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低温驯化 点击跳转

专家辟谣雾霾携带病菌具有传染性:因地域而异

专家辟谣雾霾携带病菌具有传染性:因地域而异

北京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拉响第五天。今日,一条称此次雾霾携带的病菌具有传染性,所带病菌主要侵害12岁以下儿童,且被传染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烧必须住院治疗的微信被大量转发,消息引起许多家长关注。专家表示,雾霾携带病菌成分因地域而异,目前并没有证据能证明雾霾能够自己产生病毒病菌,但雾霾携带病菌病的现象是存在的,所有人群在雾霾天外出都需要进行健康防护。 “此次雾霾产生的病菌侵害主体为12岁以下儿童,

北京青年报 - 雾霾 - 2016-12-20

PNAS:为何放进冰箱的西红柿吃起来没有味道?或许基因在捣鬼!

PNAS:为何放进冰箱的西红柿吃起来没有味道?或许基因在捣鬼!

图片来源:www.phys.org 如果从外边买回来西红柿,我们最好不要把它们放到冰箱里,不然西红柿或许会失去它们原有的味道,近日刊登在PNAS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佛罗里达大学的科学家们对此进行了解释,放进冰箱后西红柿的某些基因或许会“失活”,这样就会导致西红柿味道不复存在。 文章中,研究者从遗传根源问题上对此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将西红柿冷却至54度以下或许会阻断西红柿产生促进味道出

生物谷 - 西红柿 - 2016-10-22

合理应用肿瘤标志物 实现临床获益最大化

合理应用肿瘤标志物 实现临床获益最大化

随着近年来对肿瘤标志物应用研究的深入以及多种新型肿瘤标志物的出现,其临床价值越来越受到业界的认可和重视。日前,在上海举办的“2016罗氏肿瘤标志物专家论坛”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郭林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谢鑫友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宋现让教授、江苏省临床检验中心许斌教授等检验领域的专家就如何合理应用肿瘤标志物,如何提升肿瘤标志物检测的质量控制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实现临床获益最大化。

中国科学报 - 肿瘤 - 2016-09-13

【珍藏版】腰突症介入治疗7大问

【珍藏版】腰突症介入治疗7大问

介入治疗在影像设备仪器下进行,针对性比较强,尤其CT引导药物介入治疗,在CT引导下直接把药物注射在破裂的椎间盘表面,好比浇花,直接把药物浇在花的根部,即不破坏椎间盘,又保持椎间盘的功能。

放射沙龙 - 经皮穿刺,腰突症介入治疗,在影像学仪器监视下进行 - 2022-09-12

人也可以冬眠了?新研究或将开启“人工冬眠”之路

人也可以冬眠了?新研究或将开启“人工冬眠”之路

尽管“人工休眠”技术已经多次取得不错的进展,但是距离临床转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生物探索 - 动物,人工冬眠,人大脑活动 - 2022-12-24

终末期肝病治疗希望!《自然》子刊:肝移植进展年度回顾

终末期肝病治疗希望!《自然》子刊:肝移植进展年度回顾

本文介绍了评分无限制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3.0版本,以及机械灌注保存供肝的前沿进展,以期为临床肝移植提供参考。

医学新视点 - 肝移植,终末期肝病,机械灌注 - 2023-12-04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你听说过吗?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你听说过吗?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Stockholm syndrome),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是指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

网络 - 心理 - 2022-03-28

世界最老冷冻胚胎诞生为人:冷冻25年,只比分娩母亲小一岁

世界最老冷冻胚胎诞生为人:冷冻25年,只比分娩母亲小一岁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0日报道,世界上冷冻时间最长的人类胚胎11月顺利出生。如果以形成时间计算,这个25年前冷冻的胚胎只比其分娩母亲小一岁。

新华网 - 试管婴儿,冷冻胚胎,分娩 - 2017-12-21

MedRxiv: 8℃最适合病毒传播!?

