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siRNA 点击跳转

J Biol Chem:研究发现HCV损害肝脏的线索

J Biol Chem:研究发现HCV损害肝脏的线索

       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丙型肝炎病毒进入肝细胞的触发机制——该机制揭示这种严重的和可能致命的病毒怎样开始损害肝脏。该研究结果,发表在生物化学杂志,这项研究可以给科学家指明今后病毒治疗的发展方向。        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早期阶段,研究人员发现,该病毒结合到肝细胞表面的受

J Biol Chem - 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肝硬化,原发性肝癌 - 2012-12-17

不仅仅风湿免疫!羟氯喹在肿瘤领域也大显身手

不仅仅风湿免疫!羟氯喹在肿瘤领域也大显身手

肿瘤复发、化疗耐药和转移仍然是癌症治疗中未解决的问题。最近的一种方法是仔细检查临床上用于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并修改它们的结构以增加对癌细胞的选择性。

MedSci原创 - 肿瘤,细胞凋亡,羟氯喹,资讯 - 2022-07-15

纳米技术在COVID-19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纳米技术在COVID-19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基于纳米材料的技术在过去十年的药物递送研究中开辟了一个新兴的领域,纳米材料和方法已被开发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应用。近年来,研究人员还探索了各种纳米级材料,用于有效递送抗病毒药物。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和方法已

MedSci原创 - Covid-19,纳米疗法 - 2022-01-16

Nav1.7通道抑制剂可能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新方法

Nav1.7通道抑制剂可能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新方法

『坍塌反应调节蛋白2(CRMP2) 』可调节神经元质膜中Nav1.7的表达,并依赖于类泛素蛋白修饰分子(SUMO)偶联酶Ubc9对CRMP2的化学修饰。

疼痛之声 - 三叉神经痛,Nav1.7通道抑制剂 - 2023-12-02

Clin Transl Med:CD248,可能是肺动脉高压的新治疗靶点

Clin Transl Med:CD248,可能是肺动脉高压的新治疗靶点

肺动脉重塑是肺动脉高压(PAH)最重要的临床病理改变。PAH的主要表现是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功能异常,导致肺动脉中层增厚和表型改变,进而动脉梗阻逐渐加重和出现右心室肥厚。据估计目前PAH在

Clin Transl Med - 肺动脉高压,CD248 - 2020-10-07

胰腺癌诊治的探索之路

胰腺癌诊治的探索之路

胰腺癌作为癌中之王,其低生存率的状况在近40年中没有显着变化。在西方,胰腺癌位于癌症死亡的第四位,研究预测未来十年内它将成为第二大癌症死亡原因。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 胰腺癌,探索,早期诊断 - 2018-12-16

Cell Death&disease:大肠癌细胞坏死性药物疗法

Cell Death&disease:大肠癌细胞坏死性药物疗法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是致死率很高的主要癌症类型之一。目前用于治疗大肠癌的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比如5-FU,以及irinotecan。然而,临床上接受药物治疗的晚期大肠癌患者五年存活率不足10%。常规性的抗癌药物的主要作用机理是引起DNA的损伤以及细胞的死亡,包括线粒体介导的内源性细胞凋亡以及死亡受体介导的外源性细胞凋亡。在肿瘤恶化过程中,新产生的肿瘤细胞经常会发生遗传或

生物谷 - 大肠癌,细胞坏死,药物疗法 - 2015-05-04

NEJM发布遗传性肝病RNAi疗法2期临床试验结果,降低致病蛋白83%

NEJM发布遗传性肝病RNAi疗法2期临床试验结果,降低致病蛋白83%

患者肝脏中 Z-AAT 降低幅度中位数达83%,且肝脏健康相关生物标志物得到了显著且持续改善,高剂量组(200mg)的12位患者中有7人观察到肝脏纤维化消退。

“生物世界”公众号 - RNA疗法,遗传性肝病 - 2022-06-30

J Inflamm Res:苏茵解毒方通过下调MAVS/NLRP3抑制焦亡和上皮-间质T转移减轻肾损伤

J Inflamm Res:苏茵解毒方通过下调MAVS/NLRP3抑制焦亡和上皮-间质T转移减轻肾损伤

蛋白尿是慢性肾脏疾病(CKD)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激活NLRP3炎症小体,白蛋白诱导的小管间质炎症和上皮-间质转化(EMT)是CKD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探究苏茵解毒方对CKD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MedSci原创 - 蛋白尿,慢性肾病,机制研究,苏茵解毒方 - 2021-12-18

Gastroenterology:胃癌转移的新机制

Gastroenterology:胃癌转移的新机制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癌症死亡原因中高居前列1, 2。在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二位3。研究显示,胃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约为25%;发生转移的胃癌病人约占胃癌患者的40%,其5年生存率仅为5%4, 5。然而,当前人们对胃癌转移的生物学过程及其分子机理仍知之甚少。因此,深入探究胃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及寻找有效的胃癌治疗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系 - 胃癌,GMAN,ephrin,A1 - 2018-12-08

国内将可能很快批准mRNA新冠疫苗

国内将可能很快批准mRNA新冠疫苗

近日国内多地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强新冠疫苗接种。针对变异毒株尤其是奥密克戎的单价/多价苗,预计国内将加快审评审批。近日,随着神州细胞的重组新冠病毒 2 价(Alpha/Beta 变异株)S 三聚体蛋白

MedSci原创 - 新冠疫苗,mRNA疫苗 - 2023-01-05

Kidney Int:Dsg2(一种桥粒蛋白)对肾脏疾病中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Kidney Int:Dsg2(一种桥粒蛋白)对肾脏疾病中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虽然Dsg2在健康肾脏的日常功能中可能不是必需的,但在疾病条件下,它在保护TECs免受损伤方面可能起着关键作用。

MedSci原创 - 肾脏疾病,桥粒 - 2024-05-10

Nature:一种单一的设计性DNA药物治疗有望完全治愈帕金森症!

Nature:一种单一的设计性DNA药物治疗有望完全治愈帕金森症!

虽然大多数治疗策略旨在防止神经元丢失或保护脆弱的神经元回路,但近日,付向东团队成功替换丢失的神经元以重建中断的回路,完全治愈了小鼠的帕金森病。

转化医学网 - 靶基因,药物治疗,帕金森氏症 - 2020-06-26

Mol Cancer:中国药科大学邢莹莹/郑禄枫/唐昕莹发现胃癌进展和肿瘤免疫逃逸的调控新机制

Mol Cancer:中国药科大学邢莹莹/郑禄枫/唐昕莹发现胃癌进展和肿瘤免疫逃逸的调控新机制

该研究发现Hsa_circ_0136666通过调节miR-375/PRKDC轴和PD-L1磷酸化刺激胃癌进展和肿瘤免疫逃逸。

iNature - 胃癌,肿瘤免疫逃逸 - 2024-01-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摘要范例(2)

更多自然科学基金摘要可以在此查询:http://www.medsci.cn/sci/nsfc_ab_list.do 30772829 针刺镇痛和针刺免疫调节作用的共同机制研究 申请书摘要我们的上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针刺镇痛和针刺免疫调节作用的共同中枢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针刺镇痛机制与免疫调节机制之间在中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下丘脑神经肽CRH、TRH及SS是其作用的重要调节点之一。

MedSci原创 - 基金,NSFC - 2013-03-31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