的采访。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能否跟我们分享一

MedSci原创 - 大肠癌 - 2015-08-17

袁振刚:细胞免疫疗法,肿瘤治疗新希望【MedSci专访

2014肿瘤转化医学研讨会于2014年04月18-19日在上海好望角大饭店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生物谷举办,本次大会上,MedSci有幸采访到了袁振刚教授。 MedSci通讯员:袁教授您好,很高兴您能够接受MedSci的采访,您今天在肿瘤转化医学研讨会上的议题是《肿瘤免疫细胞治疗 —转化医学新阵地》,关于肿瘤生物治疗可分为细胞治疗和非细胞治疗,可否请您谈一下这些治疗方法的特点? 袁振刚教授:

MedSci原创 - 肿瘤治疗,细胞免疫 - 2014-04-22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