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集团合伙人制的股权架构如何合理设计

2018-09-20 肖海峰 健康界

近两年医生集团持续火爆,与此同时,国内医生集团经营和发展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不少医生集团陷入经营困难的尴尬境地。国内医生集团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从诞生到成熟要完善的制度、尝试的经营路径仍需要较长的时间。但不可否认,随着医生价值的回归,会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医生会加入到医生集团。对于医生集团商业模式、运营管理的研究也会越来越深入,相信通过制度的完善和模式的创新,医生集团的盈利模式也会越来越清晰。从企业类型

近两年医生集团持续火爆,与此同时,国内医生集团经营和发展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不少医生集团陷入经营困难的尴尬境地。国内医生集团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从诞生到成熟要完善的制度、尝试的经营路径仍需要较长的时间。

但不可否认,随着医生价值的回归,会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医生会加入到医生集团。对于医生集团商业模式、运营管理的研究也会越来越深入,相信通过制度的完善和模式的创新,医生集团的盈利模式也会越来越清晰。

从企业类型上看,医生集团是对专家技术高度依赖的公司组织,属于人力资本密集型行业,人的知识、技术和能力是医生集团的核心资产。要想保持医生集团的发展壮大,实行合伙人制是一条切实有效的模式,通过合伙人制将医生集团的所有权、决策权、分红权等实现与人力资本共享。

医生集团为什么要设计合伙人制股权架构

合伙人制又可分为法律意义上的合伙人制和管理意义的合伙制,法律意义的合伙人制是以成立合伙企业的方式的股权制度,管理意义上的合伙人制又分为股权型合伙人制和平台型合伙人制。不论哪种方式的合伙人制,均需要设计股权架构。其实,除了商业模式外,一些医生集团往往是死在了股权分配上,因此合理设计医生集团的股权架构还是十分重要的。

一是可以明晰医生集团合伙人的权、责、利。合伙创业讲究情怀没错,但最终也是要实现实际利益,很重要就是股权、股比,通过股权可以体现不同合伙人在项目中的作用,以及利益的分配。

二是有助于医生集团的稳定发展。医生集团在创业的时候往往是同学、医院的同事、协会(学会)的同仁,开始的时候往往是不谈什么股权、股比,想先把事情做起来、做成功。但是由于没有责权利的绑定,相对比较松散,创业目标往往难以成功,甚至有了利益就会出现问题。

三是便于融资和进入资本市场。医生集团融资时,投资人除了关注医生集团的产品和服务,关注创业者的情怀,也会关注医生集团的股权架构是否合理。医生集团成熟在对接资本市场时,资本市场也一定要求股权结构必须明晰和合理。

借助于公司制股权架构设计,对于医生集团股权架构可以参考三个原则:首先是简单明晰、资源互补,初创公司比较合理的股权架构是三方(个人),作为核心创业团队人员,股东之间的资源能够互补,比如医生资源、技术资源、资金资源等;其次是要有核心股东,对于创业过程一些重大事情要能够及时拍板,顺畅决策快速推进;第三是股东之间要信任,这是创业公司非常重要的基础。

医生集团的股权如何分配

合伙人出资额应占重要的权重。创业初期,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有钱,有钱好办事。如果空对空事情是很难办的,所以启动资金非常珍贵。在创业核心团队资源禀赋差不多的情况下,一般可以按照合伙人出资额占有相应的股权,同时根据出资额承担相应的角色。

核心股东应有比较大的股权。能够分配给合伙人的股权,除了其他合伙人,核心股东有比较大的股权,但同时也要有更多的担当,为医生集团的筹建发挥更大的作用。

合伙人的优势应是重要参考。创业过程中需要分析自身的资源:资金、专利、技术、运营、个人品牌等。根据合伙人的资源优势,合理确定股权比例,在创业初期不建议把股权分足,应该给股权调整预留空间,预留15%—20%在股权池中,根据项目进展和合伙人的不同贡献进行股权的调整。

