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查房 点击跳转

国家严惩涉医违法犯罪行为 为何伤医事件仍在发生?

国家严惩涉医违法犯罪行为 为何伤医事件仍在发生?

完善立法、依法严惩,推动预防和处理医患纠纷步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这只是治标的手段。长远来看,解决暴力伤医事件、医疗纠纷频发多发等社会问题仍需着眼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共同营造仁爱和谐尊医重卫的社会风气,多一些理解包容,少一点暴躁戾气,患者静心养心才能让医者更安心尽心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国家卫健委等28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对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失信行为责任人实施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对暴

经济日报 - 涉医,伤医,违法犯罪 - 2018-10-23

据说,每个医护人员曾经都是段子手……

据说,每个医护人员曾经都是段子手……

“你不是人!”早上我们一般比较忙,收病人多,每个人都简直恨不得脚下多个风火轮。尤其是助班,要铺床,还要指导病人填表什么的,忙得屁颠屁颠的。就在大家忙得不可开交时,一个埋头开医嘱的医生突然对着助班护士大喊一声,你简直不是人!顿时,空气仿佛凝固住了,大家纷纷转头看向这个医生,不明白他何出此言,尤其是助班护士更是瞪着他,简直要把他吃了。然后医生淡定地笑了,你是神啊,这么多病人你都能忙得井井有条!顿时办公

掌上医讯 - 段子手,医生 - 2017-01-14

“双院长制”来了 院长也要挣“工分”

“双院长制”来了 院长也要挣“工分”

三明下属的尤溪县总医院,实行院长负责制和“一把笔”审批制度,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由县总医院统一管理,实行行政院长和业务院长“双院长”制。

医学界 - 双院长制,工分 - 2017-08-31

表达信息模糊,易致护理差错发生!

表达信息模糊,易致护理差错发生!

护理工作是一个需要不断进行交接,不断进行衔接的过程,期间要不断地进行信息传递,每一个班次之间,不同的岗位之间,随时随地都在进行着信息的传达。而如果信息没有得到准确的表达,就会影响到护理工作。

中国护理管理 - 护理差错,信息传递,交接班 - 2018-07-07

王辰院士:医生是天然的研究者

王辰院士:医生是天然的研究者

论经验 医生和护士大部分的知识和经验是从书本和老师那里学到的,这是间接经验,而对于直接知识和经验,王辰院长在一次查房中问一位医生:“什么是临床直接经验?”

医学界 - 医生,临床研究 - 2015-07-22

健康时评:中医药战“疫”书写使命担当

健康时评:中医药战“疫”书写使命担当

解封、重启、复苏、再出发……经过76天的艰苦战疫,挨过了至暗时刻,扛住了血泪坚守,以武汉为主战场的我国本土疫情传播被基本阻断,疫情防控总体格局迎来标志性节点。在这两个多月的

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 中医药,使命 - 2020-04-13

王辰院士:以呼吸专科医联体 推动慢阻肺的分级诊疗

王辰院士:以呼吸专科医联体 推动慢阻肺的分级诊疗

6月15日,由中日医院发起的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中日医院呼吸专科医联体慢阻肺协作组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

中青在线 - 慢阻肺,医联体 - 2017-06-15

儿科医生的一天:不怕娃哭闹 不吃喝也接诊不完

儿科医生的一天:不怕娃哭闹 不吃喝也接诊不完

儿科医生晁爽急步走进门诊病房,一放下东西,立马给来访的记者递来口罩,“赶紧戴上,这儿全是病毒。”

澎湃新闻 - 儿科 - 2018-01-25

上海市卫健委:公立医院加号号源不超过核定号源的20%

上海市卫健委:公立医院加号号源不超过核定号源的20%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门诊医师出诊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2019年05月07日 )各区卫生健康委(卫生计生委),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有关大学、中福会,各市级医疗机构:为规范本市公立医疗机构门诊医师出诊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便群众就医,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我委制定了《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门诊医师

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 - 公立医院,核定号源,卫健委 - 2019-05-07

改善医疗服务紧跟健康中国节拍

改善医疗服务紧跟健康中国节拍

2018年是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第二个“三年计划”的开局之年。过去3年,改善医疗服务工作扎实推进,取得显著成效,为“新三年”打下了坚实基础。新的三年,恰遇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人民群众有了更多样化的卫生和健康服务需求。

健康报 - 改善医疗服务,健康中国 - 2018-07-02

新疆试点总药师制度 药师将审核医生处方

新疆试点总药师制度 药师将审核医生处方

随着总药师试点工作的开展推广,意味着今后越来越多的医生处方,需经药师审核后才能给病人用药。

亚心网 - 药师制度,审核处方,药师法 - 2018-01-04

有一种病人,他们总能让你觉得自己的医嘱白下了……

有一种病人,他们总能让你觉得自己的医嘱白下了……

医院,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形形色色的病人,让你分分钟产生“活久见”的感叹。有一种病人,他们总能让医生觉得自己的医嘱白下了……案例 1患者40多岁,男。年轻的时候上呼吸道感染,然后就风湿性心脏病了,累及二尖瓣,然后二尖瓣狭窄了。换了机械瓣之后,需要长期吃抗凝药物。结果这娃吃了1个星期,自行停药了。反正就觉得手术都做了还要终身吃药你们医生一定在坑我钱做个长线买卖什么的,也不回医院复查。那么继续标准病程,

医学信使 - 医嘱,药物,糖尿病 - 2016-08-22

抗疫日记丨“医生救救我”,治病救人让我忘记身处高风险疫区

刚在和朋友说武汉工作情况的时候竟然让自己的眼泪止不住的流了出来,双眼朦胧,想想将近不惑之年,堂堂七尺男儿,父母健康,兄弟姐妹幸福。为何? 昨日第一次进武汉三院光谷院区,医院已经完全改建,由原来的综合性医院改建为专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传染性医院,严格的出入管控是防止疫情加重的必要方式。我们每个人都领取了一张临时出入证明,门口保安查验后才能进入专门的清洁通道,以保证通道的绝对安全无污染。 专用的通

澎湃新闻 - 疫情,治病,救人 - 2020-02-03

医生,谁不是在羞辱中一天天长大?

很多心灵鸡汤都教育家长,千万别当着外人的面批评自己的孩子。因为这样做,孩子感受到的不是自己的错误,更多的是丢脸、是羞辱。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自尊。当众批评自己的孩子,使孩子当众出丑,只会加深孩子对训斥的印象,挫败孩子的自尊心,在孩子的心灵里投下阴影;甚至诱发产生逆反心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百害而无一利!在这样的忠告规劝下,每个家长都像庇护伞一样,尽心尽力呵护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我们也就

MedSci原创 - 2017-10-07

临床诊断拾零:136个典型病例(下)

69)一次值班时,遇到一急诊病人,男,58Y,病人抬入医院,昏迷不醒,呼之不应,BP70/30MMHG,追问病史,糖尿病10年了,无其它病史,自认为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立马降糖补液治疗,但转念又想,这么严重的病人,还是请示一下主任吧,立即打电话,主任说“别急,先查血糖,很可能是低血糖休克。”啊???立马查血糖:1.1mmol/L,立即给10%GS静滴+50%GS静推,病人渐清醒,好转。再问病

MedSci原创 - 诊断,病例 - 2014-05-20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