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酪蛋白激酶2 点击跳转

Nat Commun:浙大易文组揭示肿瘤生长新机制,代谢酶PGK1糖基化修饰促癌

Nat Commun:浙大易文组揭示肿瘤生长新机制,代谢酶PGK1糖基化修饰促癌

快速增殖的细胞,包括大多数的癌细胞在内,优先选择糖酵解产生乳酸的途径,而不是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途径来获得ATP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 Warburg 效应。

BioArt - 代谢酶,糖基化,促癌 - 2020-01-16

EMM:温州医科大学梁广团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一种新型炎症调节剂

EMM:温州医科大学梁广团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一种新型炎症调节剂

目前DCLK1在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尚未被研究。有趣的是,该研究发现DCLK1在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巨噬细胞中表达上调。

“ iNature”公众号 - 动脉粥样硬化,炎症 - 2023-03-27

来自66分Cell正刊的重磅综述!帮你把这价值3千多万的国自然热点榨干了喂到嘴边!

来自66分Cell正刊的重磅综述!帮你把这价值3千多万的国自然热点榨干了喂到嘴边!

器官大小感应的机制是什么?尽管有许多信号被报道可在体外调节Hippo通路,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信号通路被证明在体内器官大小的控制中起关键作用。找到这个神奇的信号将会解决发育生物学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解螺旋 - 综述,Hippo通路,Brahma复合体 - 2023-01-02

Nature:AMPK酶在癌症中的双重作用

Nature:AMPK酶在癌症中的双重作用

近日,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一个既能抑制细胞增殖,同时又能帮助肿瘤起始阶段的肿瘤细胞以及肿瘤细胞转移至其他器官阶段中细胞存活的蛋白分子。这项新的研究结果似乎违背先前的研究结论,这项新研究发现AMP活化的蛋白激酶或AMPK的激活酶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生物化学和分子遗传学教授Nissim Hay表示:由于其在抑制癌细胞

生物谷 - 肿瘤,癌症 - 2012-06-17

Nat Commun:败血症中的免疫代谢学

Nat Commun:败血症中的免疫代谢学

最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曹励之教授、第三军医大学蒋建新教授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唐道林教授的联合团队揭示了败血症背后的重要免疫代谢学机理。他们发现,巨噬细胞的糖代谢模式原来对败血症中的炎症反应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这一成果发表于近期的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曹励之教授(左)、蒋建新教授(中)和唐道林教授(右)(图片来源:湘雅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广州医科大

学术经纬 - 败血症,免疫代谢学 - 2016-11-01

PLoS One:FGFR1诱导肿瘤上皮间质转化机制

PLoS One:FGFR1诱导肿瘤上皮间质转化机制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s,EMT)是指上皮细胞在形态学上发生向成纤维细胞或间充质细胞表型的转变并获得迁移的能力。EMT是胚胎发育中的一个基本过程,它使在特殊部位产生的上皮细胞从上皮组织分离并迁移到其他位置,是正常发育、伤口愈合以及恶性上皮肿瘤发生的基础。 肿瘤浸润和转移是癌症死亡的最常见的原因。上皮型肿瘤细胞侵入周围组发生转移,其中上皮

生物谷 - Plos,one,FGFR1,肿瘤,癌症,上皮间质 - 2012-07-02

Science:美国科学家破解雷帕霉素双重性质之谜

Science:美国科学家破解雷帕霉素双重性质之谜

雷帕霉素分子式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研究破解了雷帕霉素双重性质之谜。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2012年3月30日出版的《Science》期刊上。 早在2009年,人们发现雷帕霉素可延长雌性小鼠的寿命约15%及雄性小鼠的寿命10%。 但是,该药也在啮齿类动物中引起了许多代谢问题,如葡萄糖耐受不良及胰岛素抵抗。 现在,研究人员终于厘清了该药的有益的作用——即会延长某些生物的寿命——和该药负面的代谢

eurekalert - 肿瘤,癌症 - 2012-04-10

Food Funct:PKCα-芦丁相互作用的表征及其通过抑制铁死亡作为肺动脉高压治疗策略的应用

Food Funct:PKCα-芦丁相互作用的表征及其通过抑制铁死亡作为肺动脉高压治疗策略的应用

蛋白激酶Cα(PKCα)则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参与多种细胞过程,其中包括一种新型细胞死亡形式——铁脂质过氧化引发的铁死亡,据报道与肺动脉高压(PAH)有关。

