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HLX基因 点击跳转

Nature:<font color="red">基因</font>药物疗法可治心肌梗死

Nature:基因药物疗法可治心肌梗死

记者日前从联合国 “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ICGEB)获悉,其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新型疗法,通过植入基因药物,可以帮助诱导心脏细胞再生,治疗心脏衰竭。

科技日报 - 基因疗法 - 2019-05-14

仰卧起坐引发的背痛或与<font color="red">基因</font>相关

仰卧起坐引发的背痛或与基因相关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仰卧起坐是有效的腹肌锻炼方法。在中小学体质测定时,仰卧起坐也是测定内容之一。 最新研究表明,仰卧起坐可能会引起下腰痛、颈部拉伤、下腹部器官损伤,甚至腰椎损伤。我国台湾还出现了因做仰卧起坐造成瘫痪的报道。 存在一定危害 对仰卧起坐的危害的研究,不得不提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脊柱生物力学教授Stuart McGill。McGill在实验室里重复性地屈伸取自猪的脊柱,来模拟

中国科学报 - 仰卧起坐 - 2016-12-16

Nature:靶向<font color="red">基因</font>疗法使人类肿瘤大幅缩小

Nature:靶向基因疗法使人类肿瘤大幅缩小

日本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某种亚型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与脑内硫化氢的过量产生有关,负责催化产生硫化氢的一种关键蛋白酶是 “罪魁祸首”。研究表明,人头发发囊中这种酶的水平可以作为检测该精神分裂症的一种生物标记物。最新研究有助于科学家理解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为开发治疗精神分裂症新药提供了新思路。

科技日报 - 基因疗法 - 2019-11-06

GBA1<font color="red">基因</font>作为特定人群骨质疏松症的危险<font color="red">基因</font>及其在戈谢病中的作用

GBA1基因作为特定人群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基因及其在戈谢病中的作用

团队提出ER应激升高和炎症小体激活是骨质疏松症进展的标志,提示有必要对GD患者进行临床监测。

MedSci原创 - 骨质疏松症,戈谢病 - 2024-04-25

“人造病毒”双重身份,<font color="red">基因</font>治疗&杀菌

“人造病毒”双重身份,基因治疗&杀菌

科学家们成功地利用人乳中的关键蛋白制作了一类“人造病毒”,这一“人造病毒”具备杀伤耐药性细菌的能力。 这一类人造病毒能够通过对细菌细胞膜进行穿孔达到杀伤细菌的目的。这意味着细菌几乎没有机会对这一类“武器”进行抵抗。然而,真正令人兴奋的还不止于此。这一类病毒还能作为进行治疗的工具用于治愈人类的疾病。 乳汁中富含大量有重要作用的蛋白质,除了帮助宝宝正常生长发育,同时能够保证在他们生长发育的关键

生物谷 - 人造病毒,Lactoferrin蛋白,杀菌 - 2016-02-01

NEJM:<font color="red">基因</font>诊断对未确诊患者的影响

NEJM:基因诊断对未确诊患者的影响

由此可见,UDN在382例接受完全评估的患者中确诊了132例患者,诊断率为35%。

MedSci原创 - 基因诊断,未确诊,影响 - 2018-11-29

<font color="red">基因</font>编辑的未来遭质疑,因严重安全问题,FDA暂停基于<font color="red">基因</font>编辑的CAR-T临床试验!

基因编辑的未来遭质疑,因严重安全问题,FDA暂停基于基因编辑的CAR-T临床试验!

