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 点击跳转

Microbiome:苏州大学邓泮等揭示肠道<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在胆碱<font color="red">生物</font>合成中的新功能

Microbiome:苏州大学邓泮等揭示肠道微生物在胆碱生物合成中的新功能

该研究使用稳定同位素分辨代谢组学(SIRM)对口服给予13C-菊粉的小鼠进行研究,作者首先观察到了在盲肠内容物中氨基酸和短链脂肪酸代谢途径中13C代谢物的动态富集。

iNature - 肠道微生物,胆碱生物合成 - 2024-06-09

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亚洲首个<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移植及研究中心

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亚洲首个微生物移植及研究中心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成立亚洲首间、以及香港唯一一间「微生物移植及研究中心」,研究「肠道微生物群」在人体中发挥的作用,从而订立预防及治疗疾病的新策略。医学院于早年已成功运用「微生物群移植」技术治疗多种危疾,专家们现计划将其应用拓展至如肥胖等其他疾病和身体状况,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生信者言 - 微生物移植,肥胖,肠道微生物 - 2018-08-12

Nature:揭秘父系<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群扰动:对后代健康的深远影响

Nature:揭秘父系微生物群扰动:对后代健康的深远影响

研究探讨了父体微生物组变化对后代健康的潜在影响及其机制。

生物探索 - 健康,微生物组 - 2024-05-07

Microbiome:太空舱内<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群变化可能影响宇航员健康

Microbiome:太空舱内微生物群变化可能影响宇航员健康

一个国际团队在英国《微生物组》杂志上发表新研究说,太空舱内微生物群数量和种类变化,对未来长期太空旅行中创造一个健康、稳定的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新华网 - 宇航员,微生物,太空舱 - 2017-10-10

NPJ Parkinsons Dis:帕金森氏病肠道<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群变化与肠道炎症有关

NPJ Parkinsons Dis:帕金森氏病肠道微生物群变化与肠道炎症有关

肠道微生物区系正在成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调节因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与帕金森病(PD)的症状和病理生理学有关。帕金森病通常先于胃肠道症状和伴随疾病的肠道神经系统改变。几项研究已经分析了帕金

MedSci原创 - 帕金森氏症,肠道菌群,肠道炎症 - 2021-03-17

Immunity:激素和<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驱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性别偏差

Immunity:激素和微生物驱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性别偏差

8月22日在Immunity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了自身免疫性疾病性别偏差的根本原因,阐述了某些多见于男性的肠道微生物是如何可以帮助保护他们抵抗1型糖尿病的。【原文下载】 这项新研究表明,微生物配合性激素造成这种了这种性别偏差。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性别偏差是众所周知的,但科学

生物谷 - 免疫,性别偏差 - 2013-08-26

Gut Microbes:科学家揭秘:肠道<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是如何与大脑交流的

Gut Microbes:科学家揭秘:肠道微生物是如何与大脑交流的

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一项新研究结果表明,某些肠道细菌和大脑代谢物之间存在着一种沟通途径,这种途径是通过一种名为皮质醇的血液化合物来实现的。出乎意料的是,这一发现提供了一种解释自闭症特征的潜在机制。

生物探索 - 肠道微生物,自闭症,神经发育 - 2017-08-24

Biol: 干预肠道<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可治疗焦虑和抑郁

Biol: 干预肠道微生物可治疗焦虑和抑郁

可以利用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干预治疗焦虑和抑郁,要么是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要么是通过鉴定影响大脑5-羟色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能活动的新的微生物菌株。

MedSci原创 - 抑郁,焦虑,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肠道微生物,5-羟色胺 - 2021-04-04

Nature子刊发现对抗<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病原体的新防御机制

Nature子刊发现对抗微生物病原体的新防御机制

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一个能够检测到病原微生物入侵的人类免疫受体。因此他们成功发现一条至今未知的宿主防御机制。这些结果将促进未来开发预防和治疗传染病的新方法。传染病的发生主要由破坏宿主生物防御系统的病原体微生物引起,这些病原微生物能够产生多种蛋白。但是人们对于宿主生物防御系统的多种机制仍了解较少。来自日本的科学家发现一些类型的微生物体通过

生物谷 - 微生物 - 2016-07-13

2017(第三届)肠道<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组与健康研讨会

2017(第三届)肠道微生物组与健康研讨会

人体内的肠道微生物数量超过自身细胞的10倍以上,肠道微生物稳态对消化、营养物质代谢、人体自身发育、免疫及疾病的产生等方面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不断有研究发现体内微生物在许多慢性疾病和症状中,如炎症然而超过70%的肠道微生物却无法用传统方法分离和培养,这极大地限制了科学家对微生物的了解,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让研究人员能够研究肠道内的“微生物暗物质”;类肠器官构建则使科

MedSci原创 - 肠道微生物组 - 2017-03-24

GUT:严重肥胖人群减肥手术对肠道<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和代谢失调的影响

GUT:严重肥胖人群减肥手术对肠道微生物和代谢失调的影响

研究发现,严重肥胖患者其肠道微生物种类及丰度发生变化,导致代谢失调,接受减肥手术可改善严重肥胖患者肠道微生物群生态系统和微生物-宿主相互作用

MedSci原创 - 减肥手术,肥胖,代谢 - 2018-06-14

JCEM:BMI相关的血浆代谢产物谱与肠道<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有何关联?

JCEM:BMI相关的血浆代谢产物谱与肠道微生物有何关联?

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和循环代谢产物与人类肥胖相关。肠道微生物负责集中代谢功能,而血浆中代谢产物的改变可能可以反应肠道微生物的差异。近日在JCEM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则研究了普通人群中与BMI相关的血浆代谢物谱,并研究了这种代谢物谱与肠道微生物组成不同是否有关。

MedSci原创 - BMI,代谢产物谱,肠道微生物 - 2018-02-09

Ant van Leeuw:秦始皇兵马俑土壤分离出新种地球<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

Ant van Leeuw:秦始皇兵马俑土壤分离出新种地球微生物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19日宣布,该院刘波团队从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土壤分离的FJAT-13831T菌株,为世界上首次发现的一种地球微生物——芽胞杆菌属的新种,被命名为兵马俑芽胞杆菌(Bacillusbingmayongensissp.nov

中新社 - 微生物,免疫,秦始皇兵马俑 - 2014-03-17

EST:雾霾藏1300种微生物 绝大部分不致病

近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朱听研究员课题组在权威环境学杂志《环境科学与技术》上发表了题为《严重雾霾天气中北京PM2.5与PM10污染物中的可吸入微生物》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北京市雾霾天气中大气悬浮颗粒物的微生物组分朱听研究组利用一套新的研究方法,首次鉴别出大气悬浮颗粒物中的微生物组分,其中包含1300多种微生物,绝大部分为非致病性的,但也含有极少量可能致病或致过敏微生物的DNA序列。 据悉,朱听研究组

科学网 - 雾霾,微生物,不致病 - 2014-02-25

Nature:儿时营养不良会影响肠道微生物菌群成熟和健康

近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的一项微生物学研究显示,儿童时期的营养不良会影响肠道健康,而且在营养干预后不会完全恢复。这项研究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治疗性的食品干预,不是总能让此类儿童长期恢复正常发育。在从食物中提取、代谢营养物质的过程中,肠道中的微生物群落起到重要作用。

MedSci原创 - 肠道微生物,营养不良 - 2014-06-09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