MedRxiv: 8℃最适合病毒传播!?

近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者在医学预印本平台MedRxiv刊登研究,针对27个国家429个城市约2.5万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通过统计各地确诊人数和对应节点的气温,发现当气温在8℃左右时,新冠肺炎可能最适合传播。

中国循环杂志 - 新冠肺炎,传播 - 2020-02-27

Cell:核糖体——人类生命最基本的分子机器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洛萨拉摩斯国家实验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人类机体的核糖体或许更为多样化,核糖体序列的微小改变就会改变其作用机制,进而使核糖体不断适应变化中的环境。 研究者Karissa Sanbonmatsu教授说道,从实际出发,这项关于核糖体的原子机制研究为理解很多疾病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思路,我们从原子水平上对人类机体的核糖体进行的解码。一般情况下分子

生物谷 - 核糖体,核糖体序列 - 2014-07-07

首届Bioon forum—2008 年生命科学实验室热点技术应用讲座及交流会成功举办

首届Bioon forum—2008 年·生命科学实验室热点技术应用讲座及交流会成功举办   生物谷BioEvent报道:2008年6月23日,由生物谷和国药励展展览有限公司主办,生物谷承办的“首届Bioon forum—2008 年·生命科学实验室热点技术应用讲座及交流会”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成功召开。共有来自国内外知名企业、单位和科研院校等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共同探讨

会议 - 2008-06-23

江苏启动禽流感确诊2小时报告制

江苏省卫生厅昨日通报,江苏新增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患者目前在苏州某医院接受治疗,病情较重。此前确诊的3例经积极抢救有2人已经转危为安,另有1人仍然危重。此外,浙江省卫生计生委25日通报,浙江当日新增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至此,浙江已累计17日报告有感染病例,本年度累计确诊患者数达47例。 启动禽流感确诊2小时报告制度  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这是江苏确诊的第4例人

扬子晚报 - H7N9,禽流感,江苏 - 2014-01-26

新版指南汇总CPR 50年研究成果

来源于医学论坛网 主题为“CPR 50周年:起死回生(transforming death to life)”的全体会议隆重揭幕。   心肺复苏(CPR)的历史可追溯到1960年,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的3名学者通过胸部按压和除颤为一条狗成功实施了复苏。来自巴尔的摩的韦斯菲尔德(Weisfeldt)教授历数了此后半世纪以来CPR研究历程的里程碑式进展。   作为对50年CPR研究成果的总结

CPR - 2010-12-02

AHA 2014:血管加压素治疗心搏骤停和创伤 可行?

AHA科学年会复苏科学座谈会上的辩论显示,目前仍需更多研究以确定在心搏骤停或严重创伤患者复苏中应用血管加压素的利弊。 现有证据不足 多伦多大学Morrison教授表示,未来需要确定肾上腺素在心搏骤停中的最佳剂量和应用时机,哪些患者可从血管加压素中获益,以及快速推注和持续输注的选择。尽管一些研究显示肾上腺素可有有益于心搏骤停患者复苏,但仅有的一项肾上腺素与安慰剂随机对照试验并未得

医学论坛网 - 血管加压素,心搏骤停,创伤 - 2014-11-19

靠谱?患癌少女去世 冷冻遗体待200年后复活

据香港《文汇报》19日报道,现代医学技术昌明,但仍然存有不治之症,部分医学专家于是提出冷冻身体技术,期盼终有一天医治方法出现突破,令病人得以复活。英国一名14岁少女确诊患上末期癌症后,打算死后冷冻身体,遭父亲反对,她于是入禀法院,最终获判胜诉,有可能成为全球首宗获法庭裁决得以冷冻身体的案例。据报少女曾向亲戚说︰“我快要死了,但将在200年后回来。”化名“JS”的少女于去年确诊患上罕有癌症,今年8月

MedSci原创 - 冷冻,复活 - 2016-11-19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