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蛋白酶3 点击跳转

JBC:科学家发现癌细胞抗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

JBC:科学家发现癌细胞抗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

南加州大学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保护癌症和其他细胞免受应激压力的一种蛋白质有一天能够帮助医生打破癌细胞的防御能力,使得癌细胞对相应治疗更敏感。 南加州大学教授Kelvin J. A.Davies率领的研究团队完成的最新研究证实蛋白质Nrf2能增强细胞应对氧化应激的能力。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3月23日的《生物化学杂志》上。 氧化应激是指体内氧化与抗氧

生物谷 - 肿瘤,癌症 - 2012-04-10

癌症新疗法:癌细胞的自我毁灭

癌症新疗法:癌细胞的自我毁灭

癌细胞是一种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的细胞,癌细胞基因组会出现许多基因突变,从而产生许多功能障碍的蛋白质。与其他所有细胞一样,癌细胞为了生存也需要时刻清除细胞内“垃圾”。现在,加利福利亚理工学院生物学教授和霍华德休斯医学院研究所研究员Ray Deshaies实验室的生物学家已经研发了一种新方法来抑制癌细胞的清除机制,导致癌细胞内充满缺陷的蛋白质,从而自我毁灭。

来宝资讯 - 癌细胞 - 2017-03-01

Lancet HIV:二线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中核苷类逆转录<font color="red">酶</font>抑制剂的活性预测

Lancet HIV:二线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中核苷类逆转录抑制剂的活性预测

基因型耐药检测可能无法准确预测二线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中核苷类逆转录抑制剂的活性

MedSci原创 - HIV,ART,NRTIs - 2017-05-09

【盘点】肾病研究盘点(一)

【盘点】肾病研究盘点(一)

肾脏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排泄代谢产物及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分泌多种活性物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以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肾炎是由免疫介导的、炎症介质(如补体、细胞因子、活性氧等)参与的,最后导致肾

MedSci原创 - 肾癌 - 2020-11-29

科学家们用基因解释了令人痛苦的但又无法诊断的一系列症状

科学家们用基因解释了令人痛苦的但又无法诊断的一系列症状

有这些症状的患者的体内类胰蛋白酶会升高,这种蛋白存在于血液中,并且和过敏反应有关。美国国家过敏性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α类胰蛋白酶基因多拷贝可能会使血液中α类胰蛋白酶量增加,从而促进了这类症状。” 另外有研究表明,人

生物谷 - 基因,诊断 - 2016-10-19

Chemistry &biology:局部荧光探针可以检测肠癌啦!

Chemistry &biology:局部荧光探针可以检测肠癌啦!

                                 &n

生物谷 - 肠癌,荧光探针 - 2015-01-28

Cell:世界第四大致死疾病的致病实体——外泌体

Cell:世界第四大致死疾病的致病实体——外泌体

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UAB)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以前未报告的致病实体,它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部慢性炎症和组织损坏之间的基本环节。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世界第四大致死因素。

生物通 - 慢性阻塞性肺病,外泌体,进展 - 2019-01-15

胃部检查--胃功能三项

胃部检查--胃功能三项

蛋白酶原(PG)是胃的一种细胞分泌的与消化有关的物质,包括两种同工,分别为PG I和PG II。主要是由粘液细胞、胃体以及胃底的主细胞所分泌。

检验之声 - 胃泌素,胃蛋白酶原 - 2023-03-06

武田多发性骨髓瘤药物ixazomib三期临床显示预期疗效

武田多发性骨髓瘤药物ixazomib三期临床显示预期疗效

Ixazomib是武田重磅药物硼替佐米的类似物,是第一个口服蛋白酶体抑制剂,也是武田最重要的抗癌在研药物。Ixazomib是一个前药,结构和硼替佐米十

美中药源 - 骨髓瘤药物 - 2015-02-12

NCB:南京大学甘振继等合作发现脂肪细胞的细胞身份转换的调控新机制

NCB:南京大学甘振继等合作发现脂肪细胞的细胞身份转换的调控新机制

该研究表明LONP1对线粒体进行蛋白水解重排,指导脂肪细胞的细胞身份转换。

iNature - 脂肪细胞,LONP1,线粒体蛋白酶 - 2023-05-24

Nature:「老药」依布硒啉新用!或为COVID-19新靶点抑制剂

Nature:「老药」依布硒啉新用!或为COVID-19新靶点抑制剂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清华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发现镇痛「老药」依布硒啉对Mpro具有o强烈的结合能力,并在细胞实验中展现出优异的抗病毒效果。

转化医学网 - 依布硒啉,Covid-19 - 2020-04-14

STM:修复蛋白被激活帮助肌肉萎缩症患者生成肌肉细胞

当肌肉细胞膜遭到破坏,修复蛋白质dysferlin就会被激活并且重新帮助生成肌肉细胞膜。如果这种修复蛋白质由于基因突变被改变,那么人体自身的“质量控制”系统(即蛋白酶体)就认为该蛋白质是缺陷的继而消除它。如果没有dysferlin蛋白,那么受伤的肌肉细胞膜就不能被修复,从而导致骨骼肌细胞逐渐损失最终致使肌肉萎缩。看来,人体自身的“质量控制体系"会中和突变蛋白质dysferlin,即使这种突变

生物谷 - 肌肉萎缩症,肌肉细胞 - 2014-08-25

PNAS:运动、节食、激素,这3招有利于细胞“自我清洁”

近日,哈佛医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运动、节食和一系列激素,可以激活细胞内的蛋白清理系统,增强其清除缺陷、有毒或不需要蛋白质的能力。相关研究成果于2月19日发表在《PNAS》期刊。

生物探索 - 运动,节食,激素 - 2019-02-25

ACS Nano :传递癌症治疗药物的“双锁”病毒

莱斯大学生物工程师Junghae Suh的实验室开发出一种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只有存在两种入选的蛋白酶时才能开启这种病毒。因为某些蛋白酶在肿瘤部位是升高的,因此可以设计病毒来靶定和摧毁癌症细胞。相关研究结果本周在线发表于国

生物通 - 癌症,药物,病毒 - 2014-05-09

Hepatology:三联疗法或不再是丙肝标准方案 AASLD指南受挑战

对于未经治疗的HCV基因1型患者,《2011 AASLD基因1型丙肝治疗指南》推荐的治疗标准是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蛋白酶抑制剂的三联疗法。来自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医疗中心,丙型肝炎中心的Brian Pearlman博士和Carole Ehleben等研究了接受4周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利巴韦林后获得快速病毒学应答的患者是否有有必要加用蛋白酶抑制剂

MedSci原创 - AASLD,三联,丙肝 - 2013-11-30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