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 Chem:基于脑脊液cfDNA的纳米孔测序可对脑肿瘤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及分类

2023-09-17 测序中国 测序中国 发表于上海

研究团队对来自脑肿瘤患者脑脊液(CSF)中的游离DNA(cfDNA)进行了纳米孔测序,并使用随机森林分类器分析了拷贝数变异(CNV)和整体DNA甲基化模式。

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是原发或继发于脑和脊髓的一组良恶性疾病,具有很强的异质性,可分为100多种不同的类型。明确诊断肿瘤的确切类型和亚型,对于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至关重要,但目前脑肿瘤的分子诊断通常依赖于组织活检,这可能会带来麻醉或神经外科手术相关的诸多风险。此外,在初步诊断后,如需进一步评估肿瘤进展、复发或获得新的基因改变,只能通过重新活检来证明。

近年来,测序技术和DNA甲基化分析发展迅速,已成为评估不同肿瘤类型的有利工具。通过测序技术可识别肿瘤的诊断标志物或可靶向的改变,但由于部分肿瘤可能不具有特定的单核苷酸变异或基因融合的特征,因此仅依据测序很难对其进行可靠的预测。基于完整的DNA甲基化分析,能够评估基因组内的数千个CpG位点,从而获得肿瘤的多维特征;将这些特征与参考数据库进行比较,可确定样本与特定CNS肿瘤实体的最高相似性。

近日,德国汉堡-埃彭多夫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及合作者在Clinical Chemistry上发表了题为“Classification of Brain Tumors by Nanopore Sequencing of Cell-Free DNA from Cerebrospinal Fluid”的文章。研究团队对来自脑肿瘤患者脑脊液(CSF)中的游离DNA(cfDNA)进行了纳米孔测序,并使用随机森林分类器分析了拷贝数变异(CNV)和整体DNA甲基化模式。结果显示,在45%的样本中检测到了循环肿瘤DNA(ctDNA)并成功对肿瘤进行了分类,包括疾病进展患者和无已知残留病变患者样本。在所有含有可检测肿瘤DNA的样本中,CNV分析成功率高于比甲基化分析,总检出率分别为88%和44%。综上,来自CSF样本的cfDNA纳米孔测序数据可能是脑肿瘤初步诊断的一种潜在方法,也是疾病监测的重要工具。

图片

文章发表在Clinical Chemistry

对CNS肿瘤进行精确的分子诊断,通常需要通过手术获得肿瘤组织;事先了解肿瘤类型可能会改进手术策略并减少手术相关风险。目前,液体活检分析越来越受到关注,已广泛用于各种癌症,其分析物(例如循环CTC和cfDNA)已被纳入临床试验研究。对于CNS肿瘤而言,CSF仍是诊断和监测的首选;cfDNA是一种相对稳定的CSF分析物,可通过全基因组低覆盖测序重现肿瘤的拷贝数变化,并可作为微小残留病的预后标志物。

研究团队首先采用低覆盖度纳米孔测序,对来自脑肿瘤患者129个CSF样本中的cfDNA进行了分析,并使用随机森林分类器(NanoDx)分析了CNV和甲基化模式,这些样本来自99名患者,共涵盖22种肿瘤。其中,髓母细胞瘤数量较多(38%),其次是室管膜瘤和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患者中位年龄为19.2岁,大多数患者是儿童或青少年。

图片

图1. 样本队列和技术特征概述。

结果显示,有110个样本被成功分析,其中有50个样本(45%)通过CNV或甲基化分析检测到ctDNA,这些样本包括术前和术后早期样本以及术后>14天样本,通常伴有临床未知的残余肿瘤或疾病复发。在22%的样本中,仅由CNV分析检测到ctDNA;在18%的样本中,同时由CNV和甲基化分析检测到ctDNA;在5%的样本中,仅由甲基化分析检测到ctDNA

当NanoDx评分为0.072、均匀流形近似和投影(UMAP)可视化中胶质母细胞瘤聚类清晰时,两种分析方法均对肿瘤样本进行了正确分类。此外,研究团队还通过CNV分析发现了一些肿瘤组织或CSF特有的诊断、预后改变,例如多层菊形团样胚胎性肿瘤(ETMR)中C19MC的扩增、后颅窝A组(PFA)室管膜瘤中chr1q的增益及chr6q的减少,这些都是重要的预后标志物。

