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病毒演化 点击跳转

Sci Adv:寨卡(Zika)<font color="red">病毒</font>引起睾丸萎缩

Sci Adv:寨卡(Zika)病毒引起睾丸萎缩

近日,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 Advances》发文称,在感染寨卡病毒 21 天后,小鼠的睾丸就明显变小了。寨卡病毒不仅能够使男性不育,还能够通过性进行传播。之前的研究发现,寨卡病毒感染人体后,能够在精液中存活数月之久。然而,它对睾丸的功能会有什么影响呢?我们却是知之甚少。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耶鲁大学教授 Erol Fikrig 用非致死的寨卡病毒感染了经过遗传改造的小鼠,这种小鼠能够

生物360 - 寨卡病毒:男性不育 - 2017-02-27

Nat Rev Drug Dis:新冠<font color="red">病毒</font>治疗方案

Nat Rev Drug Dis:新冠病毒治疗方案

Reviews Drug Discovery发表了题为“Therapeutic options for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的评论文章,讨论了利用现有抗病毒药物治疗新型冠状病毒

医药魔方Pro - 新冠病毒 - 2020-02-12

《科学》:寨卡<font color="red">病毒</font>结构图首次绘制

《科学》:寨卡病毒结构图首次绘制

据美国普渡大学最新消息,由该校牵头的一个研究团队首次确定了寨卡病毒的结构,揭示出其内部关键位置,为开发有效的抗病毒疗法和疫苗提供了路线图。相关论文发表在3月3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该团队还确定了寨卡病毒内部与登革热、西尼罗河病毒、黄热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其他同科病毒不同的地方。在近原子尺度的分辨率下,可以看到病毒结构的关键特征,成群的原子组成特殊的化学结构,如天然氨基酸等,均可被识别

科技日报 - 寨卡病毒 - 2016-04-02

J Virol:乙脑<font color="red">病毒</font>组装奥秘获揭示

J Virol:乙脑病毒组装奥秘获揭示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重要人畜共患病与烈性外来病专家团队在乙型脑炎病毒复制周期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揭示了宿主因子SPCS1参与乙型脑炎病毒组装的奥秘。相关学术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专业期刊《病毒学杂志》上。

健康报网 - 乙脑病毒,组装机制,进展 - 2018-06-11

mBio:研究发现埃博拉<font color="red">病毒</font>的致命弱点

mBio:研究发现埃博拉病毒的致命弱点

最近,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包括来自美国叶史瓦大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和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了致命埃博拉病毒要进入细胞必须打开的分子“锁”。这项研究是在小鼠中进行的,表明阻断进入这把分子锁的药物,可以防御埃博拉病毒感染。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今天出版的在线期刊 mBio 上。研究人员发现,埃博拉病毒不能感染细胞,除非它首先连接到细胞深处膜隔间(称为溶酶体)中的一个宿主蛋白,称为Nie

生物通 - 埃博拉,病毒,NPC1 - 2015-05-27

Sci Transl Med :杀死登革<font color="red">病毒</font>的人源抗体

Sci Transl Med :杀死登革病毒的人源抗体

近日,新加坡和英国的科学家分离出了一种人类抗体,能够有效地消除蚊子传播的登革热病毒。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依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登革热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登革病毒属B组虫媒病毒,黄病毒科黄病毒属(flavivirus)。病毒基因编码3个结构蛋白和7个非结构蛋

生物谷 - SCI,Transl,Med,登革病毒 - 2012-06-25

新冠<font color="red">病毒</font>变异真实过程

新冠病毒变异真实过程

导言:前日,《国家科学评论》杂志发表文章引起热议,文章表明新冠病毒已经演化出两个亚型,其中L型的传染能力更强,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引起了部分群众的恐慌。事实上突变在冠状病毒这类RNA病毒中并不罕见。那么新冠病毒进化途径到底如何?