自2012年诞生以来,由细菌/古菌的防御系统改造而来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就吸引了全世界科学家的目光,在CRISPR技术的帮助下,人们得以快速精准地操纵基因、改变生命。

生物世界微信号 - 基因编辑 - 2021-10-16

Sci Rep:GBAP1假<font color="red">基因</font>通过海绵miR-22-3p作为葡糖脑苷脂酶<font color="red">基因</font>GBA的ceRNA

Sci Rep:GBAP1假基因通过海绵miR-22-3p作为葡糖脑苷脂酶基因GBA的ceRNA

编码溶酶体葡糖脑苷脂酶的GBA基因中的突变是帕金森病(PD)发生的主要诱因,且葡糖脑苷脂酶活性的调节是新兴的PD疗法。然而,目前对于调节GBA表达的机制知之甚少。本研究中,研究人员探索了一个涉及表达假基因GBAP1和microRNA的GBA调控网络的存在。GBA和GBAP1之间的高度序列同一性使得假基因成为有希望的竞争性内源性RNA(ceRNA),起着microRNA海绵的作用。选择可能靶向两种转

MedSci原创 - 2017-11-05

Cell:几乎任何<font color="red">基因</font>都可以影响疾病

Cell:几乎任何基因都可以影响疾病

研究人员发现,细胞内各基因间相互关联,几乎任何基因都可以影响疾病。 因此,大多数疾病的遗传特性不能归因于少数的核心基因,而是来自在众多在疾病途径之外起作用的外周基因的微小贡献。

转化医学网 - 全能模型 - 2017-06-23

<font color="red">基因</font>诊断行业监管的“小媳妇”现状

基因诊断行业监管的“小媳妇”现状

基因诊断,又称之为DNA诊断或分子诊断,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患者体内遗传物质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继而做出诊断的技术,它为疾病的预防、预测、诊断、治疗和疾病转归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有报道称,2014年的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达到500亿美元,中国市场为60亿美元左右,其中基因诊断占比10%左右,并将以每年10%~20%的增长幅度连续增长,占体外诊断各类细分市场增长幅度之首。然而,我国基因

王忻-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 - 基因治疗 - 2015-01-15

Cancer Research :相关巨噬细胞基因调控肿瘤细胞

最新一项来自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研究表明,MHC-IIlo T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 比MHC-IIhi 配对物含有更多高mRNA 水平的缺氧调节基因

医学论坛网 - 肿瘤,基因,MHC-IIlo,T - 2013-11-13

Cell子刊:探究致癌基因新功能

来自乔治亚大学的发育生物学家们发现了一种称作为MGA(Max's Giant Associated protein)的特异基因的一些新功能。

生物通 - 癌症,基因 - 2014-03-31

美利用转基因牛获得汉坦病毒抗体

通过电子显微镜看到的汉坦病毒细胞膜内粒子 人类利用抗体疗法治疗传染性疾病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12年,取自流感幸存者的血浆被注射进患者体内,而这可能为当时应对流感带来了重大转机。自此以后,来自幸存者的免疫蛋白被接种到感染者体内,以试图同拉沙热、非典型肺炎甚至埃博拉等疾病抗争。 不过,要找到合格的幸存者并非易事,因为其捐献的血清中必须含有可挽救生命的免疫蛋白。如今,由美国

中国科学报 - 汉坦病毒,抗体疗法 - 2014-12-08

基因组相关性研究(GWAS)识别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易感基因

近期,一篇斯堪的那维亚/德国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全基因组相关性研究(GWAS),挪威Folseraas等报告了一项对该研究数据进行的扩展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对其他相关的阈值下信号进行复制,能够识别出几个新的PSC易感基因,尽管多数基因可作为PSC自身免疫易感性证

易感基因座,GWAS,全基因组相关性研究 - 2011-04-04

英癌症罕见病十万基因组计划

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日前宣布,该国大型测序研究——“10万基因组计划”为了迎接2017年的最后期限,目前已经从政府和私人渠道获得了3亿英镑的资金注入。这项计划由英国政府于2012年发起,并由一个名为英国基因组的国有公司负责实施,旨在对英国国民医疗保健制度(NHS)记录中的10万名病人的完整基因组进行测序。据“10万基因组计划”官网介绍,其目标是根据基因组学和临床数据制定个性化的癌症

中国科学报 - 罕见病,癌症,基因组,测序技术 - 2014-08-14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