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59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孙锟课题组博士后招聘启事 点击跳转

Molecular Cell:生物物理所在Crispr/Cas系统研究中获进展

Molecular Cell:生物物理所在Crispr/Cas系统研究中获进展

12月15日,《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艳丽课题组关于CRISPR-Cas系统的最新

生物物理研究所 - Crispr/Cas系统研究 - 2016-12-21

Nat Commun | 上海药物所合成可用于肿瘤特异性蛋白降解和乳腺癌治疗的高分子蛋白降解剂

Nat Commun | 上海药物所合成可用于肿瘤特异性蛋白降解和乳腺癌治疗的高分子蛋白降解剂

该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特异性递送PROTAC分子至肿瘤部位的通用型纳米平台,并证实了其抗肿瘤潜能。

网络 - 肿瘤,乳腺癌,蛋白降解剂 - 2022-07-29

PNAS:计算模型揭示嗅觉之谜

PNAS:计算模型揭示嗅觉之谜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杂志在线发表了匹兹堡大学医学院计算和系统生物系邢建华课题组题为 “Achieving diverse and monoallelic olfactory receptor

科学网 - 计算模型,嗅觉 - 2016-05-22

超越mRNA疫苗?可应对新冠突变株的环状RNA疫苗来啦

超越mRNA疫苗?可应对新冠突变株的环状RNA疫苗来啦

与mRNA疫苗相比,circRNA疫苗具有3大特点。

网络 - 环状RNA疫苗 - 2022-04-02

Arch of Toxicol:清华陈立功<font color="red">组</font>报道临床重要药物引起肾毒性的作用机制

Arch of Toxicol:清华陈立功报道临床重要药物引起肾毒性的作用机制

唑来膦酸是第三代双膦酸盐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和诱导破骨细胞凋亡来抑制骨吸收,是临床上治疗恶性高钙血症、绝经骨质疏松、控制恶性肿瘤骨转移的重要药物,具有显着的疗效。

BioArt - 唑来膦酸,肾毒性,肾脏纤维化 - 2017-09-05

张抒扬<font color="red">课题组</font>在《Nature》合作揭示多个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相关结构

张抒扬课题组在《Nature》合作揭示多个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相关结构

揭示了TSHR如何被自身抗体上调或下调的结构基础,从而为进一步开发针对该靶点的药物提供了结构基础和理论依据。

清华大学医学院 -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 2022-08-12

Nat Chem Biol:奇痒难忍?中国科学家发现治“痒”新路径

Nat Chem Biol:奇痒难忍?中国科学家发现治“痒”新路径

由于缺乏高亲和力和高选择性的TRPV3小分子抑制剂,TRPV3作为潜在治疗靶点的研究一直缺乏质的突破。

“ 小柯生命”公众号 - 瘙痒,雷晓光 - 2022-10-29

Cell:周大旺/陈兰芬<font color="red">课题组</font>合作发文揭示糖原累积与相分离驱动肝癌起始的重要机制

Cell:周大旺/陈兰芬课题组合作发文揭示糖原累积与相分离驱动肝癌起始的重要机制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因肿瘤发病机制复杂、早期诊断筛查技术少及缺乏有效的肿瘤早期诊断标志物,绝大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肿瘤的晚期阶段。

“细胞”微信号 - 肝癌,糖原累积症 - 2021-10-25

blood:陈宝安教授<font color="red">课题组</font>研究发现CTCF重塑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染色体结构并驱动异常HOX基因表达

blood:陈宝安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CTCF重塑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染色体结构并驱动异常HOX基因表达

8月23日,国际血液学领域顶级期刊Blood(医学1区,2018年影响因子15.132)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表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陈宝安课题组和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Suming Huang课题组合作的研究成果论文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CTCF,基因表达,白血病 - 2018-09-04

科学家发现I型干扰素是艾滋病毒致病的帮凶

科学家发现I型干扰素是艾滋病毒致病的帮凶

近日,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立国课题组和美国北卡大学教授苏立山的最新研究成果,文章标题为Blocking type

生物探索Millie - 干扰素,艾滋病毒 - 2016-12-30

Nat Commun:上海药物所等揭示去泛素化酶USP14新底物 及该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发展中的新机制

Nat Commun:上海药物所等揭示去泛素化酶USP14新底物 及该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发展中的新机制

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谭敏佳课题组与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内分泌科教授李小英团队合作,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题为Proteome-wide

上海药物研究所 - 泛素化酶,脂肪肝,非酒精性 - 2018-11-17

Nat Immunol:清华大学免疫所研究者揭示过敏性疾病调控新机制

Nat Immunol:清华大学免疫所研究者揭示过敏性疾病调控新机制

2018年6月20日,清华大学免疫所刘云才课题组在《Nature Immunology》期刊发表论文,揭示了蛋白质泛素化通过改变T细胞受体信号强度和T细胞分化方向来调控过敏性疾病发病的新机制。

清华免疫 - 泛素化,自身免疫病,过敏,免疫调节 - 2018-06-23

J Clin Invest:齐晓朋/陈策实合作<font color="red">组</font>揭示泛素连接酶HECTD3调控病原菌感染诱导IFN- I产生机制

J Clin Invest:齐晓朋/陈策实合作揭示泛素连接酶HECTD3调控病原菌感染诱导IFN- I产生机制

I 型干扰素信号途径在宿主抵抗病原体感染、 减弱机体损伤和防止自身免疫疾病发生中都发挥重要功能,因此宿主体内 I 型干扰素的产生受到缜密的机制调控以确保维持适中的免疫反应。泛素化修饰在病毒感染诱导IFN-I产生和抗病毒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得到较多研究,但在病原菌感染中的调控机制研究相对较少,并且IFN-I在宿主抵抗不同病原菌感染中的作用机制也不明确。

BioArt - 泛素连接酶,HECTD3,调控,病原菌,感染,IFN-,I,产生机制 - 2018-06-23

Cell Rep:又1篇!清华大学董晨团队报道致病性Th17细胞调控新机制

Cell Rep:又1篇!清华大学董晨团队报道致病性Th17细胞调控新机制

2018年5月22日,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董晨课题组在《Cell Reports》在线发表题为 “Regulation of pathogenic T helper 17 cell differentiation

生物探索 - 清华大学,致病性,Th17细胞调控,新机制 - 2018-05-24

Genome Biology:上海交通大学毛亚飞团队揭示人类完整基因<font color="red">组</font>大尺度结构变异

Genome Biology:上海交通大学毛亚飞团队揭示人类完整基因大尺度结构变异

本项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基因的大尺度结构变异与人类脑疾病和灵长类演化的关系

iNature - 基因组大尺度结构变异 - 2023-07-09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5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