转化医学网 - 新型冠状病毒 - 2020-03-06

埃博拉<font color="red">病毒</font>关键蛋白合成机制揭示

埃博拉病毒关键蛋白合成机制揭示

记者 1 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获悉,该所基础免疫团队郑永辉研究员和王斌博士在国际上首次阐明了埃博拉病毒囊膜糖蛋白的合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近日美国出版的《生物化学杂志》上。据介绍,埃博拉病毒粒子表面的囊膜糖蛋白是介导病毒感染靶细胞的唯一蛋白,因此被认为是疫苗研发的首选抗原以及抗病毒制剂开发的理想靶标。

科技日报 - 埃博拉,病毒,靶蛋白 - 2017-03-02

Science:首次发现<font color="red">病毒</font>操纵细菌细胞结构机制

Science:首次发现病毒操纵细菌细胞结构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首次描述非常大的病毒在感染期间如何重编程细菌细胞内的结构。这一重编程过程让这些外来入侵的病毒诱导细胞产生上百个新的病毒,最终让它们感染的细胞因发生爆裂而死亡。

生物谷 - 病毒,细菌细胞 - 2017-01-16

震惊:纳米颗粒会唤醒肺部潜伏的<font color="red">病毒</font>!

震惊:纳米颗粒会唤醒肺部潜伏的病毒

最近,来自德国环境健康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内燃机产生的纳米颗粒可以激活肺部组织细胞中休眠的病毒,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Particle and Fibre Toxicology》杂志上。为了躲避免疫系统,许多病毒都隐藏到了宿主细胞中且长期存在。如果免疫系统变弱或者产生某些条件,这些病毒就会再次活化、增殖并损伤宿主细胞。来自德国环境健康研究中心的Tobias Stöger和Hei

生物谷 - 转化医学 - 2017-01-19

Nature:研究阐明病毒RNA模拟细胞分子机制

在发表于6月8日《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和同事们阐明了:作为“劫持”细胞和生成更多病毒的策略的组成部分,存在于某些病毒中的RNA分子是如何模拟其他分子的形状的

生物通 - 病毒,RNA,分子模拟物 - 2014-06-17

美利用转基因牛获得汉坦病毒抗体

通过电子显微镜看到的汉坦病毒细胞膜内粒子 人类利用抗体疗法治疗传染性疾病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12年,取自流感幸存者的血浆被注射进患者体内,而这可能为当时应对流感带来了重大转机。

中国科学报 - 汉坦病毒,抗体疗法 - 2014-12-08

经设计T细胞同时抗5种病毒

骨髓移植可以挽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但患者在随后的几个月中容易遭受严重的病毒感染,直到他们的新免疫系统开始生效。现在,美国贝勒医学院和得克萨斯儿童医院的科学家找到了可为这段高风险期提供保护的方法——注射一种经过特别设计的T细胞,可以同时抵御多达5种病毒。健康人的体内有一支T细胞军队在巡逻,随时预备着识别和对抗病毒,而免疫系统受到抑制的人,如接受骨髓移植以治疗白血病或其他疾病的患者,则缺少这种保护

科技日报 - T细胞,病毒 - 2014-07-04

世卫组织确认新型冠状病毒患者

    9月23日,世卫组织通过其“全球疫情警报和反应系统”发表声明,一名卡塔尔男子被确认感染了一种的新型冠状病毒,该患者发病前曾赴沙特旅游。此前该新型病毒已导致一人死亡。

网络 - 世卫组织,新型冠状病毒,卡塔尔 - 2012-09-25

日本RS病毒感染人数创历史新高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12月10日消息,目前,日本引起婴幼儿罹患肺炎的RS病毒感染范围正在扩大。近日,日本国立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最近一周内,日本全国感染RS病毒的患者达到4266人,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据日本《朝日新闻》消息,近日,日本国立研究所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最近一周内(11月25日-12月1日),全国指定医疗机构汇报的感染RS病毒患者人数已达到4266人,为历史同期最多。并且,R

环球网 - 日本,肺炎,RS病毒,感染 - 2013-12-13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