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异杆菌属 点击跳转

ICU细菌和真菌感染管理:诊断、治疗和预防建议

ICU细菌和真菌感染管理:诊断、治疗和预防建议

我们回顾了ICU细菌和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讨论了感染的危险因素、诊断和管理方法,以及预防感染的常用策略。

重症医学 - 细菌感染,真菌感染 - 2023-08-11

探案丨发热来袭:经验医学与精准医学的较量

探案丨发热来袭:经验医学与精准医学的较量

患者在老家河南农村完成农田秋收后,2018-10-03自己驾车连续十几个小时返回上海工作。当晚开始出现发热,Tmax 41℃,伴畏寒寒战。自服解热药物后体温可降至正常,但数小时后又出现高热,并伴头痛、恶心、腹痛、干咳。

SIFIC感染官微 - 发热,立克次氏体,精准医学 - 2018-11-07

基于mtDNA、TLR4、p-PI3K、p-Akt蛋白表达及微生物群的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黄芩汤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mtDNA、TLR4、p-PI3K、p-Akt蛋白表达及微生物群的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黄芩汤作用机制研究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肠病,临床特征为腹泻、粘液化脓性血便和腹痛,但甚至可引起全身表现和癌变。

MedSci原创 - 2023-02-04

【盘点】氟喹诺酮的功与过

【盘点】氟喹诺酮的功与过

喹诺酮类药物(4-quinolones),又称吡酮酸类或吡啶酮酸类,是一类较新的合成抗菌药。这类药物抗菌谱广、抗菌力强、口服吸收好,组织浓度高,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等特点,已经成为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 最早应用的如萘啶酸(nalidixic acid)和吡哌酸(pipemidic acid),仅用于泌尿道和肠道感染,因疗效差、耐药性发展迅速,应用日趋

MedSci原创 - 氟喹诺酮 - 2016-06-24

Cell Host & Microbe:母亲阴道液擦拭剖腹产婴儿,可促进婴儿神经发育

Cell Host & Microbe:母亲阴道液擦拭剖腹产婴儿,可促进婴儿神经发育

VMT可能是一种安全的干预措施,可以改善婴儿神经发育,部分恢复健康孕妇剖腹产婴儿的肠道微生物群。然而,介导这种有益作用的确切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粪便移植也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生物探索 - 神经发育 - 2023-06-20

DDW 2023;VDZ对受炎症性肠病影响患者结肠微生物群组成的影响

DDW 2023;VDZ对受炎症性肠病影响患者结肠微生物群组成的影响

今日为您带来:VDZ对受炎症性肠病影响患者结肠微生物群组成的影响。

消化界 - 炎症性肠病,VDZ - 2023-05-14

多学科合作下,1例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检测与诊治

多学科合作下,1例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检测与诊治

在诊疗过程中,抗感染的同时积极寻找并快速明确感染来源,当先行的经验性抗感染方案效果不好时要及时根据实验室给出的菌株特点和药敏提示进行更改。多与实验室沟通,分析致病菌的耐药机制特及药物敏感性特点。

“检验医学”公众号 -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 - 2022-10-20

Science 子刊: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痘痘”——科学家终于发现细菌引起某些人长痤疮的原因

Science 子刊: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痘痘”——科学家终于发现细菌引起某些人长痤疮的原因

尽管80%的人经历过某一时期脸上长满痤疮的噩梦,但科学家仍未发现引发原因及阻止痤疮的方法。

MedSci原创 - 痤疮,Science,子刊,细菌 - 2016-11-03

Cell:志贺氏痢疾<font color="red">杆菌</font>和肠致病大肠<font color="red">杆菌</font>抗感染机制

Cell:志贺氏痢疾杆菌和肠致病大肠杆菌抗感染机制

该文章报道了志贺氏痢疾杆菌和肠致病大肠杆菌利用一类具有全新结构模式的毒力效应蛋白分子,模拟宿

北京生命科学院 - 志贺氏痢疾杆菌,肠致病大肠杆菌,抗感染机制 - 2012-09-12

多学科讨论:二甲双胍可改变肠道菌群 降糖作用与此有关?

多学科讨论:二甲双胍可改变肠道菌群 降糖作用与此有关?

二甲双胍是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口服降糖药物。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二甲双胍还有抗衰老抗肿瘤延长寿命等作用。近日,二甲双胍与肠道菌群的相遇让其一夜之间跨界成了微生物圈的新晋“网红”。2017年1月,《Diabetes Care》的一项研究表明二甲双胍会通过富集黏蛋白降解的Akkermansia muciniphila以及一些SCFA产菌群而改变肠道菌群组成。请看本期多学科讨论组临床药师各抒己见为您梳理本

环球医学 - 二甲双胍,肠道菌群,降糖作用 - 2017-02-13

Nature:17种肠道细菌能防炎症

该小组在新一期英国学术期刊《自然》上报告说,“调节T细胞”免疫细胞中的淋巴细胞,为研究能增加“调节T细胞”的细菌,他们反复向在无菌状态下饲养的实验鼠体内注入健康人的肠道物

科技日报 - 免疫,肠道细菌 - 2014-05-04

J Periodontol:透明质酸对种植体周围炎龈下微生物组的短期影响

本研究旨在评估透明质酸凝胶在第45天对至少植入一年的种植体周围炎植入物的微生物组的影响。在种植体周围炎患者中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在基线和治疗45天后均收集了包含样本的拭子。使用16S rRNA测序技术研究透明质酸凝胶对龈下微生物组的影响。在基线和随访45天后对54例患者的108个样本进行了分析。在基线时,样品中获得了三个具有不同微生物组成的层,代表了与种植体周围炎相关的三个主要微生物群落。透明

网络 - 2019-10-14

十字花科蔬菜抗癌作用大揭密,今天你吃了吗?

高压快节奏生活之下,身体健康显得愈发宝贵。如何高效方便地保持身体健康,是现代人关注的重中之重。注意饮食和坚持运动是医生反复强调的答案,其中,避免摄入过高热量的同时保证充足的营养,是重要一环。吃什么、怎么吃,是门大学问。任何一个国家的膳食指南都无一例外地指出要保证蔬菜的摄入量。而在各种颜色、各种优秀的蔬菜中,唯有十字花科蔬菜被冠以“抗癌天使”的美誉。果真有说得那么好吗?萝卜硫素减缓乳癌十字花科,顾名

中国科学报 - 十字花科,蔬菜,抗癌 - 2016-03-04

JAMA:高表达Toll样受体1或增加胃幽门螺旋杆菌易感性

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主要原因,并可致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幽门螺旋杆菌的流行率高达90%,然而,剩下的10%即使暴露于胃幽门螺旋杆菌仍不会感染。人们假定,遗传因素决定了胃幽门螺旋杆菌的易感性。英国阿柏丁大学的El-Oma博士及其合作者进行了相关研究,旨在鉴定两个独立的基因人群队列中胃幽门螺旋杆菌血清阳性率相关的遗传位点,并通过全血RNA基因表达谱测定明确其病理生理学作用。他

dxy - 幽门螺旋杆菌,十二指肠溃疡 - 2013-05-20

JAMA:GWAS在欧洲人群发现 TLR1与H.pylori血清学阳性率相关

    欧洲一项研究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及荟萃分析,确认Toll样受体(TLR)1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抗体血清学阳性率具有相关性,TLR1遗传变异或将有助于解释不同个体

中国医学论坛报 - 幽门螺杆菌,TLR1 - 2013-05-10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