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通讯作者 点击跳转

Science:活久见,蟑螂认字了!新型人工神经可修复假肢

Science:活久见,蟑螂认字了!新型人工神经可修复假肢

5月31日,《Science》杂志报道了由世界杰出女科学、斯坦福大学教授鲍哲南领导的这项工作,这是为假肢创建人工皮肤的第一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截肢患者也能在人工感觉神经系统的帮助下恢复知觉,也许有一天,人类也将赋予机器人一些反射能力。

生物通 - 人工感觉神经系统,柔性电子,进展 - 2018-06-01

Lancet:马骏、孙颖教授刊发鼻咽癌专题研讨

Lancet:马骏、孙颖教授刊发鼻咽癌专题研讨

2019年6月7日,由马骏教授与孙颖教授团队牵头的鼻咽癌专题研讨(Seminar)于国际顶级期刊《柳叶刀》在线发表(2018 IF 53.2,文末阅读原文)。这是《柳叶刀》自1823年创刊以来首次由中国内地学者牵头完成的专题研讨,是历史性的突破!                马骏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良医汇-肿瘤医生 - 鼻咽癌,马骏,孙颖 - 2019-06-08

Nat Genet:迄今规模最大的基因研究!揭秘2型糖尿病相关的新型遗传变异

Nat Genet:迄今规模最大的基因研究!揭秘2型糖尿病相关的新型遗传变异

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该病由多种病因引起,导致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人体不能有效利用胰岛素,从而出现血糖水平持续升高,进而危害心脏、肾脏、眼睛等器官。近日,一项迄今为止在同类研究中最大规模的

转化医学网 - 糖尿病 - 2020-06-25

Sci Rep:李静课题组阐明海洋来源抗霉素类化合物有望抗宫颈癌

Sci Rep:李静课题组阐明海洋来源抗霉素类化合物有望抗宫颈癌

近期,Nature旗下学术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在线发表了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李静课题组和顾谦群课题组关于海洋天然产物抗宫颈癌的最新研究论文 Marine Streptomyces sp. Derived antimycin analogues suppress HeLa cells via depletion HPV E6/E7 mediated by ROS-dependen

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 - 宫颈癌,NADA,泛素-蛋白酶体 - 2017-04-29

Nat Commun:营养与健康所发现 Stat6 乙酰化调控抗肿瘤免疫反应新机制

Nat Commun:营养与健康所发现 Stat6 乙酰化调控抗肿瘤免疫反应新机制

9 月 25 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 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肖意传研究组与秦骏研究组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 “Modulation

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 肿瘤,营养与健康所 - 2019-09-29

Nat Commu: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发现骨关节炎软骨退变新机制!

Nat Commu: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发现骨关节炎软骨退变新机制!

OA主要病理特征是关节软骨退变及其细胞外基质代谢稳态失衡。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骨关节炎,胆固醇代谢异常,细胞外基质代谢 - 2022-11-30

PLoS Pathogens:细菌,居然也有“高智商”?

PLoS Pathogens:细菌,居然也有“高智商”?

细菌常常被认为是一类“低等”的单细胞生物,生存方式简单。然而,现代微生物学研究改变了这一错误看法,发现细菌具有许多和高等生物类似的特性。

中科院之声 - 细菌,高智商 - 2017-04-11

PLOS:微生物所在植物病原细菌的“智商”感知信号研究中获进展

PLOS:微生物所在植物病原细菌的“智商”感知信号研究中获进展

例如,在信号认知这个事关生命生存与死亡的关键问题上,细菌不仅能感知环境刺激,而且不同细菌个体之间能利用化合物作为分子“语言”进行细胞间通讯(即群体感应,quorum-sensing),感知同种生物的存在及种群大小

中国生物技术网 - 细菌,智商 - 2017-04-05

JAMA:焦力群教授团队发布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JAMA:焦力群教授团队发布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CMOSS研究也是中国团队在神经外科开放手术领域首次登顶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标志着中国神经外科团队在组织实施高质量临床研究方面再次取得了突破性进步。

首都医科大学 - 宣武医院,焦力群 - 2023-08-28

《Nature》子刊:先诺欣活性成分先诺特韦发现过程及临床前研究结果

《Nature》子刊:先诺欣活性成分先诺特韦发现过程及临床前研究结果

目前,先诺欣已覆盖全国32个省、306个市及超2500家医疗机构,以每月数百万人份的药品可及能力,为新型冠状病毒常态化防控提供重要保障。

梅斯医学 - 抗新冠病毒药物,3CL蛋白酶抑制剂 - 2023-10-17

Cell揭秘遗传机制“漏洞”:大量基因能在受孕前后改变

Cell揭秘遗传机制“漏洞”:大量基因能在受孕前后改变

1 作者对发现所做出的解释文章的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贝勒医学院的助理教授Pengfei Liu博士表示,

生物探索 - 遗传机制,基因,受孕 - 2017-03-01

Nat Commun:华人学者共同参与!阻止多种癌细胞扩散,这种新药潜力无穷

Nat Commun:华人学者共同参与!阻止多种癌细胞扩散,这种新药潜力无穷

抗癌就意味着要杀死癌细胞。事实是,在癌细胞扩散到全身之前,阻止癌细胞移动也非常重要。近日,科学家们带了好消息,他们发现冷冻并杀死癌细胞是有可能的。这一研究于6月22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生物探索 - 药物,癌症 - 2018-06-26

Nature:百年PNAS谈美国院士的投稿特权

今年4月,美国科学院选举增补了105个新院士,院士都是有名望的科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有一个额外收获,就是每年可采用特殊投稿方式,在PNAS上投4篇论文,院士采用这种评议方式时,可以指定审稿人已经根据自己的方式和审稿人沟通(内部操作)。这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的特权。【原文下载】 内布拉斯加大学生物化学家Steve Caplan2011年在博客上写到,有的科学家认为,这种在PNAS发表论文的特权,让

博客园 - 投稿,美国院士 - 2014-06-24

Cell:大麻素受体三维精细结构揭密

Receptor 1, CB1) 的三维精细结构,相关成果公布在Cell杂志上,研究主要工作在上海科大完成,iHuman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刘志杰,创始所长、特聘教授 Raymond Stevens 是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MedSci原创 - 大麻素,受体,结构 - 2016-11-22

植物病原细菌的“智商”感知信号研究获进展

例如,在信号认知这个事关生命生存与死亡的关键问题上,细菌不仅能感知环境刺激,而且不同细菌个体之间能利用化合物作为分子“语言”进行细胞间通讯(即群体感应,quorum-sensing),感知同种生物的存在及种群大小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病原细菌 - 2017-04-06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