MedSci原创 - 肺动脉高压,PKCα-芦丁 - 2023-12-24

Circulation:白藜芦醇是通过诱导<font color="red">蛋白</font>质氧化来降血压,而非抗氧化

Circulation:白藜芦醇是通过诱导蛋白质氧化来降血压,而非抗氧化

研究人员在孤立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评估白藜芦醇氧化cGMP-依赖性PKG1α(蛋白激酶1α)的能力,通过体外实验、质谱和电子顺磁共振解析其作用机制。用血管紧张素II诱导野生型和C42S敲

MedSci原创 - 氧化活性,白藜芦醇,氧化应激,降压 - 2019-11-21

Stem Cell Rep:aPKC-CBP信号通路参与调节中风后神经血管的重塑和功能恢复!

Stem Cell Rep:aPKC-CBP信号通路参与调节中风后神经血管的重塑和功能恢复!

科学家的研究表明非典型的蛋白激酶C(atypical protein kinase C,aPKC)介导在CREB-结合蛋白中S436的磷酸化,它在发育和老年大脑中调节神经前体细胞的分化。中风后的神经血管重塑过程中aPKC介导CREB结合蛋白磷酸化。

MedSci原创 - 中风,aPKC-CBP,表观遗传 - 2018-01-30

Cell:驱动癌症的旁路途径

Cell:驱动癌症的旁路途径

在几乎所有病例中,结肠肿瘤的DNA均发生了与某一关键性的细胞内信号途径相关的突变,从而导致了某些蛋白质累积,驱动细胞失控性生长。

互联网 何嫱 - 肿瘤,癌症 - 2013-01-09

Mol Med Rep:FK506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的microRNA表达分析

FK506(也称为他克莫司)是一种有效的免疫抑制剂,广泛用于治疗移植物排斥和自身免疫疾病。由于其在成骨分化和骨形成中的潜在作用,FK506引起了额外的关注。已经证明微小RNA(miRNA)在成骨分化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然而,对特异性miRNA的鉴定及其在调节FK506诱导的成骨分化中的作用的研究很少。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不同浓度的FK506(5-5,000nM)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

网络 - 2019-05-16

辣素受体升高可能导致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发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指一组包括持续或间歇发作的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形状异常而又缺乏生化学和形态学可资解释的症候群。几十年来人们不断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说试图阐明IBS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但几乎没有一种单一的发病机制能解释所有IBS的临床表现。随着对IBS动力、感觉、炎症、免疫、激素、心理、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内脏感觉敏感性增高引发IB

医学界 - IBS,肠易激综合征,蛋白激酶C,便秘型,背根神经 - 2014-02-24

Biomed Pharmacother:cinaciguat联合胰岛素治疗可有效治疗糖尿病造成的种植失败

2型糖尿病(T2DM)患者种植体骨整合较差,其导致高失败率,并且当前胰岛素治疗存在不足,需要新的骨-增生剂的需求。为了验证这一假设,将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分为五组:对照组,T2DM,cina

网络 - 2019-08-07

慢性肾脏病诱导骨骼肌萎缩的治疗现状

研究发现18%~75%CK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目前国际肾脏营养和代谢协会已将肾性营养不良命名为“蛋白-能量消耗”(PEW)。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 慢性肾脏病,骨骼肌萎缩 - 2014-06-11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