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生物分子及复合物结构解析质谱仪研制 点击跳转

Science:苦味如何被感知的?苦味受体长得是什么样?

Science:苦味如何被感知的?苦味受体长得是什么样?

我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烹饪饮食文化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味觉系统正是支撑饮食文化发展的重要自然基础。味觉是由存在于味蕾中的味觉受体介导产生的,人的味觉由酸、甜、苦、咸和鲜这五种基本味感

上海科技大学 - 苦味,结构生物学 - 2022-09-20

厉害了!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新鲜出炉

厉害了!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新鲜出炉

进展一:研制出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转化为液体燃料的新型钴基电催化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谢毅和孙永福研究组我国科学家的研究显示,在低过电位条件下,相对于块材表面的钴原子,原子级薄层表面的钴原子具有更高的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的本征活性和选择性

新华视点 - 科学,进展 - 2017-02-21

Cell:高福与颜宁教授揭示胆固醇转运和埃博拉病毒入侵关键机制

Cell:高福与颜宁教授揭示胆固醇转运和埃博拉病毒入侵关键机制

2016年5月26日,国际著名生物学权威杂志《Cell》在线发表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团队和清华大学颜宁课题组的合作文章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Niemann-Pick

MedSci原创 - 埃博拉,病毒,高福,颜宁 - 2016-05-28

Trends in Biochem Sci:中国微<font color="red">生物</font>研究所发表寨卡病毒<font color="red">结构</font><font color="red">生物</font>学综述

Trends in Biochem Sci:中国微生物研究所发表寨卡病毒结构生物学综述

近日,《细胞》(Cell)子刊、生物化学研究学术期刊 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施一与高福的题为 Structural Biologyof the Zika Virus(《寨卡病毒结构生物学》)综述文章,系统地总结了 2015 年寨卡病毒暴发以来全球科学家在寨卡病毒结构生物学领域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对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进行

微生物研究所 - 寨卡,综述 - 2017-03-22

Mol Cell丨李国红组揭示组蛋白伴侣对核小体<font color="red">结构</font>调控的<font color="red">分子</font>机制

Mol Cell丨李国红组揭示组蛋白伴侣对核小体结构调控的分子机制

在真核生物细胞中,基因组DNA被组装形成染色质存储在细胞核中。所有有关DNA的生命活动,包括基因复制、转录、损伤修复等都是在染色质的基础上进行的。而 作为组蛋白伴侣的FACT(Facilitates Chromatin Transcription,促进染色质转录因子)复合物在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是细胞存活的必要条件。

BioArt - 组蛋白,核小体,结构调控,分子机制 - 2018-07-20

Cell Rep:科学家成功<font color="red">解析</font>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相关蛋白<font color="red">复合</font>体的精细<font color="red">结构</font>

Cell Rep:科学家成功解析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相关蛋白复合体的精细结构

图片来源:medicalxpress.com 近日,来自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描述了一种关键肿瘤抑制蛋白的分子结构

生物谷 - 乳腺癌,卵巢癌 - 2017-01-16

Cell Research:非视觉阻遏蛋白与GPCR<font color="red">复合物</font>的三维<font color="red">结构</font>成功获<font color="red">解析</font>

Cell Research:非视觉阻遏蛋白与GPCR复合物的三维结构成功获解析

近日,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课题组、余学奎课题组和上海生化与细胞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丛尧课题组合作在GPCR跨膜信号转导领域取得重大进展——首次解析了非视觉阻遏蛋白(Arrestin2)与神经降压素受体(NTSR1)复合物冷冻电镜结构,阐述了非视觉阻遏蛋白偶联多种不同特征GPCR进行信号整合的作用机制。