图片

图2. 术前和术后早期样本的拷贝数和甲基化分析。

接下来,研究团队对手术后采集的61个样本进行了分析(图3)。结果显示,50个样本(82%)完成纳米孔测序;在20个样本(32.8%)中,ctDNA可以通过至少一种方法被检测到。CNV分析显示,17个样本(27.9%)中存在ctDNA。甲基化分析仅在7个样本(11.5%)中实现了正确的肿瘤分类。

图片

图3. 术后和整个病程样本的拷贝数和甲基化分析。

上述结果表明,在50/129个样本(39%)和50/110个技术上成功的样本(45%)中,可以通过至少一种分析方法检测到ctDNA(图4)。研究团队还将上述分析结果与肿瘤组织的临床诊断和分子分析(如有)进行了比较,发现大多数CNV特征与相应肿瘤组织的特征一致

此外,在检测到ctDNA的样本中,只有5个样本含有可在显微镜下检测到的肿瘤细胞。最后,研究团队进行了纵向分析,发现了与肿瘤复发有关的CNV,这凸显了液体活检检测肿瘤生物学潜在相关变化的潜力

图片

图4. cfDNA测序CNV和甲基化分析总结。

综上所述,该概念验证研究表明,纳米孔测序是通过CSF液体活检诊断CNS肿瘤的有力工具,能够在不同肿瘤实体、疾病状态的良性及恶性脑肿瘤样本中检测到ctDNA。与潜在肿瘤细胞的显微镜检查相比,基于cfDNA的液体活检使严密和纵向的肿瘤监测成为可能,具有额外的临床价值。总之,用于诊断和监测脑肿瘤的脑脊液cfDNA纳米孔测序有望整合到常规临床流程中,帮助医生实现高效、准确的诊断,并减轻患者医疗负担。

参考文献:

Afflerbach AK, Rohrandt C, Brändl B, et al. Classification of Brain Tumors by Nanopore Sequencing of Cell-Free DNA from Cerebrospinal Fluid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3 Aug 25]. Clin Chem. 2023;hvad115. doi:10.1093/clinchem/hvad115

https://academic.oup.com/clinchem/advance-article-abstract/doi/10.1093/clinchem/hvad115/7251226?redirectedFrom=fulltext&login=false#no-access-messa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cience Advances:研究证实cfDNA中含有肿瘤特异性TF结合信息,可利用血浆绘制肿瘤调控图谱

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团队绘制了血浆cfDNA中单个结合位点的TF结合图谱,定义了反映不同ER+疾病状态的cfDNA特征。

Nat Commun:基于肿瘤基因组与表观组特征的整合模型,有效提高cfDNA的癌症诊断及组织溯源性能

该技术使用了先进的人工智能(AI)算法来分析cfDNA和表观基因组的突变密度和模式,其在早期癌症检测和组织原定位中准确性优越。

利用cfDNA检测21三体在双胎和单胎中结果相似 NIPT检测范围进一步扩大

胎儿染色体异常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是利用国际领先的高通量测序平台,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新一代产前检测技术。通过采集孕妇外周血,对血浆中的游离DNA片段(包含胎儿游离DNA)进行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分析,计算出胎儿患染色体非倍体的疾病风险。此技术能同时检测常见的染色体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T21)、爱德华氏综合征(T18)、帕陶氏综合征(T13)。1997年,Lo等人(Lo Y. M. et al.

EBioMedicine:胰腺癌检测研究新成果

随着“精准医学”的概念被逐渐运用至肿瘤领域中,以游离DNA( cell-free DNA, cfDNA)检测为代表的“液体活检”技术正成为恶性肿瘤、产前诊断和器官移植排异监测的新兴标志物。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小林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Lancet杂志子刊EBio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通过富集短片段cfDNA提高胰腺癌的检出》(“Enrichment of short mutan

PNAS:基于甲基化图谱及深度学习模型,实现cfDNA组织特异性定性及定量研究

研究团队开发了第一个cfDNA监督组织反卷积方法,一个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NN) 的模型cfSort,其可用于敏感和稳健地定量cfDNA中的组织成分。

Nat Med:深度基因测序识别新的血管异常基因突变,超60%患者受益于相关靶向治疗

研究团队基于FFPE分离的DNA或来源于具有潜在生命威胁的血管异常患者cfDNA进行深度测序,能够可靠地识别血管异常的基因突变,而这些基因突变是常规基因测序方法无法捕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