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Y90-RE 点击跳转

PPI治疗不佳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抑酸新选择

PPI治疗不佳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抑酸新选择

对于这类PPI治疗效果不佳的人群需要优化治疗方案。

消化界 - PPI,反流性食管炎 - 2023-04-07

疗效相当,更少出血风险,达比加群酯新适应证在中国获批

疗效相当,更少出血风险,达比加群酯新适应证在中国获批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已批准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泰毕全(通用名:达比加群酯)新适应证: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或肺栓塞(PE)以及预防相关死亡;预防复发性DVT和/或PE以及相关死亡。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 达比加群酯,口服抗凝药,出血风险 - 2017-11-04

JNNP:C9orf72重复扩增携带者的生命早期特征

JNNP:C9orf72重复扩增携带者的生命早期特征

行为变异性额颞叶痴呆(bvFTD)是一种以额叶和前颞叶萎缩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社会认知障碍是bvFTD的最早和核心症状。包括移情能力、道德判断和自我洞察力在内的高阶功能在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

MedSci原创 - C9orf72,重复扩增携带者,生命早期特征 - 2021-06-17

FDA接受审查勃林格抗凝血剂Pradaxa sNDA

FDA接受审查勃林格抗凝血剂Pradaxa sNDA

在美国,每年约有90万例VTE事件,其中约1/3患者死于PE

生物谷 - 新药,FDA - 2013-08-30

勃林格殷格翰抗凝血剂Pradaxa新适应症获FDA批准

勃林格殷格翰抗凝血剂Pradaxa新适应症获FDA批准

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4月7日宣布,FDA已批准Pradaxa(dabigatran,达比加群酯)用于已接受5-10天肠外抗凝剂(parenteral anticoagulant)的患者,治疗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以及用于既往已治疗过的患者,降低DVT和PE复发的风险。 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VTE),是继冠状动

生物谷 - 新药,FDA - 2014-04-08

JAMA Cardiol:最新Meta分析称,当房颤遇到冠脉介入,氯吡格雷联合达比加群/利伐沙班最佳

JAMA Cardiol:最新Meta分析称,当房颤遇到冠脉介入,氯吡格雷联合达比加群/利伐沙班最佳

近期发表在JAMA心脏病学子刊上的一项Meta分析表明,对于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或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房颤患者,一种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联合一种P2Y12抑制剂(如氯吡格雷、替格瑞洛

中国循环杂志 - Meta,房颤,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 2019-07-02

EuroIntervention:肾动脉超声消融治疗难治性高血压长期随访结果公布(RADIANCE-HTN SOLO研究)

EuroIntervention:肾动脉超声消融治疗难治性高血压长期随访结果公布(RADIANCE-HTN SOLO研究)

早期研究表明,射频去肾交感神经术可降低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我们研究了在不给予降压药物的情况下,一种替代技术——血管内超声肾交感神经消融术是否能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

MedSci原创 - 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肾动脉超声消融 - 2021-07-25

JBC:发现癌细胞抗紫杉醇作用的生物标记

JBC:发现癌细胞抗紫杉醇作用的生物标记

紫杉醇是红豆杉属植物中的一种复杂的次生代谢产物, 也是目前所了解的惟一一种可以促进微管聚合和稳定已聚合微管的药物。临床研究表明,紫杉醇是乳腺癌的有效抑制药物。尽管如此,癌细胞抗紫杉醇作用目前仍然是一个主要的临床挑战。当前,急需更好的理解紫杉醇抗性表型来发现能够预测肿瘤对紫杉醇应答的生物标记物。近日,美国乔治敦大学的Ayesha N. Shajahan等人发现,在雌性激素受体α (ER+)乳腺癌细胞

生物谷 - 肿瘤,癌症 - 2012-04-10

IEEE TRANS :监测早产的无创检测和刺激系统

IEEE TRANS :监测早产的无创检测和刺激系统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早产定义为怀孕37周前分娩。在世界范围内,11.1%的胎儿是早产,早产率因国家而异,从5%到18%不等。早产是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病因,是5岁以下儿童第二位的直接死因。各

MedSci原创 - 早产,无创检测,刺激系统 - 2021-05-17

勃林格殷格翰泰毕全®(达比加群酯)新适应症获CFDA批准

勃林格殷格翰泰毕全®(达比加群酯)新适应症获CFDA批准

勃林格殷格翰日前宣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已批准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泰毕全®(通用名:达比加群酯)新适应症: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或肺栓塞(PE) 以及预防相关死亡;预防复发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或肺栓塞(PE) 以及相关死亡。目前DVT/PE患者的常用标准抗凝治疗方案为急性期肝素桥接华法林长期治疗,但华法林治疗需要频繁验血监测INR调整剂量,使用起来十分不便。新

美通社 - 泰毕全,新适应症,CFDA - 2017-11-22

Nat Genet:GWAS的荟萃分析发现10个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位点

Nat Genet:GWAS的荟萃分析发现10个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位点

来自安徽医科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香港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对中国人和欧洲人进行了全全基因组关联荟萃分析,鉴别出了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的10个新位点。研究结果发布在7月11日的《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安徽医科大学的崔勇(Yong Cui)教授,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Timothy J Vyse教授,及香港大学的香港大学杨万岭(Wanling Yang)

MedSci原创 - 系统性红斑狼疮,荟萃 - 2016-07-13

Hypertension:蛋白尿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处方之间的关系

Hypertension:蛋白尿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处方之间的关系

该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蛋白尿测试结果会改变患者的治疗,因此,坚持蛋白尿测试是获得最佳治疗的关键步骤。

MedSci原创 - 处方,蛋白尿,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 - 2020-09-28

Nature:类风湿关节炎新易感基因找到

一项由美国、日本、法国、中国等国家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团队研究发现,有40多个新的DNA区域会增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风险。相关论文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刊物《自然》杂志上。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由免疫系统紊乱导致的,以关节炎症为主要特征的风湿病。该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研究认为,类风湿关节炎65%的发病风险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此前,科研人员已在整个基因组中找到了59个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风险相关的基因

MedSci原创 - 类风湿关节炎,易感基因 - 2014-01-19

细胞囊泡运输发现者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诺贝尔奖官网消息,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7日下午揭晓,耶鲁大学教授詹姆斯-E.罗斯曼、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兰迪-W.谢克曼及 德国生物化学家托马斯-C.苏德霍夫因在细胞内主要运输系统的新发现而获奖。诺奖委员会说,三人发现了细胞内囊泡交通的运行与调节机制。   生物体内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生产和运输分子的工厂。比如,胰岛素在这里被制造出来并

MedSci原创 - 诺贝尔,囊泡 - 2013-10-07

Nat Genet:中美专家首次发现脑干胶质瘤特异基因突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张力伟教授与美国杜克大学阎海教授联合,将临床医学研究优势转化为基础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脑干胶质瘤中特异的基因突变。 这是“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在脑干胶质瘤发生机制及治疗分子靶点研究”项目的重大突破性成果,已于6月1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遗传》。 脑干是身体各部位神经与大脑之间的必经之路,是负责心跳、呼吸、循环、消化和意识等功能的关键部位之一

新华网 - 脑干胶质瘤,基因突变 - 2014-06-05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