细胞 - 非视觉阻遏蛋白,GPCR复合物,三维结构 - 2019-12-06

研究报道首个病毒RdRP转位中间体晶体<font color="red">结构</font>

研究报道首个病毒RdRP转位中间体晶体结构

核酸聚合酶是核酸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器,是实现核酸遗传信息复制和传递的关键蛋白。在模板序列的指导下,聚合酶以NTP或dNTP为底物将单磷酸核苷(NMP)逐个添加到产物链上。每一次添加过程又称核苷酸添加循环(nucleotide addition cycle或NAC),由底物结合并诱导活性中心关闭、磷酰基转移反应以及聚合酶向模板下游转位三个主要步骤构成,其分子机制是聚合酶领域的核心研究内容

科学网 - 病毒RdRP,晶体结构 - 2016-08-25

Nature:从<font color="red">结构</font>上揭示出mTORC1的作用机制

Nature:从结构上揭示出mTORC1的作用机制

作为一种主控生长调节因子,细胞中的一种被称作mTORC1的蛋白复合物检测细胞何时具有足够的用于生长和分裂的营养

“细胞”微信号 - mTORC1,cryo-EM,癌症 - 2017-12-18

PLoS Pathog:伪狂犬病毒囊膜糖蛋白 gD 识别受体 nectin- 1 的<font color="red">分子</font>机制

PLoS Pathog:伪狂犬病毒囊膜糖蛋白 gD 识别受体 nectin- 1 的分子机制

图:伪狂犬病毒 gD 与猪 nectin-1 的复合物结构疱疹病毒膜融合需要多个病毒蛋白与多个细胞表面受体参与,相互协调才能完成,整个过程极其复杂。在迄今已鉴定的 gD 受体中,细胞黏附分子 nectin- 1 参与了多种α- 疱疹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过程,被认为是最有效的 gD 受体。因此,gD 识别 ne

微生物研究所 - 狂犬病毒,nectin-1,分子 - 2017-06-13

Science | 雷鸣团队等首次揭示真核<font color="red">生物</font>tRNA前体5’端加工成熟机制

Science | 雷鸣团队等首次揭示真核生物tRNA前体5’端加工成熟机制

RNase P是存在于目前地球上所有物种中的一类保守的为生命活动所必需的RNA-蛋白质复合物。真核生物的RNase P 是由一条长链非编码RNA分子(~300nt)和近十个蛋白质亚基组成的分子机器。RNase P 作为最早发现的核酶之一(Sidney Altman),颠覆了蛋白质作为唯一催化分子

BioArt - 首次揭示,真核生物,tRNA,前体5’端,加工成熟机制 - 2018-09-30

PNAS:科学家发现中国“蜱虫病”病毒的“阿喀琉斯之踵

PNAS:科学家发现中国“蜱虫病”病毒的“阿喀琉斯之踵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团队与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博士高峰首次解析了两种布尼亚病毒囊膜蛋白Gn的结构以及其中一种重要病原新布尼亚病毒(又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的Gn与中和抗体的复合物结构

中国生物技术网 - 蜱虫病,抗病毒,布尼亚病毒 - 2017-08-24

PNAS:武汉大学孙宇辉组揭示庆大霉素甲基化交叉代谢网络

PNAS:武汉大学孙宇辉组揭示庆大霉素甲基化交叉代谢网络

然而,伴随着日益严重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及其内在的肾毒性和耳毒性等副作用,如何研制出更为高效安全的庆大霉素,使这一经典老药焕发出新的活力,已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为此,从本质上对其长久以来未曾全面解析生物合成机制的阐明,是利用合成生物

生物360 - 庆大霉素 - 2018-02-08

Science:HIV感染关键受体CCR5分子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被破译

                 新闻发布会现场                      

MedSci原创 - HIV,CCR5 - 2014-09-16

Cell Rep:施一公连发两篇文章 解析细胞死亡新机制

日前,来自清华大学生科院的施一公研究组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RIP3-Mediated Necroptotic Signaling”的文章,解析了RIP3介导的细胞坏死信号途径,为搭建相关的分子作用框架提出了新见解。同时这一研究组也解析了另外一种细胞死亡途径,报道了细胞凋亡过程中CED-4凋亡小体与CED-3

生物探索 - 施一公,细胞死亡新机制 - 2013-10-14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