医生集团的个人品牌非常重要,如果合伙人是某个领域国内知名的专家、主委等,这个医生集团就非常具有竞争力,因此知名专家的个人品牌在股权上应占有绝对的优势。

股权架构应有明显的梯次。核心股东要有比较大的股权,比如说按6:3:1或7:2:1这样明显的股权梯次,才能形成贡献度的考量,以及掌握控制权、话语权,比较通用的股权架构是合伙人70%、投资人15%、员工+顾问15%。

什么人适合作为医生集团的合伙人

中国医生集团的模式目前可分为四种:医生主导模式(PHP模式)、体制内分级诊疗模式、平台化模式和管理组织服务模式。医生主导模式(PHP模式)更类似于美国医生集团模式,对于愿意拿低工资、愿意进入初创的医生集团参与创业和愿意出资的人,可作为医生集团的合伙人。

对于天使投资人、资源承诺者、兼职人员、早期的普通员工等要慎重作为医生集团的合伙人。天使投资人由于追求的目标不同,应是投大钱占小股,不应按照投资额占有股权。对于资源承诺者可按照项目一事一结,进行利益分成不占有股权。兼职人员存在不确定性,不建议按照合伙人进行配股,可在员工+顾问股权池配股权。普通员工一般不在意股权在于工资,因此不建议进行普通员工的早期股权激励。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医生集团热潮背后,人才问题仍是主要痛点

要真正实现医生“单位人”向“社会人”这一身份的转变并非易事。尤其是对于体制外的医生集团,由于医生需要考虑的是放弃编制及其附属的身份和福利,还有来自市场的风险,因此医生集团的人才招募一直是难题之一。

95%空壳化的医生集团将何去何从?

八月的最后一天,博德嘉联医生集团创始人谢汝石医生宣布离职,这一人事变动仿佛一个“繁荣”时代的终结:作为国内第一家拿到营业执照的医生集团,创始人各奔东西,而不久前更有媒体刚刚曝出目前95%的医生集团其实都是空壳化运作。曾经一时风头无两、热钱青睐的医生集团前景存疑。“医生集团“是个舶来品,自2014年被引入中国以来,长久受困体制的中国医生如重获自由的笼中鸟,迅速抱团结对,成立了大大小小近千家医生集

打破唯学分制,继续教育才能让医生获取真正的教育

继续医学教育是基础医学教育和毕业后医学教育等学历教育制度的有效补充,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学习阶段,其目的是帮助在职的医务人员不断学习同本专业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继续医学教育体系在促进医生临床水平不断提高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在现实中,由于继续医学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质性考核,且培训流于形式、商业色彩浓重、参会走马观花、学分非法买卖等现象突出,导致继续医学教育变了味儿,挣学分成了参加继续医学

从“被僵尸化”到谢汝石离职 中国医生集团路在何方?

从2014年第一家医生集团出现,到2018年“僵尸医生集团”的讨论,历经千家数量喷发期,中国的医生集团正由量变走向质变。就在业界围绕“医生集团空壳化”运作的同时,医生集团探索者谢汝石宣布退出博德嘉联,为讨论之火添了一把柴。博德嘉联是我国首家获得营业执照的医生集团,对于医生集团发展具有开创性意义。曾经,医生集团被认为是没有建立组织架构的“医生组织者”,到与民营医院携手探索PHP模式,从备受质疑

医生集团进入线下的挑战和趋势

中国的医生集团则是搭建一个为少数人提供服务的平台,无法从规模上获得有效扩张,只能被迫去持有医疗机构,从而自我瓦解了这一模式并进入了一个竞争激烈并日益受到挤压的市场。

深思|求苟且而不得的时代! 从跪下到倒下的医生,从尊严到生命的扼杀

当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当医闹入刑成为法律之剑,当中国医师节获批设立,我天真地以为,辱医、伤医、杀医的黑暗历史即将终结,医患和谐、尊医重卫将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