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微型显示器 点击跳转

医生中的发明家,18位“爱迪生”医生的发明和专利的故事,你有启发么?

医生中的发明家,18位“爱迪生”医生的发明和专利的故事,你有启发么?

医生不仅仅是看病,写论文,还可以成为发明家,很多发明都源自临床医生在实践中的创造。很多医院还专门成立部门,指导医生的工作。例如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每年申请专利约200项,授权约100项,历年已转

网络 - 专利 - 2020-12-31

乔江涛主任:手把手教你学会结肠镜操作!

乔江涛主任:手把手教你学会结肠镜操作!

手把手教你学会结肠镜操作!

康迅网 - 结肠镜 - 2023-03-29

检验科标本采集SOP文件,建议收藏!

检验科标本采集SOP文件,建议收藏!

检验科标本采集SOP文件

检验之声 - 采样管理程序,标本管理程序,相关记录 - 2022-11-07

Am J Obstet Gynecol: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中举宫<font color="red">器</font>的使用是否会增加癌症复发的风险?

Am J Obstet Gynecol: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中举宫的使用是否会增加癌症复发的风险?

举宫作为子宫手术的辅助工具,能够协助解决摆动子宫困难、宫颈与阴道壁之间的界线显示模糊等问题,但是近年来有研究人员质疑它的使用会导致复发的风险增加,特别是在一些特定的部位,比如其可能会引起肿瘤细胞进入腹腔

MedSci原创 - 举宫器,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检查,肿瘤预后,复发 - 2017-06-26

Sci Rep:类器官有助于缩小实验室研究和大肠癌动物模型之间的差距

Sci Rep:类器官有助于缩小实验室研究和大肠癌动物模型之间的差距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可发生复发和转移。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上升。从我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结直肠癌成为继肺癌、胃癌之后排名第三位的高

转化医学网 - 大肠癌,类器官 - 2020-08-15

一种化验粪便即可确诊结肠癌的新方法

一种化验粪便即可确诊结肠癌的新方法

研究发现了一种筛查结肠癌的新方法,第一年化验粪便中的血液就可获得稳定的结果,跟踪筛查2到4年,结果也是有效的。 研究人员认为粪便化验将可替代结肠镜检查成为结肠癌筛查的金标准。 凯萨医疗机构的科学家Douglas Corley博士解释说,我们采用免疫化学实验法可检测到粪便中结肠癌细胞渗出的微量血液。医生们一直担心这个方法的测定结果会受粪便采集时间的影响,所以使这种筛查方法难以普及。 结肠肿瘤或

生物360 - 结肠癌 - 2016-01-27

头皮神经阻滞怎么打?枕神经痛怎么处理?看完这篇全都懂了

头皮神经阻滞怎么打?枕神经痛怎么处理?看完这篇全都懂了

对于麻醉科医师而言,更多了解的是神经解剖,而对神经损伤后的病理生理状态却了解比较少。因此,一旦在临床工作中遭遇可疑的神经损伤,我们既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又有可能因为不能及时确诊而贻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麻醉MedicalGroup - 头皮神经阻滞,枕神经痛 - 2023-08-01

刘育:左心耳封堵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卒中的研究进展

刘育:左心耳封堵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卒中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卒中是房颤患者危害最大的并发症,显著增加致残率和致死率。研究表明,左心耳是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的重要部位,瓣膜性房颤患者约60%的血栓起源于左心耳,非瓣膜性房颤患者90%的血栓来自左心耳。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左心耳封堵术已成为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重要方法。一、左心耳与房颤卒中  左心耳是胚胎时期原始左心房的残余,呈狭长、弯曲的管状结构。窦性心律患者左心耳大多

365医学网 - 左心耳,房颤 - 2017-01-10

《科学》设机器人子刊Science Robotics,华人科学家杨广中任编辑

《科学》设机器人子刊Science Robotics,华人科学家杨广中任编辑

自1880年创刊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科学》(Science)杂志已经成为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期间,《科学》期刊家族也在不断壮大,除了最初的《科学》外,还陆续设立了《科学·免疫学》(Science Immunology)、《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科学·信号》《(Science Signaling)》等相关领域的权威子期刊

MedSci原创 - 机器人,科学 - 2016-12-08

Adv Mater:类似人类光谱灵敏度的人造视杆和视锥感光<font color="red">器</font>成功构建

Adv Mater:类似人类光谱灵敏度的人造视杆和视锥感光成功构建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所的Park B近日在Adv Mater发表了一篇文章,建立了类似于人眼光感受特征的纳米囊泡光敏材料。

MedSci原创 - 光谱灵敏度,人造,感光器 - 2018-05-19

2020年类器官的最新研究进展

2020年类器官的最新研究进展

类器官可以说是神奇的“多面手”,它能够让人类更好地理解生物发育,同时帮助人类治愈疾病。有了类器官,研究人员可以深入观察人体的变化、检验药物的功能以及发展实验室层面的再生治疗法。

转化医学网 - 类器官 - 2020-08-05

孕妇接触猴痘病毒指南 2022

孕妇接触猴痘病毒指南 2022

2022 年 5 月 21 日,世卫组织报告了新出现的全球猴痘病毒感染疫情,有记录表明在非流行国家与有症状病例接触的人之间存在社区传播。

Lancet - 猴痘病毒 - 2022-07-01

JAMA Ophthalmol:急性视锥区光感受<font color="red">器</font>外节功能丧失病例

JAMA Ophthalmol:急性视锥区光感受外节功能丧失病例

原发性锥体功能障碍可能是光感受异常或急性带状隐匿性外视网膜病变的最早的表现。

MedSci原创 - 光感受器外段,眼科,锥体 - 2017-04-10

Europace:单腔心房起搏植入术后升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高

Danish多中心临床研究是一项比较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植入双腔起搏(DDDR)和单腔心房起搏(AAIR)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与DDDR相比,植入AAIR的患者存在起搏术后升级的风险,起搏升级是指通过外科手段改变起搏模式。AAIR起搏虽然适用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但对于房室传导阻滞却没有保护作用,如果患者出现了房室传导阻滞则需要起搏升级,目前关于起搏升级的并发症发生率还不清楚。

dxy - 单腔,心房,起搏器,并发症 - 2013-04-30

2012年搞笑诺贝尔奖

在2012年度诺贝尔奖揭晓之前的9月份,由幽默杂志《不可思议研究年报》举办的第二十二届搞笑诺贝尔奖在哈佛大学揭晓。 搞笑诺贝尔奖(The Ig Nobel Prizes)是对诺贝尔奖的搞笑模仿,主要奖励那些“不同寻常”或者“细碎”的科学研究成果,和那些“乍看起来让人发笑、但随后发人深省”的研究工作。 尽管看上去有些不着边际,但这一奖项的背后目的却是严肃而认真的,主办方特别邀请了五位真正的诺

ppl的Blog - 搞笑诺贝尔奖 - 2014-09-10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