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nt Neurol:揭示Wilson病认知功能对步态的影响

2023-09-03 神经科学论坛 神经科学论坛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通过探索认知障碍对WD患者步态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将为临床通过认知和运动双重任务训练方法改善步态障碍提供理论依据。

2023年9月1日,国际神经病学领域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Neurology在线发表了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王共强临床科研课题组的最新研究Original Research成果Cognitive and gait in Wilson’s disease:a cognitive and motor dual-task study"。 

图片

认知和运动双重任务(Cognitive  and  motor  dual-tasks)在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步态表现的双任务干扰不仅在健康人中观察到,而且在患有神经疾病的患者中也观察到。大约44-75%的威尔逊病(Wilson’s disease,WD)患者有步态障碍。根据该团队早期的研究,59.7%的WD患者有认知障碍。然而,很少有关于认知如何影响WD步态的研究。

图片

该课题组通过63例WD患者研究发现,30例(47.6%)患者存在步态障碍,单任务TUG时间大于10秒,28例(44.4%)患者有认知障碍,39例(61.9%)患者脑部MRI异常。认知障碍患者的Tinetti步态平衡量表和Berg平衡量表评分低于无认知障碍患者(p<0.05),单任务TUG中的步速、步长和步速频率低于无认知障碍患者(p<0.05)。双任务TUG组和非认知障碍组的步速频率没有变化,但双任务TUG组的步速和步长小于非认知障碍组(p<0.05)。

该研究通过认知和运动双重任务TUG研究发现数字计算任务和动物命名任务的DTC值无差异(p>0.05),但数字计算任务的DTC值高于动物命名任务(p<0.05)。步速和步长与ACE-ⅲ的认知总分、记忆、语言流畅性、语言理解和视觉空间因子分相关(p<0.05),步频与记忆和语言理解因子相关(p<0.05)。ACE-ⅲ的注意因子得分与不同任务的TUG步态参数无相关性(p>0.05)。

图片

该研究还进一步深入探索了WD患者脑MRI结构影像学病变与认知和步态关联性,发现脑萎缩、丘脑、尾状核和小脑与认知障碍相关(p<0.05),豆状核与步长相关,脑萎缩与步速相关,丘脑、尾状核和中脑参与WD患者的步频(p<0.05)。 

图片

该研究得到结论:WD患者认知障碍和步态障碍的发生率较高,通过患者的步速和步长可以反映WD患者的认知障碍。认知障碍影响WD患者的步态障碍,不同的认知和运动双-任务TUG下患者的TUG步态参数不同。认知障碍和病变脑区的共同参与可能是WD患者步态异常的主要神经机制。因此,该研究通过探索认知障碍对WD患者步态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将为临床通过认知和运动双重任务训练方法改善步态障碍提供理论依据。

原文索引:Wang G, JinP, Ma X, Hong X, Zhang L, Lin K, Wen X, Bai X, and Han Y (2023). Cognitive and gait in Wilson's disease: a cognitive and motor dual-task study.Front. Neurol. 14:1243122. doi: 10.3389/fneur.2023.124312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肝豆状核变性:Leipzig评分诊断系统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病变基础为编码铜跨膜转运蛋白的基因ATP7B发生突变,导致铜在肝脏、大脑和其他组织器官中过度沉积,从而引起各种临床表现,其中最常见的是进行性肝病和神经精神障碍。

PHILIPS每日一例:肝豆状核变性合并原发性肝癌1例

急、慢性肝炎或脂肪肝症状,最终可发展至肝硬化。因此,肝脏既是HLD的始发部位,又是最主要的受累器官。然而,HLD并发原发性肝癌却非常罕见,其机制至今未能完全阐明。

Mediators Inflamm:肝豆扶木汤通过PI3K/Akt/mTOR抑制肝自噬减轻肝豆状核变性肝损伤

探讨肝豆扶木汤(GDFMD)对肝豆状核变性(WD)型肝损伤自噬的影响,为GDFMD治疗WD型肝损伤提供科学依据。

Movement Disorders: 神经丝轻链蛋白,对肝豆状核变性临床意义如何?

sNfL水平可以作为衡量神经系统受累严重程度的理想指标

肝豆状核变性:症状与体征、病因、流行病学、诊断与治疗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由Wilson在1912年首先描述,故又称为威尔逊病(Wilson病,Wilson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

Movement Disorders-脑萎缩,在神经性威尔逊病中进展速度快

脑萎缩率似乎是威尔逊病神经变性的一个有希望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